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半年收官!A股难掩“五穷六绝”悲,港股科技股起起伏伏,下半年能否“翻身”?
go
lg
...
4.07%);跌幅居前三的个股分别是,
药
明
康德
(月度跌幅-62.02%)、药明生物(月度跌幅-61.01%)、金斯瑞生物科技(月度跌幅-58.11%)。 下半年能“翻身”吗? 从五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完美演绎“五穷六绝”,在接下来的7月行情还值得期待吗? 近期,多家头部券商机构发表了对下半年A股的看法,普遍认为有望出现恢复性上涨。 华泰证券表示,后续积极因素将逐步显现,在市场预期不高的背景下7月行情值得期待。 中金公司表示,虽然2月份以来的修复行情面临波折,但今年预期悲观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经重新回到历史偏底部水平,下半年稳增长政策加码结合当前资本市场政策红利下制度不断完善,有助于继续活跃资本市场,再度提振投资者信心,下半年继续多关注阶段性及结构性机会。 对于港股,兴证国际张忆东表示,下半年特别是8月份到11月美国大选之前,港股第二段趋势性向上行情值得期待。 8月份中报季开始,随着各领域核心资产盈利改善以及业绩指引上调,叠加,中国宏观政策效果有望显现,美国经济动能弱化,吸引外资流入,从而引发核心资产的戴维斯双击。
lg
...
格隆汇
2024-06-28
上海生生IPO终止,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聚焦医药冷链
go
lg
...
0家,与恒瑞集团、复星集团、君实集团、
药
明
康德
等医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创新药研发和生命科学冷链服务是上海生生重要收入来源,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均超过65%。 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来源招股书 业绩方面,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海生生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69亿元、5.25亿元、6.34亿元;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81.19万元、8951.33万元、7971.99万元。 公司主要财务指标情况,来源招股书 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24%、29.08%和27.95%,呈现持续下滑趋势;但高于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整体均值23.87%、20.67%、20.90%。 公司与同行业公司毛利率对比情况,来源招股书 对于2020至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的原因,上海生生表示, 2021年毛利率出现一定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结构变动,毛利率较低的药械商业流通冷链物流和新材料和冷链装备销售业务以及尚处于业务拓展阶段的国际医药冷链服务收入增长较快,占总收入的比重上升。 2022年毛利率小幅下降,主要是公司药械商业流通冷链物流和国际医药冷链服务业务处于快速拓展阶段,初始投入成本较高,导致毛利率降低。此外,受外部环境影响业务增长有所放缓,同时公司人员、车辆流通受阻,营业成本提升,进而导致毛利率降低。 相较普蕊斯及诺思格,上海生生2020年主营业务毛利率高于其平均值,2021年及2022年低于其平均值。对此,公司表示,整体盈利能力受到生物医药行业影响,由于提供的服务内容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毛利率存在差异。 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960.65万元、1543.73万元与2330.35万元,呈增长趋势。同期,上海生生研发费用率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值。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冷链装备、冷链解决方案以及系统开发的研发方面投入较高。 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的比较情况,来源招股书 上海生生表示,公司的技术研发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冷链装备研发与信息化系统迭代是公司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地位的重要手段。如果公司在未来不能基于行业发展与客户需求及时更新技术,或者公司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遇到了重大障碍和失败,则可能影响到公司的长期经营和发展。 应收账款规模快速增长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和营业收入的增长,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快速增长。 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约为7438.30万元、1.31亿元和1.74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68%、25.01%和27.40%,如果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不当,可能存在坏账风险,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也引起监管层的注意。在审核问询函中,监管层要求上海生生说明公司对主要客户的具体信用政策及其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是否存在放宽信用政策以增加销售收入的情形。 此外,监管机构还要求上海生生说明各期末逾期应收账款的金额及比例,各期末应收账款、逾期应收账款的期后回款情况;账龄超过1年应收账款的主要客户情况、金额及未来回款安排,是否存在回收风险,相关坏账准备是否计提充分。 上海生生还在招股书中表示,随着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市场扩大,推动生物医药冷链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如果未来生物医药市场增速放缓或研发投入减少,公司业务需求可能受影响。同时,客户财务、预算、研发进展及市场预期也会影响需求,如果客户减少采购也可能对公司盈利产生不利影响。 尾声 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海生生营收呈现增长趋势,但归母净利润则出现波动,同时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的也持续下滑,上述问题都应引起公司重视。
lg
...
