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股成交额前20榜单 英伟达与特斯拉领涨科技股
go
lg
...
市场将在明年保持强劲增长,并且英伟达从
GB200
向GB300芯片的平稳过渡有助于维持竞争优势。然而,马利克同时提醒,谷歌通过向Meta、OpenAI和甲骨文提供TPU,与英伟达形成间接竞争。 马利克表示:“我们预计英伟达股票在过去六个月强劲上涨后将暂歇,并将黄仁勋10月28日在GTC大会的主题演讲视为下一个催化剂。” 特斯拉 (TSLA.US) 自动驾驶出租车动态 特斯拉收高1.33%,成交202.6亿美元。公司已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应用程序,并计划在更多地区推广服务。初步测试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进行,后扩大至旧金山湾区。不过,由于不同州的监管障碍,该服务仍需获得相关许可。 亚马逊 (AMZN.US) 印度收购战略 亚马逊收高4.29%,创5月份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公司在获得印度储备银行监管批准后完成对在线金融平台Axio的收购。此次交易将亚马逊的覆盖网络与Axio的数字贷款专长结合,目标是扩大印度全境信贷覆盖范围,增强亚马逊在印度市场的金融生态布局。 其他科技股与企业动态 博通 AVGO.US:收高1.23%,预测四季度AI芯片销售超预期。 Meta Platforms META.US:收高1.57%,推出集成显示屏智能眼镜,定价约800美元。 赛富时 CRM.US:收跌4.85%,第三季度营收低于分析师预期。 奈飞 NFLX.US:收高2.55%,签署15年合作协议。 阿里巴巴 BABA.US:收跌4.05%,启动2035年到期票据交换要约。 Snowflake SNOW.US:收跌3.24%,任命Brian Robins为CFO。 Opendoor Technologies OPEN.US:收高16.18%,股价大幅上涨,市场关注数字化房产交易。 编辑总结 总体来看,本交易日美股以科技股为主导,英伟达、特斯拉和亚马逊表现亮眼,推动成交额显著增长。AI芯片市场预期、自动驾驶服务扩展及印度金融市场布局是核心驱动因素。同时,一些公司如赛富时、阿里巴巴和Snowflake受业绩或战略调整影响股价承压。投资者在关注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的同时,应注意行业竞争与政策风险。 常见问题解答 问:英伟达股价上涨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受人工智能市场增长预期和GB300芯片过渡计划推动,同时黄仁勋即将的GTC大会演讲被视为潜在催化剂。然而,谷歌TPU对英伟达形成间接竞争,可能对短期涨幅产生影响。 问:特斯拉Robotaxi面临哪些限制? 答:虽然特斯拉已开放Robotaxi应用程序并扩大测试区域,但不同州的监管要求仍需批准,限制了服务的全面推广。 问:亚马逊收购印度Axio有何战略意义? 答:收购Axio旨在结合亚马逊网络与数字贷款专长,扩大印度全境信贷覆盖,增强其金融生态布局与本地市场渗透。 问:Opendoor Technologies股价为何大幅上涨? 答:投资者看好其在数字化房产交易领域的创新模式和市场潜力,推动股价出现16.18%的涨幅。 问:为什么部分科技股如赛富时和Snowflake股价下跌? 答:赛富时第三季度营收低于分析师预期,而Snowflake高管调整增加市场不确定性,导致股价承压。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昨天00:10
甲骨文 2026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云业务与人工智能能否推动新一轮股价上涨?
go
lg
...
速度。 产能扩容:OCI 正逐步部署
GB200
级 NVL72 系统,并构建大型 Blackwell 集群。随着新区域和可用区实现稳定的业务使用,这些举措将为 2026 财年云业务加速增长奠定基础。 监管环境:数据主权要求趋严与人工智能治理标准完善,使得分布式 / 主权云解决方案、嵌入式政策控制,以及 OCI 人工智能体系中的可审计性变得愈发重要,尤其是在受监管行业,合规要求可能会延长业务激活周期。 结论 甲骨文 2026 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有望符合市场预期,且存在向上超预期的可能。其增长势头将取决于三大关键信号:新增产能能否转化为稳定的 OCI 使用量、未确认收入(RPO)能否实现增长且合同生效节奏更清晰、以及在人工智能资本支出增加的背景下利润率能否保持稳定。若甲骨文的业绩指引和管理层解读能印证上述积极信号,那么 2026 财年加速增长的逻辑将进一步强化,甲骨文股价有望向 250 美元关口迈进;反之,若出现产能供应问题、业务激活受阻、云业务增长放缓或利润率承压等情况,股价可能面临 5%-10% 的回调,需保持谨慎。 立刻体验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9-05 17:01
【一周科技动态】AWS新叙事,AMZN马上新高?GOOGL如何成为本周大赢家
go
lg
...
