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了这种致命真菌的病例。 2017年,西班牙爆发了大规模的耳念珠菌感染,140人检测出真菌,其中41人出现了侵入性血液感染的症状。尽管医院全力救治,这41人中仍有17人死亡。 2015年4月,一名英国病人入院后被检测出了耳念珠菌。尽管医院第一时间进行了隔离消杀,但一周之内,隔壁床的病人也感染了,一个月后又有两人感染,渐渐地感染人数上升至50余人。 当医院重新对ICU病房进行检测时,他们惊讶地发现,不只是病床,地板、散热器、窗台、设备监视器、甚至键盘上都长出了耳念珠菌。最可怕的是,耳念珠菌会附着在呼吸机上,给予下一个重症患者致命一击。 这种真菌狡猾就狡猾在可以潜伏在温度计探头、血压计袖带和计算机键盘等隐秘的角落里,在不知不觉间感染一个又一个患者。加之医院里又有很多免疫力低下的病人,简直成了真菌繁衍的最佳温床。 (耳念珠菌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最近一次的耳念珠菌爆发是在美国的密西西比州。2022年11月,当地一家养老院。截至2023年1月23日,已有37人成为携带者,6人发生侵入性感染,2人死亡。 然而,这或许只是个开始。这一所养老院的疫情很快蔓延到了另一所疗养中心。时至今日,依旧不断有新的病例报告。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报告还指出,美国2016年首次发现耳念珠菌病例。在过去几年,感染该真菌的病例还控制在个位数或十位数。直到2019年,病例数开始呈现指数级的暴涨。2021年,耳念珠菌的携带者增加了209%,达到了4,041人,涨势令人担忧。 目前加拿大也已发现了耳念珠菌的病例。加拿大卫生部称,自2012年国内首次查出耳念珠菌以来,目前已有43例病例,相较于2021年的31例有所增加。 真菌感染的确是现在医学界的棘手难题啊…… 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紧急提醒 据中国侨网消息,近期,驻温哥华总领馆接到领区多位中国公民及留学人员反映遭遇诈骗的求助信息,部分人员蒙受较大经济损失。驻温哥华总领馆再次提醒大家,特别是新近来到加拿大的侨胞和留学人员注意防范电信诈骗、换汇诈骗等各类型诈骗。主要情况如下: (图片来源:中国外交部) 1. 诈骗分子通过冒充当地电信公司称账户异常、冒充快递公司称包裹未领取、冒充中国公安或边检机关称当事人出入境受限等手段,要求当事人提供个人信息并告其涉嫌违法,进而要求其配合“公检法机关”调查,再要求其转账自证清白或洗脱罪名。 提醒大家在当地接到以英文开始,然后再以中文提示,并可选择中文服务的语音呼入电话时立即挂断,不要理会,不要提供个人信息、汇报个人行踪。中国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网络办案。 2.诈骗分子通过网络交友、“网络刷单”、个人不幸遭遇博取同情等手段进行投资诈骗、网购诈骗,或打感情牌直接要求汇款。 提醒大家凡是使用不明投资软件或平台及加密货币投资且回报丰厚的,要慎之又慎。 3. 诈骗分子在华人社区网站、社交媒体或校园先通过小额优惠换汇博取信任,收到受害人大额资金后便将其拉黑或跑路。 提醒大家请一定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换汇。 总领馆提醒领区中国公民切实提高反诈意识,避免资金损失和生活、学习遭受影响。 建议提前了解各类诈骗套路,识别各类骗局,不在社交媒体上添加陌生好友或贸然入群,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不转账,避免上当受骗。如遇可疑电话,及时向家人朋友核实或回拨有关官方机构电话查证。如不慎遭遇诈骗,请及时向居住地或所在学校警方报警,如款项系通过中国大陆地区银行转账取现,可同时向国内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 联系电话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 +86-10-65612308 驻温哥华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1-604-3369926 实不相瞒,最近小编也没少接到骗子的电话。不是说我包裹等待认领,就是大使馆找我有紧急通知。这种事儿咱们接到以后信都不要信,一律直接挂掉就完事儿了。出门在外,还是要提高警惕!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