格隆汇
2024-06-26
减肥药双雄齐刷新高!诺和诺德减肥药在华获批上市,国内已有十余款GLP类创新药或仿制药上市
go
lg
...
益于多肽创新药研发热,国内相关企业包括
药
明
康德
、凯莱英、九洲药业等。多肽API领域有望受益于原研药物专利到期,部分企业亦布局有自主产品,国内相关企业包括圣诺生物、诺泰生物、翰宇药业、海翔药业等。随着国内GLP类药物研发推进,以及海外GLP类药物专利逐渐到期,看好国内GLP创新药企业与原料药及上游产业链相关标的,推荐恒瑞医药
药
明
康德
(A+H),建议关注信达生物、圣诺生物、诺泰生物、蓝晓科技、纳微科技等。
lg
...
金融界
2024-06-26
斯微(上海)生物因技术服务合同纠纷被告,8月29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理
go
lg
...
TOW MIND LIMITED、无锡
药
明
康德
一期投资企业(有限合伙)、苏州众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TANG DEAN G、HX Premium Selection Limited、郑效东、杭州新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ADVANTECH CAPITAL INVESTMENT XVII LIMITED,分别持股18.2456%、9.3545%、7.1847%、5.866%、5.8564%、5.0826%、4.2438%、3.5807%、3.4485%、3.1829%、3.0409%、2.8935%、2.2797%、2.2797%、1.7904%、1.5205%、1.4258%、1.4014%、1.1398%、1.1398%,所属集团为上海微斯浩。企业注册资本345.2205万人民币,实缴资本,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为李航文,任职企业11家。
lg
...
金融界
2024-06-25
ETF英雄汇(2024年6月18日):智能网联汽车ETF(159872.SZ)领涨、纳指科技ETF(159509.SZ)溢价明显
go
lg
...
明生物、翰森制药、和黄医药、再鼎医药、
药
明
康德
等公司。 截至今日收盘,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溢价居前,纳指科技ETF收盘溢价18.17%;巴黎CAC40指数情绪高涨,法国CAC40ETF收盘溢价3.73%。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6-18
支付方式改革,创新药有望注入新动能
go
lg
...
修订考量范畴。因此,涉事公司药明生物和
药
明
康德
的HR8333提案在纳入NDAA立法过程中受阻,生物安全法案进程已基本技术性流产。受此影响,前期受压制CXO板块个股悉数上涨,龙头企业
药
明
康德
涨幅居前。 三、投资观点 华福证券认为,23年疫后诊疗恢复背景下,4-5月基数压力仍在消化,预计下半年医药同比增速将显著提升,同时ASCO本周结束创新药情绪开始好转。本周医药板块在大盘承压下微跌,港股甚至跑赢大盘,交易量同比+17%,考虑现已6月,医药板块即将进入Q3的低基数兑现期。 民生证券最新研报观点认为: 创新药:各地陆续发布利好创新药政策;减肥&GLP-1主线持续,关注国内GLP-1相关企业研发进展;超过50项中国研究亮相2024年ASCO大会,关注国内研发能力较强、具有创新技术平台的企业。出海成为打开企业成长天花板:国内胰岛素出海打开国内企业成长天花板,建议关注具有出海潜力胰岛素企业。 医疗设备与体外诊断:政策端利好频现,设备更新带动医疗设备需求扩容,24H2国内业绩反转在即。体外诊断领域维持高景气,盈利能力已恢复至正常水平,关注集采政策下国产升级进程及具备消费级别大单品且具备全球化布局的企业。 创新器械:1)高值耗材:重点关注具有较强基本面的狭窄性卒中神经介入及电生理方向真创新管线突破及国产升级加速投资机会。2)仪器设备:24年继续关注科学仪器方向的经营优化及行业供需重塑带来的投资机会,关注下半年换新政策带来的科学仪器龙头公司业绩修复机会。3)低值耗材:行业出清进入尾声,龙头公司报表有望在下半年加速修复,关注海外关税政策调整后存在预期差的手套方向及GLP-1注射笔产业链方向。 中医药:1)继续看好国企改革相关中药标的,随着国改的深入推进,预期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在研发方面能够加大投入,持续释放业绩;2)看好中药创新药,关注大单品研发进展及商业化放量。 CXO:需求已触底回升、供给端高点已现,供需关系持续改善将促进CXO行业景气度上行。展望2024H2,中国创新药行业整体保持上升趋势,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大幅提振,国产创新药出海BD授权持续火热,需求改善将陆续传导至临床CRO、CDMO和临床前CRO板块,建议关注临床CRO、多肽产业链、仿制药CRO板块。 生科产业链:供需关系改善叠加全球化布局,生科链企业将迎来业绩反转。分不同细分赛道来看:1)化学试剂:建议关注自主产品品牌提升与平台型运营企业;2)生物试剂:建议关注兼具品牌规模效应以及海外增长逻辑确定的企业;3)模式动物:建议关注高端品系小鼠的竞争力以及全球化拓展的企业。 医疗服务:建议关注刚需性较强的公司以及体外基金资产储备充足的相关标的;此外建议重点关注与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或形成优势互补的医疗服务细分板块。 线下药房:门诊统筹政策陆续落地实行,随着门诊统筹管理药房渗透率提升带来人流量提升,在2023H2后低基数情况下业绩增速有望提升。 原料药:展望全年,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国内集采风险逐步出清,原料药企盈利能力有望拾级而上。建议跟随处方药专利悬崖到来的行业背景下制剂品种专利到期带来的重磅产品增量和依靠M端能力出圈横向拓展CDMO业务的两大投资方向。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产品:香港医药ETF(51370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6-18