择上,Trainium2 单芯规格不如
GB200
(算力、带宽均落后),但算总拥有成本(TCO)后,Trainium 在“每TB/s内存带宽的TCO”与“每百万Tokens TCO”上更具性价比,正好贴合 Anthropic 强化学习等后训练阶段“更吃带宽、少看FLOPs”的路线;双方已形成深度软硬协同,AWS 的系统路线(Teton PDS/Max + NeuronLink v3 架构)也在向“整机柜横向大带宽”收敛。 短板也很实在。其一,EFA 后端网络在性能与体验上仍落后于InfiniBand/RoCE,虽有新版本改善,但与“金牌/白金”级别云商差距尚在。其二,Bedrock执行受限:默认速率限制偏紧(如 Opus 新账号常见2 RPM),以及对开源GPT-OSS的落地质量不稳,导致企业侧迁移意愿被削弱。其三,自研模型线(Nova、Titan)整体竞争力不强,Alexa 实际也更深绑定Claude。 需求侧,Anthropic 2025年年化收入冲到约50亿美元,且融资后继续扩单;但其总体云支出仍显著小于OpenAI,且推理部分依旧大量在Google Cloud。中期风险在于:到2027年前后,若外部大客拓展不及预期,Trainium可能出现“产能>需求”的悬空,拖累AWS的ROIC。 因此,在2025–2026年,AWS 借Anthropic+Trainium 的“带宽/成本位势”有望扳回一城,训练份额提速最先兑现;但要把这波反转坐稳,AWS 需要同时补上两块:一是 Bedrock 的产品与配额体验,二是除 Anthropic 之外的第二梯队大客户。做到这两点,Trainium 才能从“定制单一大客”走向“规模化通用平台”。 从估值上看,AWS加速不仅将提升运营利润,更将显著影响估值(当前AMZN估值处于2023-2025 区间中部,此前AWS增速降至teens是重要原因),而20%+增速如被证实,或推动其估值回归15-20倍区间 期权观察家——大科技期权策略 本周我们关注:Google本周的买单爆量 谷歌本周涨幅达到了9.11%,在Mag7中一骑绝尘,主要受到几个利好的叠加。 其一是反垄断案裁决出炉,法院裁决允许谷歌继续在搜索引擎服务上与苹果合作过,但前提是不附带排他性条款,这为竞争对手理论上进入这些设备提供了可能。令一个是其AI方面的进展,包括最近大热的Nano Banana的文生图模型,以及在Hot Chips 2025大会上提出的Ironwood TPU核心技术。 Ironwood TPU是谷歌首款纯推理专用TPU,专攻LLM、MoE及复杂推理任务,突破训练芯片传统定位。支撑9,216芯片组成单一SuperPod,创1.77PB全局共享内存纪录,其双芯片架构和能效革命(42.5 Exaflops FP8算力,10MW全负载功耗)被证实超已经大规模集群投入谷歌云。 期权市场的Google本周也发生异动( $谷歌(GOOG)$ / $谷歌A(GOOGL)$ ),隐含波动率略微抬升,但更重要的是大单交易的增加,短期内235CALL有太=较多的建仓,而9月中旬之后的相对还比较清淡。 给个持仓大科技股的理由——为何"TANMAMG"组合总超大盘? 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组成一个投资组合(“TANMAMG”组合),等权重、每季度重新调整权重。回测结果从2015年以来表现是远超标普500的,总回报达到了2833.23%,同期 $标普500ETF(SPY)$ 回报278.69%,超额收益2554.54%,再次创下新高。 今年以来大科技股也完全实现正收益,回报为14.33%,超过SPY的11.42%
lg
...
老虎证券
09-05 15:41
英伟达(小会):2026 年目标相对谨慎,2030 年市场达到 3-4 万亿
go
lg
...
、产品与技术 1. 产品需求与选择:
GB200
(Blackwell):产能正在非常积极地爬坡,需求极其旺盛。其性能提升显著(生成的 token 数量增加 50%),产品由推理(Reasoning)、AI 智能体(Agentic AI)和推断(Inference)驱动。 H100/H200:当前仍有强劲需求(本季度表现即为明证)。部分客户选择它们而非更新的 B100/
GB200
,是因为其更容易认证,能实现更快的上市时间并减少认证延迟。其实将 Blackwell 与 Hopper 基础设施连接效果,并不理想。 Rubin:产品路线图已向客户展示,客户非常感兴趣。芯片已完成设计和流片,能见度已延伸至明年,按计划将于明年开始量产出货。 2. GPU vs. ASIC: 关于在训练(Training)和推理(Inference)中 ASIC 与 GPU 孰优孰劣的争论其说服力正在减弱。 推理市场巨大,但训练市场同样巨大,大量下一代基础模型正在使用 Blackwell 甚至 Hopper 进行训练。在开发推理模型的过程中,训练和推理都非常重要。 公司看到现在和未来都有大量的训练需求。 3. 计算、网络与 NVLink: 计算和网络/NVLink 的增长率可能每个季度波动,但长期来看应该是可比的。 NVLink 的产能爬坡与机架规模系统紧密相关。计算和网络组件是分开出货的。 预计机架(rack)的产出将在第三季度加速,对 NVLink 的发展势头感到非常乐观。 机架规模系统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骨干,预计在近期和中期,NVLink 都存在巨大的机会。 四、供应链与产能 1. 供应限制: 需求持续超过供应。公司需要更多供应,并将继续推动供应链的产能爬坡。数据中心的准备就绪情况(包括土地和电力)是因素之一。 公司对进展感到满意,但鉴于增长需求,必须积极地与供应链合作。 预计需求将在明年全年持续超过供应,目前尚不清楚供需何时能达到平衡。 五、中国市场 1. H20 产品:已获得向中国部分客户出口 H20 的许可证,并且存在市场需求。 2. 出货预期:认为一旦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和,在第三季度可以出货 20 亿至 50 亿美元的产品。若需求增加,出货量还可提升。 3. 政策与调查:关于 “15%” 的隐含水平尚无成文规定。强调 H20 产品没有 “后门”,并且公司正在对此进行调查。需要地缘政治问题消退才能正常发货。
lg
...
