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AI狂潮变泡沫?IMF警告:全球市场或迎“科技版2000年”崩盘
go
lg
...
、通胀路径及金融政策协调的立场。 彭博
经济研究
(Bloomberg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汤姆·奥利克(Tom Orlik)指出:“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泡沫,但同时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IMF关于估值过高的警告无疑正确,但问题在于——在‘害怕错过(FOMO)’的情绪主导下,投资者是否会真正听进去?” 中美贸易战阴云再起,地缘风险推高市场波动 除金融风险外,贸易冲突再度升温也令市场不安。 上周五,特朗普总统(Donald Trump)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此举是对中国近期扩大稀土及关键原材料出口限制、对**高通公司(Qualcomm Inc.)**发起反垄断调查,以及对美国船只征收新港口费用的回应。 中国商务部(Ministry of Commerce)敦促美方停止威胁,恢复谈判。 美国副总统J.D. 万斯(JD Vance)则在福克斯新闻(Fox News)上表示,美国在这场博弈中“拥有更多筹码”,若北京展现诚意,华盛顿“愿意理性谈判”。 美国:停摆压制数据发布,鲍威尔讲话受关注 受政府停摆影响,美国官方经济数据持续延迟公布。 投资者将聚焦鲍威尔周二在全美商业经济协会的演讲,他将阐述对劳动力市场与通胀前景的最新看法。 多位美联储官员——包括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迈克尔·巴尔(Michael Barr)与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也将发表讲话。 市场还将关注《褐皮书(Beige Book)》与制造业调查数据,以评估经济韧性。 加拿大与亚太地区:政策分化与通胀差异扩大 加拿大财政部长弗朗索瓦-菲利普·尚帕涅(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与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Tiff Macklem)将出席IMF会议。 国内方面,9月房地产销售与新屋开工数据将揭示加拿大房地产复苏力度,此前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降息为市场注入短期支撑。 亚洲市场焦点集中于中国与印度的贸易与通胀数据。 中国9月出口有望回升,但物价数据仍显示通缩压力;印度则可能报告消费价格进一步回落。 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预计将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并公布三季度GDP预估值。 澳大利亚就业数据与韩国、马来西亚贸易报告也将成为本周市场观察的重要窗口 欧洲与新兴市场:财政风险与评级焦点 在欧洲,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与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的发言备受瞩目。 法国新任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努(Sébastien Lecornu)将筹组内阁并提交预算案,投资者密切关注法国债务动态。 德国ZEW投资者信心指数与欧元区工业产出数据预计将影响欧元走势。 在意大利,晨星DBRS(Morningstar DBRS)可能发布评级上调,这将使意大利获得自2018年以来的最高主权信用评级。 英国方面,薪资与GDP数据将验证通胀放缓趋势,为英格兰银行(BOE)提供政策空间。 拉美与非洲:通胀降温与货币干预成焦点 阿根廷通过与美国财政部(U.S. Treasury)签署20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swap line)**及干预汇市,暂时缓解金融危机风险,但比索贬值已推高通胀。 巴西与秘鲁将公布GDP先行指标,哥伦比亚则延续复苏势头。 非洲方面,尼日利亚(Nigeria)通胀或降至20%以下,为央行11月再度降息创造空间。
lg
...
埃尔瓦
10-13 20:30
8.3%!中国9月出口创六个月最快增速,北京谈判更有底气了?
go
lg
...