ETF热门榜:跨境ETF成交额上升显著,基准国债ETF(511100.SH)换手率超2000%
go
lg
...
指数,布局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权重股包括
药
明
康德
、智飞生物、上海莱士、长春高新、复星医药、泰格医药、爱美客、天坛生物、万泰生物、沃森生物等公司。 该ETF当日振幅较上一交易日增长659.45%。该ETF今日上涨0.13%,近5日和近20日分别下跌0.52%、下跌6.40%。 互联网龙头ETF(159856.SZ)最新份额规模达6.25亿。该产品紧密跟踪SHS互联网指数,布局计算机行业。指数权重股包括美团-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东方财富、快手-W、科大讯飞、金山办公、紫光股份、大华股份、京东健康等公司。 该ETF当日振幅较上一交易日增长295.05%。该ETF今日下跌0.62%,近5日和近20日分别上涨0.41%、下跌5.6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2024-06-17
音频 | 格隆汇6.17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go
lg
...
购; 18、北上资金大肆减仓长江电力、
药
明
康德
、交通银行、晶科能源; 19、南下资金加仓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行,减仓港交所和小米; 20、公告精选︱安图生物: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苗拥军拟增持2000万元-4000万元股份; 21、公告精选(港股)︱中国中冶(01618.HK):1-5月新签合同额达5089.1亿元 新签海外合同额同比大增121.8%。
lg
...
格隆汇
2024-06-17
南北水 | 南水大幅换仓!买入宁德时代、中际旭创、新易盛较多,北水连续21日加仓港股
go
lg
...
净卖出。 净卖出长江电力17.2亿元、
药
明
康德
16.14亿元、交通银行16.25亿元、晶科能源13.69亿元、佰维存储9.5亿元、五粮液4.92亿元、北方华创4.255亿元、美的集团2.63亿元。 净买入宁德时代12.08亿元、中际旭创8.07亿元、迈瑞医疗7.37亿元、江苏银行6.17亿元、比亚迪5.31亿元、新易盛5.27亿元、科伦药业3.83亿元、立讯精密2.12亿元。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58.07亿港元,连续21日净买入。 净买入盈富基金9.33亿港元、中国移动4.7亿港元、中国银行4.1亿港元、中海油2.97亿港元、美团1.07亿港元。 净卖出港交所3.7亿港元、小米3.12亿港元、哔哩哔哩1.65亿港元、腾讯1.44亿港元。 据统计,南下资金已连续11日净买入中国移动,共计82.57亿港元;连续6日净买入中海油,共计24.58亿港元;连续4日净买入美团,共计10.36亿港元。 南水关注个股 长江电力跌2.79%,报27.9元。公司昨日股价创下历史新高28.8元。
药
明
康德
跌2.89%,报43.7元。公司称,自2024年1月以来已先后完成价值约12.88亿港币的H股回购、20亿元人民币的A股回购,并全部完成注销,无论是回购金额还是注销金额,均位列A股上市公司前列。
药
明
康德
对外表示:“《生物安全法案》目前不会进入众议院的2025国防授权法案的立法议程,其后续立法路径仍有待明确。” 宁德时代跌0.16%,报184.89元。近日,南昌润宁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范一贞,注册资本800万元,该公司由时代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 中际旭创涨11.8%,盘中一度创历史新高140.48元。国泰君安认为,要重视英伟达,以及全行业以以太网方案组网趋势下光模块供应商与交换机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北水关注个股 中国移动跌1.14%,报73.5港元。 中国银行涨0.27%,报3.74港元。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6月12日以每股均价3.6902港元增持中国银行1.07亿股H股股份,价值约3.96亿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为58.9亿股股份,持仓比例由6.92%升至7.04%。 港交所跌2.42%,报257.6港元。 小米集团跌1.48%,报17.3港元。小米汽车发文称,截至13日,小米SU7累计交付已突破20000辆。6月小米的单月交付将突破1万辆,全年将保障交付10万辆,冲刺12万辆。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回应称,目前的锁单数量每天都有稳定新增,作为一个汽车新品牌来说,目前仅有单款车型,而且目前全国交付中心数量十分有限,每周还能上交付量排行榜,交付压力当然是极大的。
lg
...