海豚投研
09-01 12:01
龙头单月翻倍!又一AI金矿爆发
go
lg
...
要是国内外主流高芯片的落地延迟,如国外
GB200
、GB300系列,国内主流芯片也类似。 理论上风冷散热只有30kW,而B200单卡1.2kW,B300单卡1.4kW,NVL72机柜更直接120-130kW。这意味着,只要机柜功率跨过去,就必须上液冷。 GPT-5的发布带动Al芯片热潮,随着英伟达Blackwell系列芯片的持续放量,对于液冷技术应用的需求显得迫在眉睫。 B200芯片端的液冷设计、机柜预留液冷架构是重要的前置条件,从
GB200
开始第一次推整机柜CDU,到了GB300时液冷方案更是有望接近标配,即将出货的Rubin机柜系列用的就是冷板浸没的混合方案or全浸没。 而AISC芯片这边,尤其是Meta在未来数据中心也将大力推广液冷方案,128卡迭代后定制机柜至少要上冷板式。 再者,边际变化事件频频出现。 近期适配液冷的交换机、GPU等产品接连推出,标志着液冷技术应用场景的破圈。AMD推出的新品MI350系列,高性能版支持液冷散热;博通的第二代以太网交换机产品,也提供了风冷和液冷两种配置。 液冷方案完成了从坐冷板凳到首发球员的转变,原生液冷指服务器或rack出厂即配液冷,意味着未来几年渗透率必将快速提升。 不久前刚刚发布业绩的英伟达给出发货预期,B200已上市并且被大量客户采用,B300则于7月底至8月初开始生产,目前已全面投产,预计下半年市场将广泛可用。 上半年,工业富联AI服务器相关业务表现突出,营收同比增长超60%,其中液冷技术成为高端A1服务器的标配,
GB200
等新一代产品量产爬坡推动液冷机柜出货量激增。 TrendForce预计,到2025年,BlackwellGPU将占NVIDIA高端GPU出货量的80%以上。 同时指出,随着NVIDIAGB200NVL72机柜式服务器于2025年放量出货,北美大型云服务商加速升级AI数据中心架构,促使液冷技术从早期试点迈向规模化导入,预估其在AI数据中心的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14%,大幅提升至2025年的33%,并于未来数年持续成长。 随着
GB200
/GB300下半年放量,AI服务器液冷渗透率或将实现跨越式提升,因此2025年是液冷落地元年。 而国内也在加速推进液冷方案的使用,在政策要求(如上海、深圳规定2025年新建数据中心PUE<1.25)、以及运营商大规模部署(三大运营商明确2025年50%以上新建IDC采用液冷的驱动下,与海外基本同步。 市场空间的另一个驱动因素是价值量的膨胀,液冷渗透率在未来有一个加速上升的趋势,带动冷却模块、热交换系统与外围零部件的需求扩张。 液冷零部件主要包括冷板、UQD、manifold、CDU、连接器、电磁阀、TANK等。冷板是散热模块中的核心部件,因材料成本较高且加工工艺复杂,成本占比较大。 从
GB200
到GB300,不光整机价格将从8.4万美元跳到10万美元以上,GB300也从原来
GB200
的大面积冷板覆盖设计,转为每个GPU芯片配备独立的“一进一出”液冷板,增加了冷却硬件用量。 以NVL72系统为例,单个计算托盘的快接头数量从
GB200
的6对激增至14对,系统总量从126对翻倍至252对。 根据机构测算,如果按照液冷单机柜10万美金,明年出货10万个机柜,再假设ASIC链液冷空间占英伟达链一半,那么2026年全球AI液冷有望达到1000亿人民币。 这几乎是平地起高楼的放量姿态,对成长性的刻画甚至不亚于过去的光模块、PCB,后者近两年在业绩上逐渐兑现,核心龙头凭借与北美科技厂的绑定,未来业绩确定性也很高。 因此,液冷的叙事逻辑已经开始转变。两三年前,市场曾担忧液冷仅为单公司概念,缺乏板块合力。而如今板块性已显著增强,诸多公司正投入该领域,验证了趋势的确定性。 国内液冷产业链公司股价随即迎来大爆发,英维克、高澜股份、川环科技、强瑞技术、思泉新材、曙光初创等公司已经积累了巨大的涨幅。 在过去每轮AI算力行情里,液冷都是吊车尾,因为都是主题炒作补涨。但未来两年,有了基本面的加持,液冷有望成为算力行情的领头羊。 核心标的英维克,8月涨幅已经超过98%接近翻倍,从4月份价格低谷21.5元/股计算,目前市值775.5亿元,增长接近4倍。 未来,以英维克为首的液冷产业链能否用基本面托举如此凌厉的涨势,是否还能塑造像光模块“三剑客”的龙头格局,或者跑出像胜宏科技、沪电股份这种后起之秀? 