实现全年5%左右的官方增长目标。 彭博
经济研究
指出:“9月中国出口增速的加快表明,对非美市场的出货增长正在抵消美国高关税下对美出口的深度下滑。这既反映了中国在非美市场的扩张,也可能涉及通过第三国转口以利用较低关税的策略。” 面对更高的美国关税,中国企业正在开拓替代市场或通过间接途径将商品输往美国。上个月对非洲的出口飙升56%,是自2021年2月以来的最快水平,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长15.2%,扭转6月和8月的下降趋势;对欧盟出口增长逾14%,创三年多来最高;对东盟10国出口增长近16%。 越南成为主要的转口贸易枢纽之一。中国对越南出口增长近25%,虽然增速略有放缓。凯投宏观称,越南是“最重要的转运枢纽”,最新数据表明“转口贸易仍是抵御美国关税冲击的关键策略”。 进口增长超预期,顺差扩大 9月进口同比增长7.4%,远超预期,中国加大了从日本、韩国、荷兰和台湾等国的采购。整体贸易顺差达到 90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 11%。 由于中国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等商品,对美贸易顺差从8月略有扩大,9月接近 230亿美元。对欧盟的出口超过进口近 230亿美元,为今年3月以来对欧贸易顺差的最低水平。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北京表示:“当前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外贸面临不确定性和困难在上升。考虑到去年高基数,要稳定四季度外贸发展,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稀土管制与关税威胁交织 上周,中国宣布对含有微量特定稀土元素的产品实施全球出口管制。特朗普随后威胁取消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这是两人六年来的首次会面),并宣布将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 100% 关税,同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广泛出口限制。 不过,白宫随后释放出对达成协议的开放信号,同时警告称,中国的出口管制是谈判的主要障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此前表示,双方将在11月10日关税停火期届满前于德国法兰克福举行新一轮谈判。 彭博
经济研究
估计,若美国将关税上调至100%,中国商品的有效关税率将升至约 140%,几乎相当于关闭贸易。目前美国的平均关税水平已比全球平均高出25个百分点,但中国在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仍使其出口持续增长。 荷兰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Lynn Song表示,中国出口增速最快的商品(如锂电池、船舶和电动汽车)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相对有限,这将有助于中国应对未来可能的贸易扰动。 他指出:“今年以来,中国已经表明,虽然不希望出现贸易战,但在必要时也会进行反制。出口的韧性很可能增强中国在本月稍晚谈判前的信心。”
lg
...
风起
10-13 17:01
会员
亚洲经济增长超预期,AMRO预计2025年增速4.1%,出口与贸易协议支撑强劲
go
lg
...
经济增长预期正在上调。东盟与中日韩宏观
经济研究
办公室(AMRO)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该地区经济增速预计达到4.1%,而2026年则为3.8%,高于此前7月份预测的3.8%和3.6%。这一数据表明,亚洲经济在短期内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增长潜力。 出口与贸易协定的影响 出口活动的加速是推动区域经济上行的重要因素之一。AMRO首席经济学家Dong He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贸易协议稳定了市场预期,这应该会为出口增长提供支撑。” 这意味着各国在关税生效前的提前出口行为,为经济提供了短期刺激,同时确保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保持稳定。 各国增长差异分析 尽管整体前景向好,但各国增速差异明显。报告指出,柬埔寨和文莱是仅有的两个2025年增速被下调的国家,显示出部分小型经济体仍面临内部结构性挑战。下表对比了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速预测: 国家/地区 2025年预测增速 2026年预测增速 备注 亚洲整体 4.1% 3.8% 高于7月预测 柬埔寨 略低于之前预测 — 增速下调 文莱 略低于之前预测 — 增速下调 展望未来支撑因素 AMRO报告强调,未来经济增长将受到国内消费以及美国以外市场需求的支撑。随着贸易协议稳定市场预期,出口有望保持韧性。同时,区域内部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将继续为经济提供动力。总体来看,亚洲经济短期内仍保持增长优势,但需关注部分小型经济体的结构性压力。 编辑总结 整体来看,亚洲经济增速超预期,主要受出口提前释放和贸易协议稳定市场预期的双重支撑。AMRO的最新预测显示,大部分国家经济前景向好,但柬埔寨和文莱的增速下调提醒投资者,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化风险。未来增长仍依赖于国内消费和外部市场需求的延续。 常见问题解答 Q1:为什么AMRO上调了亚洲地区经济增长预测?A:主要原因是本地需求保持强劲,同时企业在关税生效前提前出口,加速了经济活动。此外,贸易协议为市场提供了稳定预期,支撑出口增长。 Q2:哪些国家的经济增速预测被下调,原因是什么?A:柬埔寨和文莱2025年的增速预测被下调,主要由于国内结构性问题和外部需求波动,导致短期增长承压。 Q3:AMRO首席经济学家Dong He对未来出口有何看法?A:Dong He表示,贸易协议稳定市场预期,将为出口增长提供支撑,这意味着未来出口活动仍可能是推动区域经济的重要因素。 Q4:2025年和2026年亚洲整体增速差异大吗?A:根据报告,2025年预计增速为4.1%,2026年为3.8%,差异不大,但显示短期内增长略高于中期。 Q5:除了出口和贸易协议,还有哪些因素支撑亚洲经济?A:国内消费和美国以外的市场需求、区域内部投资及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支撑因素,这些因素有助于区域经济保持韧性和持续增长。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0-10 00:11
亚太市场狂飙!亚太精选ETF(159687)半日上涨2.47%,冲击3连涨,东盟与中日韩地区经济显韧性
go
lg
...