格隆汇
2024-06-14
港股收评:恒指再失守万八关口,药明系集体大跌,内房股与物管股强势
go
lg
...
集体走低。再鼎医药跌超6%,泰格医药、
药
明
康德
跌超5%,药明合联、药明生物、君实生物等纷纷都跟跌。 半导体股下挫,宏光半导体、芯智控股跌超5%,中芯国际跌超2%,晶门半导体、华虹半导体跌超1%。消息面上,此前媒体报道,美国拜登政府正考虑进一步限制中国取得用于人工智能的芯片技术,这项限制锁定的目标将会是刚刚进入市场、尚未萌芽的新型硬件技术。 电力股午后回调,中广核电力跌超4%,大唐新能源、中广核新能源跌超3%,中国电力、华润电力等跟跌。 中资券商股涨幅居前,国联证券发布研报称,券商行业头部集中趋势明显 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有望开启。当前市场热度触底回升,政策密集出台后市场情绪有所回暖,持续关注市场成交及指数反弹的持续性,若市场β向上,则券商行业仍有弹性空间;政策层面,在监管扶优限劣的政策导向下,券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将加快,优质头部券商在稳健经营、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当前券商行业PB估值仍在历史底部。 内房股与物管股齐升,世茂集团、正荣服务涨超10%,龙光集团涨超6%。消息面上,多地收储平台称将加快商品房收储动作。东方证券此前指出,随着地方“因城施策”,通过降低首付成数、降低购房门槛,叠加商贷利率下调,减少居民后续的住房消费负担,对市场情绪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交量有所回升,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但是,考虑到整体居民购房首付及月供支付能力较弱,供应端量较大,政策效果持续性有待后续观察。 航运股逆势上涨,中远海运港口涨超4%,中远海控、中国外运、海丰国际涨超2%。消息面上,马士基亚欧航线加价,其均一运费率(Freight of All Kinds,FAK),自7月1日上调至每20尺标准货柜(TEU)5000美元及每40尺标准货柜(FEU)9000美元,较前值分别升1675美元和2500美元。 今日,南下资金净买入58.07亿港元,净流入80.4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流入43.13亿港元,港股通(深)净流入37.27亿港元。 展望后市,中金公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刘刚认为,相比已经修复多半的风险溢价和短时仍有约束的无风险利率,增长显然是打开更大空间的钥匙,而增长的关键仍在于开启信用周期。刘刚判断,基准情形下,预计港股市场或维持震荡。恒生指数靠风险溢价驱动的第一目标点位为19000-20000点,若要升至22000点以上则需要更强的盈利增长。
lg
...
格隆汇
2024-06-14
上一页
1
•••
226
227
228
229
230
•••
499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路透: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正寻求批准辞职
lg
...
【黄金收评】白宫刚刚宣布特朗普大消息!金价暴涨近70美元 如何交易黄金?
lg
...
中国惊现罕见举措!美媒独家:中国首次要求电商巨头交销售数据 打击商家逃税
lg
...
中国突传重磅!彭博独家:中资银行发放虚假贷款以完成业绩目标 甚至代付利息
lg
...
远低于市场预期!中国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大降 什么信号?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30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8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