02 下一个光模块、PCB? 去年我们曾在文章《AI时代的下一个“光模块”》里分析过液冷产业链的机会,国内很多技术提供商依照从服务器芯片,再到机柜甚至整个机房的液冷方案层次划分,但目前上市公司在英伟达供应链中仅有工业富联、比亚迪电子以及英维克。 其中,英维克作为具备液冷全链路解决方案的Tier1,出现在达链多个零部件模块的白名单中,同时间接供应了ASIC侧服务器,整体来看利润兑现潜力是最大的。 而未来更多内地厂商有望打入全球液冷产业链,如同光模块、PCB一样,占到全球液冷市场的舞台中央。 当前英伟达链供应商决定权主要在台湾OEM厂商,后者偏好台系供应链。 2023年AI爆发初期,英伟达也优先选择台系PCB供应链,因此内地PCB厂商没能在初期切入,几乎拿不到太多订单。 但随着AI需求连续两年高速增长,下游都在焦急等待英伟达芯片出货,而台厂产能扩张偏慢,内地厂商技术实力获得认可,英伟达不得不引入内地PCB厂商,最终在该领域拿到了很大份额。 这一订单的转移,造就了A股市值超过2000亿的PCB新龙头——胜宏科技。 而当前时点,液冷板块也有可能在未来几年中复制这一机遇。 随着
GB200
、GB300进入上量期,液冷成为刚需。AI需求大爆发背景下,在PCB行业台系厂商第二年都失守了,那么对于明后年增速将大幅提高的液冷行业,台系厂商产能方面能否跟上,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并且,液冷在服务器成本虽然仅占3%,但是它的稳定发挥对服务器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一旦发生漏液、堵塞,将导致价值上百万美金的服务器损毁。 海外终端客户大概率不会为了卷成本而忽视质量风险,引入太多供应链,而是更有可能像光模块、PCB一样,只绑定少数液冷厂商,通过大规模量产提高产品可靠度。因此,明后也极有可能走出享受订单外溢的液冷企业。 未来,哪些公司有潜力成为液冷板块的领军企业? 从竞争力角度,液冷行业公司可分为两类:一类具备系统设计集成能力,以头部公司为主,如英维克、高澜、曙光数创。 另一类具备制造能力,多为尾部公司或从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而来,侧重单个零部件制造。 两类公司成长轨迹不同:头部系统集成商以品牌出海为目标;尾部制造类公司则通过台湾代工模式获取业务增量,各自主导的优势路径推动板块整体稳步发展。 此外,液冷领域也存在技术迭代。 智算中心液冷散热系统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冷板式液冷系统、浸没式液冷系统和喷淋式液冷系统。 技术路线上,冷板式液冷(PUE可低于1.2)凭借成熟度主导当前市场(占90%),而浸没式液冷因TC0优势(PUE可低于1.2.远优于风冷的1.6)在高功率场景快速渗透。 并且,液冷的准入门槛不仅在于制造加工的高精度要求,更关键的是系统集成设计能力。 云厂商、服务器代工厂商缺乏相关经验,需依赖液冷厂商共同研发并提供系统集成方案。 以
GB200
到GB300的升级为例,
GB200
采用大液冷板设计,存在管路及接头数量少但运维复杂、漏液或堵塞时需整层停机及更换整块大板子(维修成本高)等问题;GB300原计划通过切割大液冷板为小液冷板优化运维友好性,但因设计能力不足,优化方案长期未落地。 这一案例凸显了系统集成设计对液冷行业的高门槛要求,无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领域经验的厂商难以掌握此类设计能力。 03 尾声 总的来看,液冷与光模块、PCB的成长逻辑其实是一致的,均是AI上游价值量通胀的环节,且受益于AI算力快速增长的趋势,具备单机价值量提升和渗透率提升的双重逻辑驱动。 然而,液冷在成长性上更为突出的一点是从0到1的阶段更像是平地起高楼,渗透率不是慢慢提升,而是明年几乎完成标配的情况。 借鉴这两年光模块、PCB的崛起经验,未来液冷竞争格局也有望出现一批新的龙头,值得跟踪一下。(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8-30 17:30
英伟达Q2营收增长放缓但超预期 H20在华缺席拖累数据中心 黄仁勋称中国市场500亿美元机遇
go
lg
...