10月9日最新消息,东盟与中日韩宏观
经济研究
办公室发布《东盟与中日韩金融稳定报告2025》和《区域经济展望10月更新版》,指出在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东盟与中日韩地区依然保持稳健增长,展现出强大韧性。报告预计,东盟与中日韩地区平均经济增长率将在2025年达到4.1%,2026年为3.8%,较7月预测有所上调。该办公室表示,上调反映出上半年经济表现优异和出口动能超预期。 亚太精选ETF(场内代码:159687,场外代码:A类021189,C类021190)作为唯一一支追踪亚太精选指数的ETF,覆盖亚太11个国家地区。前十大权重股多为亚太地区耳熟能详的高端制造业、科技、金融巨头,如台积电、三星电子、丰田汽车、腾讯、阿里巴巴等,这些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和规模优势在全球重要产业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投资亚太精选ETF可以尽享亚太白马龙头的投资红利,资产配置时可以重点关注这类稀缺宽基指数基金。目前亚太精选ETF管理费率0.20%、托管费率0.05%。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09 13:21
突发!新西兰联储意外降息50个基点 纽元急跌超1%
go
lg
...
对交易环境和招聘计划也普遍悲观。新西兰
经济研究所
(NZIER)表示,这意味着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可能微弱甚至停滞,并增加了经济再次陷入衰退的风险。 新西兰联储指出,一些指标“显示新西兰经济在第三季度出现温和复苏,但仍存在大量闲置产能”。 第二季度通胀率升至2.7%,央行表示,通胀可能在今年加速至3%,然后在明年放缓。第三季度通胀数据将于10月20日公布。 该联储称:“新西兰通胀前景存在上行和下行风险。家庭和企业的谨慎行为可能会放缓经济复苏,降低中期通胀压力。相反,较高的短期通胀可能更为持久。”
lg
...
风起
10-08 10:23
加美高层会晤聚焦关税与就业压力,加拿大总理卡尼寻求扭转经济颓势
go
lg
...
需跨境流通以完成最终产品。 彼得森国际
经济研究所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杰弗里·肖特(Jeffrey Schott)表示,卡尼此行的目标之一,是争取部分行业的关税豁免,以缓解对加拿大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压力。美国对木材和软木产品的新一轮关税计划,更加剧了市场对经济下行的担忧。 长期风险:北美贸易协定(USMCA)的未来走向 本次会谈的更大看点在于北美贸易协定(USMCA)的前景。该协定将在明年进入强制性审查阶段,而特朗普近期暗示可能利用关税作为谈判筹码,对墨西哥和加拿大施压,以推动新一轮贸易让步。 肖特指出:“目前面临的风险在于——这一协定可能被削弱甚至逐步瓦解。”若特朗普拒绝续签USMCA,加拿大和墨西哥或需准备分别谈判双边协议。 卡内基国际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级研究员伊努·马纳克(Inu Manak)认为,加拿大政府必须从“反特朗普”姿态转向“实用主义谈判”,专注于为加拿大民众争取实际利益。 背景分析:加美关系的经济再平衡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加经济关系经历了从紧密合作到反复摩擦的剧烈波动。2024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加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美国对汽车和基础金属征税,使加拿大出口受到重创。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仍保持高利率与关税并行的政策路径,令北美供应链承压。 在国内经济放缓、消费信心减弱和投资下降的背景下,卡尼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与经济双重挑战。此次华盛顿之行,不仅是修复双边关系的机会,也将成为检验加拿大新经济策略能否成功“脱险”的试金石。
lg
...