同比增长98%,环比大增46%,受益于
GB200
/GB300系统与高速互连产品的加速采用。整体来看,H20缺席中国市场成为明显短板,但Blackwell与网络产品成为抵消部分下行的支撑点。 游戏与AI PC业务再创新高 游戏和AI PC业务营收为42.87亿美元,同比增长49%,大幅超出预期的38.15亿美元,并再度刷新单季纪录。管理层指出,这得益于Blackwell产品供应的提升与游戏产业升级带来的需求。该业务已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强劲增长,显示消费端对AI驱动的硬件仍有较大需求。 专业可视化业务营收6.01亿美元,同比增长32%,高于预期;汽车与机器人业务营收5.86亿美元,同比增长69%,略低于分析师预期。整体来看,非核心业务增速仍处于高位,但对整体收入贡献有限。 三季度业绩指引与中国市场潜力 公司预计三季度营收为540亿美元(上下浮动2%),略高于分析师预期中值534.6亿美元,但不及市场中乐观预期的600亿美元。三季度指引未计入对华H20销售收入,意味着潜在空间尚未释放。调整后毛利率预计在73%至74%之间,维持高位。 CEO黄仁勋在业绩会中强调,中国市场今年可能带来500亿美元商机,且增速有望达到50%。他表示,公司不仅是芯片供应商,更提供完整的计算系统,这使其在与ASIC等定制化芯片的竞争中具备优势。尽管美国政府近期放松部分出口许可,但收入兑现仍需观察。 回购计划与股东回馈 英伟达宣布新增600亿美元回购授权,并未设定截止期。本财年上半年,公司已通过回购和分红向股东返还243亿美元。截至二季度末,剩余回购额度为147亿美元。持续的资本回馈举措表明公司在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保持对股东回报的承诺。 编辑总结(客观视角) 英伟达Q2财报展现出“整体稳健、结构分化”的特征。总营收和EPS超出市场预期,但增速已显放缓;数据中心业务因H20在华缺席而承压,凸显出口限制的影响,而Blackwell与网络产品为关键支撑。游戏和AI PC业务再创高位,显示消费端动能依旧。三季度指引偏保守,市场解读为AI支出可能进入阶段性放缓期,但黄仁勋强调中国市场500亿美元机遇,仍为潜在增长点。新增600亿美元回购授权强化股东信心。整体来看,公司基本面依旧稳固,但未来能否兑现中国市场潜力和维持数据中心持续增长,将成为股价关键驱动力。 常见问题解答 问1:英伟达营收增速放缓是否意味着成长性见顶? 答:营收增速从高点回落属正常现象,但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放缓更多反映高基数与H20在华缺席的短期影响,并非增长引擎枯竭。Blackwell芯片和AI应用需求仍具长期空间。 问2:数据中心环比下降是否会拖累未来表现? 答:数据中心环比微降主要来自H20销售空缺,并非整体需求下滑。若后续中国市场出口逐步恢复,加之网络业务高速增长,数据中心仍有望维持长期增长。 问3:游戏和AI PC业务增长能否长期维持? 答:短期内,游戏业务受益于硬件迭代与AI功能加持,但长期可持续性取决于全球消费周期与PC替换需求。若AI PC普及,业务可延续高增长,但波动性较数据中心更大。 问4:中国市场500亿美元机遇是否真实可期? 答:黄仁勋对中国市场增长潜力的判断基于AI基础设施快速扩张。然而,该机遇能否落地,仍取决于出口政策执行和中企采购节奏。若出口许可持续放宽,该市场确有可能成为重要增量。 问5:600亿美元回购计划对股价有何影响? 答:大规模回购授权体现公司对未来现金流信心,有助于稳定股价并提升每股收益。但其效果需结合基本面增长,若营收持续放缓,回购对股价支撑将有限。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8-29 00:13
英伟达FY2026Q2业绩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
go
lg
...
在是 Grace Blackwell
GB200
,现在是 Blackwell Ultra GB300,我们正在全力进军数据中心。今年显然是破纪录的一年。我预计明年也会是破纪录的一年。一方面,我们不断提高人工智能的性能,向超级人工智能迈进;另一方面,我们继续提高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创收能力。 蒂莫西·迈克尔·阿库里 Jensen,我想问你,你刚刚回答了这个问题。你提到了一个数字,比如人工智能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是50%。所以我想知道你对明年的预测有多大。对于明年数据中心的收入增长,这个预测合理吗?我认为你的增长至少会与这个复合年增长率保持一致?这其中有什么利弊吗? 黄仁勋 我认为最好的看待这个问题的方式是,我们从大客户那里得到了对明年的合理预测,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预测。我们仍然有很多业务在持续发展,也有很多初创企业正在涌现。别忘了,去年原生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获得了1000亿美元的融资。今年,甚至还没结束,融资金额就达到了1800亿美元。如果你看看人工智能原生领域,去年营收最高的人工智能原生初创企业是20亿美元,今年是200亿美元。明年比今年增长10倍并非不可想象。开源模式正在吸引大型企业、SaaS公司、工业企业和机器人公司加入人工智能革命,这是另一个增长点。无论是人工智能原生企业、企业SaaS、工业人工智能还是初创企业,我们都看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巨大兴趣和需求。 现在,大家的讨论焦点是讨论的是所有设备都卖光了。H100 售罄。H200 也售罄了。大型 CSP 正在从其他 CSP 那里租用容量。因此,AI 原生初创公司正在争相获得容量,以便训练他们的推理模型。所以需求真的非常非常高。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长期来看,资本支出在两年内翻了一番。目前,仅大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每年的资本支出就高达约6000亿美元。对于我们来说,达到每年6000亿美元,占据这些资本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并非不合理。因此,我认为未来几年,甚至未来十年,我们将看到一个真正快速增长、意义重大的增长机遇。 最后,我想说的是:Blackwell 是全世界翘首以盼的下一代 AI 平台。它实现了非凡的跨越。NVIDIA 的 NVLink 72 机架规模计算具有革命性,恰逢推理 AI 模型推动训练和推理性能需求大幅提升的时代。Blackwell Ultra 正在全速发展,市场需求异常旺盛。 我们的下一个平台 Rubin 已投入生产。我们有 6 款基于 Rubin 平台的新芯片,均已在台积电投产。Rubin 将成为我们第三代 NVLink 机架式 AI 超级计算机。因此,我们预计将拥有更加成熟、规模更加全面的供应链。到本世纪末,Blackwell 和 Rubin AI 工厂平台将扩展到价值 3 万亿至 4 万亿美元的全球 AI 工厂建设中。 客户正在构建规模越来越大的 AI 工厂,从数十兆瓦数据中心的数千个 Hopper GPU,到如今在 100 兆瓦设施中部署的数十万个 Blackwell GPU。很快,我们将构建数百万个 Rubin GPU 平台,为数千兆瓦的多站点 AI 超级工厂提供动力。 随着每一代产品的出现,需求都在增长。一次性聊天机器人已经发展成为能够研究、规划和使用工具的推理型代理人工智能,推动训练和推理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代理人工智能正日趋成熟,并已打开企业市场,为企业工作流程、产品和服务构建特定领域和公司的人工智能代理。 物理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它将开启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全新产业。每家工业公司都需要建设两座工厂:一座用于制造机器,另一座用于构建机器人人工智能。 本季度,NVIDIA 的营收创下新高,这是我们发展历程中一个非凡的里程碑。未来机遇无限。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启。人工智能竞赛已拉开帷幕。感谢各位今天加入我们,我期待下周的财报电话会议。 (这份记录可能不是100%的准确率,并且可能包含拼写错误和其他不准确的。提供此记录,没有任何形式的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表达的记录任何意见并不反映老虎的意见)
lg
...
老虎证券
08-28 22:51
英伟达FY2026Q2业绩电话会议高管解读财报
go
lg
...
VIDIA带来了巨大的长期增长机遇。
GB200
NVL 系统在云服务提供商 (CSP) 和消费互联网公司中得到广泛采用。包括 OpenAI、Meta 和 Mistral 在内的 Lighthouse 模型构建者正在数据中心规模上使用
GB200
NVL72 进行训练、下一代模型以及在生产环境中服务推理模型。 全新 Blackwell Ultra 平台在本季度也表现强劲,创造了数百亿美元的收入。由于 GB300 与
GB200
共享架构、软件和物理空间,主要云服务提供商能够无缝过渡到 GB300,从而轻松构建和部署 GB300 机架。向全新 GB300 机架架构的过渡也十分顺畅。7 月底和 8 月初建造的工厂已成功改造,以支持 GB300 的产能提升,目前已全面投产。目前的运行率已恢复全速,每周生产约 1,000 个机架。随着更多产能投入使用,预计第三季度产量将进一步提升。 我们预计,随着 CoreWeave 准备将其 GB300 实例推向市场,该实例将在今年下半年广泛上市,因为其推理模型的推理性能已较 H100 提升 10 倍。与上一代 Hopper 相比,GB300 NVL72 AI 工厂承诺将每瓦代币能源效率提升 10 倍,这将转化为收入,因为数据中心的电力有限。 Rubin 平台的芯片已投入生产,包括 Vera CPU、Rubin GPU、CX9 SuperNIC、NVLink 144 纵向扩展交换机、Spectrum-X 横向扩展和横向扩展交换机以及硅光处理器。Rubin 仍按计划于明年实现量产。Rubin 将成为我们第三代 NVLink 机架式 AI 超级计算机,拥有成熟完善的供应链。这使我们能够保持每年定期的产品发布节奏,并在计算、网络、系统和软件领域持续创新。 7月下旬,美国政府开始审查向中国客户销售H20的许可证。虽然我们部分中国客户已在过去几周内获得许可证,但我们尚未根据这些许可证发货任何H20。美国政府官员曾表示,预计美国政府将获得经许可销售H20所得收入的15%,但迄今为止,美国政府尚未发布任何法规将此类要求纳入法典。 由于我们仍在努力解决地缘政治问题,因此我们尚未将 H20 纳入第三季度的展望。如果地缘政治问题仍然存在,我们第三季度的 H20 收入预计将达到 20 亿至 50 亿美元。如果订单增加,我们的出货量也会增加。我们将继续倡导美国政府批准 Blackwell 在中国的销售。我们的产品设计和销售均以有益的商业用途为目的,我们销售的每一份许可证都将惠及美国经济和美国的领导地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我们希望赢得每一位开发者的支持。如果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参与竞争,美国的人工智能技术栈就能成为世界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Hopper 100和H200的出货量有所增长。我们还在第二季度向中国以外的一位非受限客户销售了价值约6.5亿美元的H20。Hopper需求的环比增长表明,基于加速计算的数据中心工作负载的广度,以及CUDA库和全栈优化的强大功能,这些都不断提升了我们平台的性能和经济价值。 在持续交付 Hopper 和 Blackwell GPU 的同时,我们也致力于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一增长主要源于从云端到企业的资本支出,仅今年一年,企业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计算方面的投资就将达到 6000 亿美元,几乎两年内翻了一番。我们预计,年度 AI 基础设施投资将继续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推理代理 AI 需要数量级的更高训练和推理计算能力、自主 AI 的全球建设、企业 AI 的采用,以及物理 AI 和机器人技术的到来。 Blackwell 树立了 AI 推理性能的新标杆。随着推理和代理 AI 在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AI 推理市场正在迅速扩张。Blackwell 的机架式 NVLink 和 CUDA 全栈架构通过重新定义推理的经济性来解决这一问题。GB300 平台上全新的 NVFP4 4 位精度和 NVLink 72 使单位代币能效比 Hopper 提升了 50 倍,使企业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实现计算货币化。例如,在
GB200
基础设施上投资 300 万美元,即可产生 3000 万美元的代币收益,即 10 倍的回报。 NVIDIA 软件创新与强大的开发者生态系统相结合,已使 Blackwell 自发布以来的性能提升了两倍以上。CUDA、TensorRT-LLM 和 Dynamo 的进步正在释放出极致效率。来自开源社区的 CUDA 库贡献,以及 NVIDIA 的开放库和框架,现已集成到数百万个工作流程中。NVIDIA 与全球社区贡献之间强大的协作创新飞轮,进一步巩固了 NVIDIA 的性能领先地位。NVIDIA 是 OpenAI 模型、数据和软件的主要贡献者。 Blackwell 推出了一种突破性的数值方法,用于大型语言模型预训练。在 GB300 上使用 NVFP4 计算,现在可以比使用 FP8 的 H100 实现 7 倍的训练速度。这项创新实现了 16 位精度的准确度和 4 位的速度和效率,为 AI 要素的效率和可扩展性树立了新的标准。 人工智能行业正在迅速采用这项革命性技术,AWS、Google Cloud、Microsoft Azure 和 OpenAI 等主要参与者以及 Cohere、Mistral、Kimi AI、Perplexity、Reflection 和 Runway 等公司都已开始采用这项技术。NVIDIA 的性能领先优势在最新的 MLPerf Training 基准测试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GB200