Peng
10-08 00:01
美国政府关门导致非农“跳票”,美联储陷入数据盲区
go
lg
...
合适时机,但这一次尤其不合时宜,”牛津
经济研究院
(Oxford Economics)美国首席经济学家瑞安·斯威特(Ryan Sweet)对雅虎财经(Yahoo Finance)表示。他指出,美联储刚在9月降息一次,正密切关注就业市场健康状况,并将在10月底再次开会。“美联储本来就在数据迷雾中制定政策,而现在没有就业数据,只会让这层迷雾更浓。” 斯威特还强调,9月的初步就业数据其实已经采集完成,“只需要有人按下发布键”。 关门同样可能推迟原定于10月15日公布的9月通胀数据,这将直接影响2026年社会保障福利生活成本调整(COLA)的测算。原定11月初公布的10月就业与通胀数据也可能因采集受阻而延后。 美国银行美国高级经济学家斯蒂芬·朱诺(Stephen Juneau)指出:“每耽误一周,就会失去一部分数据采集时间。”他回顾称,2013年那次16天的政府关门曾导致就业与通胀数据连续两个月推迟发布,10月的数据延迟约两周,11月的数据延迟约一周。不过,尽管延后,美联储最终依然能够在会前获得数据。 富国银行(Wells Fargo)高级经济学家迈克尔·普格利斯(Michael Pugliese)也指出,2013年关门期间,虽然发布延迟,但数据质量并未受损,就业与生产者物价指数的回应率均处于正常区间。 至于社保COLA计算的不确定性,美国老年公民联盟(The Senior Citizens League)执行董事香农·本顿(Shannon Benton)警告称:“虽然社保发放本身不受政府关门影响,但如果COLA公告推迟或计算不准确,将使数千万依赖调整来抵御生活成本上涨的退休人员和福利领取者面临不确定性。” 根据美国老年公民联盟最新预测,2026年的COLA可能为2.7%,略高于今年的2.5%,后者为退休人员平均每月福利增加约50美元,涉及超过7000万退休老人及残障人士。 预算与政策优先中心(Center on Budget and Policy Priorities)首席经济学家、劳工统计局专家本根加·阿吉洛尔(Gbenga Ajilore)表示,在关门情况下,社保局(SSA)可能会使用最近一次的数据来进行COLA计算。该中心的社会保障与残疾政策主管凯瑟琳·罗米格(Kathleen Romig)则补充称,2013年的关门也曾推迟COLA公布,“但计算方法并未改变,最终在10月30日公布,比原计划延迟两周。”
lg
...
Dan1977
10-03 20:58
港股周报:多重利好来袭,恒指时隔4年重回27000点!
go
lg
...
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强于彭博
经济研究
预计的下降1.6%。 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增长,扭转了数月的下滑表现,表明政府为解决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而采取的行动正在奏效。 周二,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较8月回升0.4个百分点至49.8,优于彭博社调查预测的49.6,也是半年来最高值! 宏观经济企稳的情况下,本周全球AI概念股再度大涨,其中,英伟达、台积电股价创历史新高,阿斯麦、应用材料等半导体设备股大涨!消息面上,OpenAI与三星电子、SK海力士达成协议,为其庞大的星际之门项目供应芯片及其他设备。据声明透露,随着星际之门项目在全球扩张,来自OpenAI的总需求可能达到每月90万片晶圆。SK集团在声明中强调,这一预测需求是当前全球高带宽存储器(HBM)产能的两倍多,凸显了项目的巨大体量和全球AI发展的迅猛势头! 除此之外,OpenAI本周发布其迄今最先进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 2.0,并同步推出一款全新的社交应用“Sora”。Sora团队负责人表示,这可能会成为视频生成领域的ChatGPT时刻! AI强劲发展势头下,摩根大通发布研报,上调阿里巴巴港股目标价45.5%,从165港元升至240港元,分析师强调,阿里叙事已从"国内电商市场份额流失方"转向"中国互联网一线资产",AI服务将直接提升商家运营效率和消费者体验,为阿里在广告和工具服务方面提供重新定价的空间! 受此影响,阿里巴巴股价创近期新高,带动腾讯、快手、百度等互联网公司股价大涨,其中,腾讯股价逼近历史最高点! 板块上看,本周原材料、医疗保健板块领涨,所有板块取得正收益: 南下资金本周净买入138亿: 本周港股大事件: 1.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出,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 2. 中国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由上月下降1.5%转为增长20.4%; 3. 现货黄金突破3800美元/盎司; 4. 紫金黄金国际IPO首日涨超68%,公开发售获240.74倍认购,一手的中签率约为50%; 5. 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8%,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 6.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称政府采购中,给予本国产品20%的价格评审优惠; 7. 新能源汽车9月销量公布,零跑月销量突破6万大关,小鹏破4万,小米超4万; 8. 美国联邦政府时隔近七年再停摆; 9. 摩根大通上调阿里巴巴目标价45.5%。 本周老虎用户热门交易个股: Top1:阿里巴巴,摩根大通发布研报,上调阿里巴巴港股目标价45.5%,从165港元升至240港元,分析师强调,阿里叙事已从"国内电商市场份额流失方"转向"中国互联网一线资产",AI服务将直接提升商家运营效率和消费者体验,为阿里在广告和工具服务方面提供重新定价的空间; $阿里巴巴-W(09988)$ Top2:紫金黄金国际,本周二,紫金黄金国际登录港交所,首日大涨68.46%,IPO公开发售获240.74倍认购,一手的中签率约为50%。上市前夕,现货黄金突破38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紫金黄金国际(02259)$ Top5:中芯国际,本周,全球半导体公司表现亮眼,台积电历史新高,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称全球纯晶圆代工行业在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3%,中芯国际本周股价创历史新高; $中芯国际(00981)$ Top7:快手,近日,可灵AI基座模型再升级,视频生成推出可灵2.5 Turbo 模型,效果进一步提升。10月1日,OpenAI发布其迄今最先进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 2.0,并同步推出一款全新的社交应用“Sora”。Sora团队负责人表示,这可能会成为视频生成领域的ChatGPT时刻,AI应用股大涨; $快手-W(01024)$ Top10:三花智控,本周机器人概念股大涨,三花智控创历史新高,消息面上,特斯拉表示正在努力扩大人形机器人的规模,三花智控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执行器总成的主力供应商: $三花智控(02050)$ 下周值得关注的大事件: 1. 下周一至周三,A股因国庆及中秋假期休市,港股周二休市一天; 2. 周四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
lg
...
老虎证券
1评论
10-03 17:30
美国顶级富豪是这样逃税的
go
lg
...
。该校几位经济学家的共同发表了一项最新
经济研究成果
,他们发现最富有的 400 名美国人的实际总税率近年来急剧下降,比普通美国人缴纳的税款占比更低。它证实了美国的税法在最高层是累退的,而不是累进的。 为什么马斯克缴税率那么低? 本文由非营利调查新闻编辑室“Information Justice(信息正义)”与“美国华人杂谈”共同策划,联合发表。欢迎转载、分享、转发 撰文:溪边愚人 编辑:新约客,溪边愚人 说到税务政策的不公平,我们经常举例的是,富人所付税率远远低于普通人的。沃伦·巴菲特有一句著名的话是,他的秘书所付税率比他高,这不公平。而埃隆·马斯克和杰夫·贝索斯等人则经常因为有过缴纳零联邦税的时候,被揪出来作为不公平纳税的典型。 按理说,美国的所得税是累进税,收入越高缴税率也越高。比如,2024 年单一纳税人的联邦所得税税率和税级如下表: 就是,不管你收入多少,在同一个税级所有人都付同样的税率。收入越高,税级越高,税率也越高。收入高于 609351 美元的人,所有高于这个数字的部分都必须缴纳 37% 的最高边际税率。 那怎么会马斯克的税率就比我们低了呢? 富人狂揽“福利奇迹” 一、不领工资逃避税率最高的所得税 我们都知道马斯克没有从 SpaceX 或特斯拉领取薪水或现金红利。他的报酬来自于他在公司的大量所有权股份(股票期权),以及他从公司发展中获益的能力。 对富人来说,所有不同种收入中,工资收入的所得税税率是最高的,其最高边际税率为 37%。股票收益所缴的资本利得税仅为 15-20%。