在该测试中横扫全场。敬请关注即将于 9 月发布的 MLPerf Inference 测试结果,其中将包含基于 Blackwell Ultra 的基准测试。 NVIDIA RTX PRO 服务器已全面投产,服务于全球系统制造商。这些基于 PCIe 的风冷系统可无缝集成到标准 IT 环境中,运行传统的企业 IT 应用程序以及最先进的代理和物理 AI 应用程序。近 90 家公司(包括众多全球领导者)已采用 RTX PRO 服务器。日立将其用于实时仿真和数字孪生,礼来将其用于药物研发,现代将其用于工厂设计和自动驾驶汽车验证,迪士尼将其用于沉浸式叙事。随着企业对数据中心进行现代化改造,RTX PRO 服务器有望成为一条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品线。 自主AI正在崛起,因为英国能够利用国内基础设施、数据和人才开发自主AI,这为NVIDIA带来了重大机遇。NVIDIA在英国乃至欧洲的里程碑式举措中处于领先地位。欧洲 Union计划投资200亿欧元,在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建立20家人工智能工厂,其中包括5家超级工厂,以将其人工智能计算基础设施扩大十倍。 在英国,由NVIDIA提供支持的Isambard-AI超级计算机在该国最强大的AI系统中亮相,其AI性能高达每秒21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将加速药物研发和气候建模领域的突破。我们今年的主权AI收入有望超过[200亿]亿英镑,比去年增长一倍以上。 网络业务实现了创纪录的 73 亿美元收入,而不断增长的 AI 计算集群需求对高效、低延迟网络至关重要。这代表着环比增长 46%,同比增长 98%,对 Spectrum-X 以太网、InfiniBand 和 NVLink 的需求强劲。我们的 Spectrum-X 增强型以太网解决方案为以太网 AI 工作负载提供了最高吞吐量和最低延迟的网络。Spectrum-X 以太网实现了两位数的环比和同比增长,年化收入超过 100 亿美元。在 Hot Chips 大会上,我们推出了 Spectrum-XGS 以太网,这是一种将分散的数据中心统一为千兆级 AI 超级工厂的技术设计。[CoreWeave] 是该解决方案的首批采用者,预计将使 GPU 到 GPU 的通信速度翻一番。 InfiniBand 收入环比增长近一倍,这得益于 XDR 技术的采用。XDR 技术的带宽较上一代产品提升了一倍,对模型构建者尤其有价值。全球最快的交换机 NVLink 的带宽是 PCIe Gen 5 的 14 倍,随着客户部署 Grace Blackwell NVLink 机架式系统,其实现了强劲增长。 NVLink Fusion 支持半定制 AI 基础设施,并获得了广泛好评。日本即将推出的 FugakuNEXT 将通过 NVLink Fusion 将富士通的 CPU 与我们的架构集成。它将运行一系列工作负载,包括 AI、超级计算和量子计算。FugakuNEXT 加入了快速扩张的领先量子超级计算和研究中心行列,这些中心运行在 NVIDIA 的 CUDA-Q 量子平台上,其中包括 [ULIC]、AIST、[NNF] 和 NERSC,并得到了 AWS、Google Quantum AI、Quantum、QuEra 和 PsiQuantum 等 300 多个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支持。 我们的全新机器人计算平台 Jetson Thor 现已上市。Thor 的 AI 性能和能效比 NVIDIA AGX Orin 提升了数倍。它能够在边缘实时运行最新的生成式和推理式 AI 模型,助力打造一流的机器人技术。 NVIDIA 机器人全栈平台的采用率正在快速增长,超过 200 万开发者和 1000 多个软硬件应用程序及传感器合作伙伴将我们的平台推向市场。各行各业的领先企业都已采用 Thor,包括 Agility Robotics、亚马逊机器人、波士顿动力、卡特彼勒、Figure、Hexagon、美敦力和 Meta。 机器人应用对设备和基础设施计算能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这对我们的数据中心平台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长期需求驱动因素。搭载 Cosmos 的 NVIDIA Omniverse 是我们专为机器人和机器人系统开发而打造的数据中心物理 AI 数字孪生平台。本季度,我们宣布与西门子进一步拓展合作伙伴关系,以赋能 AI 自动化工厂。包括 Agile Robots、NEURA Robotics 和 Universal Robots 在内的欧洲领先机器人公司正在利用 Omniverse 平台构建其最新创新成果。 我们先来简要总结一下我们按地区划分的收入。中国数据中心收入占比环比下降至个位数低位。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第三季度的预期不包括对中国客户的H20出货量。