马斯克不领工资,就避免了相对较高的所得税。 假设马斯克从股市中取出 100 万美元,那么他就必须缴纳 15-20% 的资本利得税,按最高值 20% 算就是 20 万美元。如果这是他的工资收入,根据上面的表格,所纳所得税税款总值接近 33 万。 以这样的方式,马斯克每卖 100 万美元股票,就能少缴税款十多万。 所以,马斯克不领薪水,是变相逃税的一种手段。这也是富人的普遍做法。马克·扎克伯格在 Meta 公司的基本工资为 1 美元。贝索斯的年薪一直维持在 8 万多美元。 二、不卖股票逃避资本利得税 马斯克的主要收入来自于股份。卖股票的话,只需要付 20% 的资本利得税。 但就是这 20% 的资本利得税他也不愿意付。像他那么富有的人,需要用钱可以用股票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利率一般为 3-7%,这可比 20% 的资本利得税,或者 37% 的最高边际所得税率划算多了。 三、利用遗产继承税收漏洞逃避资本利得税 纸醉金迷的镀金时代(镀金时代指 Gilded Age,大致从 1865 年持续到 1898 年)将美国巨大的贫富差距暴露无遗。那是一个极度不平等、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时期。1913 年出台的资本利得税和 1916 年出台的遗产税是美国人阻止财富集中的努力。 遗憾的是,这些税收政策很快就因各种修改或新的立法,充斥了法律漏洞。1921 年生效的成本垫高税法,更是将资本利得税淡化到对超级富豪几乎没有作用。 本文前面已经谈到富豪通过抵押贷款逃避资本利得税,那么,等到人死了,子女继承遗产时,总该对资本利得税算总账了吧?嗯,如果没有成本垫高税法,的确是这样。但有了成本垫高税法,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了。 上图是真实数据:如果有人在 1978 年买了 1000 美元标普 500 指数基金,到 2021 年加上收益就是 31823 美元了。 那么想象一下这样的例子:甲某购买了 1000 美元的股票。到其死亡的那天,这些股票的市值已经达到 10 万美元。按理,甲某的遗产继承人如果出售这些股票,就必须缴纳 10 万美元与 1000 美元差价的增值税,也就是 15%-20% 的资本利得税。但是,成本垫高税法允许按照原财产所有人死亡之日的公平市场价值对继承资产进行重新估值。就是说,甲某股票继承人的股票购入价被重新设定成甲某死亡日的股市价格。这个购入价的重新设定,彻底抹去了以前所有的增值,抹去了所有的资本利得税。 如果财产继承人选择在继承财产那一天卖出,他们不需要缴纳任何资本利得税,因为相对于新的股票购入定价,股票没有任何增值。 成本垫高税法极大地减少甚至免除了财产继承人后来出售财产时的资本利得税。 下图是根据 2022 和 2023 年的数据所做的成本垫高税法与资本利得税年收入的比较,包括对随后几年这两个数据的预期。图中所示数据以十亿美元为单位。蓝色代表因成本垫高税法损失的税收,灰色代表当年的成本垫高税法总收入。 可以看出,成本垫高税法造成的收入损失几乎占资本利得税年收入的四分之一,而且其趋势是占比越来越高。富人以这样的方式花钱,银行收获了利息,政府一分钱税也没收到。这意味着政府税收不断减少,同时财富的集中越来越加剧。 上面只是说股票。那些超级富豪还有很多收藏,很多房产,都是不断增值的东西,都可以享受成本垫高税法带来的“福利”。啧啧!对富人来说,堪称福利奇迹! 富人纳税比你我都低 既然有这么多的税务漏洞,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富人所付税率远远低于普通人的税率,自然就不奇怪了。我们来看看具体数据。 上图是美国最富有的 400 个富豪与底部 50% 纳税人的实际平均税率历史图表(1960-2018)。可以看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富有的 400 名富人的税率远高于底层 50% 纳税人的税率。1980 年是个大转折点,随后的总趋势就是两者越来越接近,直到最后底层的税率终于超过了最富有的人的税率。 再看看州税的情况。上图是非老年居民州和地方平均实际税率占收入的比例。最左边收入为底层 20% 的人的税率是 11.4%,最右边收入为顶部 1% 的人的税率是 7.2%。自左往右,收入不断增加,税率却在不断降低。 今年 8 月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颇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埃马纽埃尔·塞兹(Emmanuel Saez)、丹尼亚甘(Danny Yagan)和加布里埃尔·祖克曼(Gabriel Zucman)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阿克坎·巴尔基尔(Akcan S. Balkir)共同发表了一项最新
经济研究成果
,指出超级富豪与你我不同,他们的税率更低——最富有的 400 名美国人的实际总税率近年来急剧下降,与普通美国人相比,他们现在缴纳的税款占实际收入的比例更低。 每年,美国的顶级富豪们都会用亏损来掩盖自己的收入,并利用其他“富有创意”的会计策略来守住自己的财富,因为税法允许。结果,美国的亿万富翁缴纳的税率不仅比许多百万富翁还要低,事实上,比许多中产阶级专业人士还要低——他们的税率并非1%,甚至不是0.01%,而是0.0002%。 《大西洋月刊》发文(上图,作者安妮·劳瑞[Annie Lowrey])说,这个新研究是一项技术性壮举,它将企业盈利、私人财富和个人纳税额等数据结合在一起。它证实了美国的税法在顶级富豪那里是累退的,而不是累进的。 公平吗?合理吗? 超级富豪花钱的方式和税务漏洞告诉我们,如果不征收财产税,他们就等于可以一直逃税,等到子女继承遗产时,本来该付的资本利得税又在遗产继承的那一刻被全部抹去了,一代代如此循环。 他们如此富有,却逃避了巨额税款,没有人能说这是公平的吧?但要立项财产税,难度非常大,反对的声音不仅大,而且还找到了很多愿意听的耳朵。只是,那些耳朵都听对、听懂了吗? 反对财产税的声音大很正常,富人都是有资源的人,制造点声音有何难。奇怪的是,很多与财产税根本无缘的人也会害怕财产税,好像过几天这个税就会征收到他们头上似的。 以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所提出的财产税草案为例,那只是对财产超过 5000 万的人征收 2% 的财产税,而且只是针对超过 5000 万的那部分财产征税。与这样的税收有关的人真的不多。但这就是富人玩的把戏,让你觉得似乎自己也会成为该税收政策的受害者,从而加入他们的反对行列。 富人的另一个把戏就是大叫这是二次纳税,造成所有人的恐慌,似乎私有财产不再有保障了。 首先,如本文前面所述,马斯克的财富基本上都是从来没有交过税的,根本就不是二次纳税。相反,不对他征收财产税才是不公平,不合理。 第二,二次纳税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谁家买了房能逃避房地产税的?而房地产税是妥妥的二次纳税。 普遍老百姓辛辛苦苦攒了一点点房产都必须一直缴房地产税,那些富人和超级富豪拥有的巨额资产却都是免财产税的,公平吗?合理吗? 还有一个反对财产税的理由是,如何估值财产太复杂,财产税不实际可行。可是,财产税只是针对非常富有的人,这些人都有足够的资源来应付财产税的复杂性。我们只需要保证税法的设计不会给普通老百姓带来额外的负担就行了。 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越是富有的人税率越低,其结果就是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 上图为按收入组别分列的成本垫高税法优惠份额,可以看出,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从成本垫高税法中获得一半以上的税收优惠,其中顶尖 1% 的富人享受优惠占比为 18%,顶尖 5% 的为 21%。 上图是 1993-2023 年按年份分列的美国收入最高的 1% 的家庭与中产阶级家庭的财富份额。这里的中产家庭指收入在第 20 个百分点到第 80 个百分点之间的家庭。图中红线代表收入最高 1% 的家庭,蓝线代表中产阶级家庭。可以看出,现在美国收入最高的 1%的家庭比中产阶级整体拥有更多的财富。 在美国,财富差距比收入差距要大得多,因为财富随着时间不断积累,而且一代代传承。在大部分美国人根本没能力攒钱投资的情况下,富人的财产不断增加,顶端富人所占财富比例就越来越高。 上图显示的是川普政府的“大美丽法案”对分配的影响——按收入水平分列的 2026 年税后收入的美元变化。自左到右收入水平由低到高,最左边是负数,就是说,该法案会造成底层收入的人收入降低。而受益最大的是最右边的,也就是最富有的人。 一句话,“大美丽法案”就是一个继续扩大贫富差距的法案。 堵住漏洞势在必行 富人税率比中产低,富豪的税率最低,与我们所设计的累进税初衷是不相符的。所以,税收漏洞必须堵住,征收财产税势在必行。 富人逃税的手段很多,也很复杂。我们这里说的只是最简单的,也只是谈了个人税,没有涉及复杂得多,同样有很多漏洞的企业税。这些富人声称所有手段都合法,其实,有些合法,更多的属于灰色地带。我们需要税法改革,堵住漏洞,包括尽可能去除灰色地带。 资本利得税低于所得税,最主要原因就是考虑到这是二次税收,因为很多人投资股市的是税后钱。这其实也说明了,不管马斯克的收入来自月薪还是股市,都应该按照所得税纳税才公平。他能够逃避所得税就是政策漏洞,必须堵。 《减税与就业法案》中的某些遗产税条款将于今年年底到期,这是一个考虑改革遗产税的机会,包括如何处理死亡时的资本利得。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让处于经济底层的人受惠,而富人公平、合理纳税的政策。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趋势就是走向民主的反方向。要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还在乎美国民主制度的选民,就必须支持减小贫富差距的政策,对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政策和政客说“不!” 参考资料 https://www.irs.gov/filing/federal-income-tax-rates-and-bracket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wkiO0_uSJAk https://www.pgpf.org/article/what-is-the-stepped-up-basis-and-how-does-it-affect-the-federal-budget/ https://www.reddit.com/r/povertyfinance/comments/1cf3s15/top_1_of_us_earners_now_have_more_wealth_than_the/ https://itep.org/whopays-7th-edition/ https://news.berkeley.edu/2025/09/04/the-ultra-rich-are-different-from-you-and-me-their-tax-rates-are-lower/ https://www.theatlantic.com/economy/archive/2025/08/billionaire-tax-study/683987 【延伸阅读】 镀金的美国 我们很可能就是眼见美国民主消失的一代人 他曾预言了美国民主崩溃 在美国,一个饥饿的新时代已经开始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1评论
10-03 00:00
德国誓言重振竞争力?!总理梅尔茨:推动AI与数字化改革削减官僚成本
go
lg
...
年唯一出现经济收缩的国家。 慕尼黑伊福
经济研究所
(Ifo Institute)去年11月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度的官僚主义每年令德国损失近1,500亿欧元(约1,759.4亿美元)的经济产出。 周三公布的“现代化议程”列出了23个重点项目,旨在改善民众日常生活,包括:建立全国统一的线上车辆注册服务;推出允许企业24小时内完成注册的平台;以及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法院与签证审查工具。 此外,医疗专业领域外国资质的认可流程将被加快,同时还将设立数字化机构,以便利技术型人才的移民与劳动市场融入。梅尔茨表示:“我们现在将带着非常具体的立法提案走进德国联邦议院。” 根据议程,未来几年官僚要求削减25%可节省约160亿欧元(约187.7亿美元)。梅尔茨补充称,内阁计划在本月再提出若干立法草案,以确保能在12月上议院最后一次会议前获批。 内阁当天还批准了一项在德国建设核聚变反应堆的计划,拨款17亿欧元用于项目研发。同时,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发展的法律草案也获得通过,旨在通过减少行政障碍推动能源转型。
lg
...
埃尔瓦
10-01 21:55
上一页
1
2
3
4
5
6
•••
237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周评:AI大屠杀!全球风险资产几乎崩溃,美国政府停摆创史上最长 美联储“摸黑前行”
lg
...
中国最新数据很意外!10月CPI超预期重回增长,PPI连续三年处于负值
lg
...
金市展望:美国停摆创史上最长记录!4000大关成黄金心理防线,关键变量是TA
lg
...
下周展望:政府停摆让市场愈发焦虑!美国经济数据仍“断档”,中欧都有大事
lg
...
美联储数据迷雾加剧!两份非农已推迟,劳工局恐完全放弃发布10月CPI?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4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