由于客户已将发票集中到新加坡,新加坡的收入占第二季度账单收入的22%。新加坡数据中心计算收入中超过99%来自美国客户。 我们的游戏收入创下 43 亿美元纪录,环比增长 14%,同比增长 49%。这得益于 Blackwell GeForce GPU 的强劲增长,随着我们增加供货,强劲的销售势头持续延续。本季度,我们交付了 GeForce RTX 5060 桌面 GPU。它为全球数百万玩家带来了翻倍的性能,以及先进的光线追踪、神经渲染和 AI 驱动的 DLSS 4 游戏体验。Blackwell 将于 9 月登陆 GeForce NOW。这是 GeForce NOW 最重要的升级,提供 RTX 5080 的性价比、极低的延迟以及每秒 120 帧的 5K 分辨率。我们还将 GeForce NOW 的游戏库翻倍,超过 4,500 个,是所有云游戏服务中最大的游戏库。 对于 AI 爱好者来说,设备上的 AI 性能最佳,得益于 RTX GPU。我们与 OpenAI 合作,优化了他们的开源 GPT 模型,以便在数百万台支持 RTX 的 Windows 设备上进行高质量、快速且高效的推理。借助 RTX 平台堆栈,Windows 开发者可以创建旨在在全球最大的 AI PC 用户群上运行的 AI 应用程序。 专业可视化收入达到 6.01 亿美元,同比增长 32%。增长主要得益于高端 RTX 工作站 GPU 的采用以及设计、仿真和原型设计等 AI 驱动的工作负载。主要客户正在利用我们的解决方案来加速其运营。动视暴雪使用 RTX 工作站来增强创意工作流程。机器人创新者 Figure AI 则利用 RTX 嵌入式 GPU 为其人形机器人提供动力。 汽车业务收入(仅包含车载计算收入)为 5.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69%,主要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推动。我们已开始出货 NVIDIA Thor SoC,它是 Orin 的继任者。Thor 的推出正值行业加速向视觉语言模型架构、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转变。Thor 是我们迄今为止打造的最成功的机器人和自动驾驶计算机。Thor 将带来强大的动力。我们的全栈 Drive AV 软件平台现已投入生产,这将为 NVIDIA 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新收入机会,同时提升车辆安全性和自动驾驶能力。 现在来看看我们剩余的损益表。GAAP毛利率为72.4%,非GAAP毛利率为72.7%。这些数据包含了释放先前预留的H20库存带来的1.8亿美元或40个基点的收益。剔除这项收益,非GAAP毛利率应为72.3%,仍然超出我们的预期。GAAP运营费用环比增长8%,非GAAP运营费用环比增长6%。这一增长主要源于计算和基础设施成本的增加,以及薪酬和福利成本的增加。为了支持Blackwell和Blackwell Ultra的产能提升,库存在第二季度环比增长,从110亿美元增至150亿美元。 我们优先为增长和战略计划提供资金,但在第二季度,我们通过股票回购和现金股息向股东返还了100亿美元。董事会近期批准了6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授权,这将补充我们第二季度末剩余的147亿美元授权。 好的。我来谈谈第三季度的展望。预计总收入为540亿美元,上下浮动2%。这意味着环比增长超过70亿美元。同样,我们的展望中不包含对中国客户的H20出货量。预计GAAP和非GAAP毛利率分别为73.3%和73.5%,上下浮动50个基点。我们预计非GAAP毛利率将在年底达到75%左右。预计GAAP和非GAAP运营费用分别约为59亿美元和42亿美元。我们预计全年运营费用同比增长将在35%左右,高于我们之前预期的35%左右。我们正在加快对业务的投资,以抓住未来巨大的增长机遇。 预计GAAP和非GAAP其他收入和支出约为5亿美元,不包括非流通股本证券和公众持有的股权证券的损益。GAAP和非GAAP税率预计为16.5%,上下浮动1%,不包括任何单项项目。更多财务数据包含在首席财务官评论以及我们网站上的其他信息中。 最后,我想重点介绍一下金融界即将举行的活动。我们将于9月8日参加在旧金山举行的高盛科技大会。我们的年度非交易报告(NDR)将于10月上旬开始。GTC数据中心将于10月27日开始,Jensen的主题演讲将于28日举行。我们期待在这些活动中与您相见。我们的收益电话会议将于11月19日举行,讨论2026财年第三季度的业绩。 (这份记录可能不是100%的准确率,并且可能包含拼写错误和其他不准确的。提供此记录,没有任何形式的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表达的记录任何意见并不反映老虎的意见)
lg
...
老虎证券
08-28 22:40
崩了!美国“小寒武纪”怎么了?
go
lg
...
求。 Blackwell平台全面放量:
GB200
NVL系统已广泛部署于AWS、微软Azure、OpenAI等客户,Q2 Blackwell平台营收环比+17%;GB300于7-8月完成产线改造,当前每周产能约1000个机架,9月将大规模出货,2025年下半年实现广泛供应,为Q3及后续增长奠定基础。 网络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数据中心网络营收73亿美元(同比+98%,环比+46%),其中Spectrum-X以太网年化收入超100亿美元,InfiniBand营收环比翻倍。NVLink 72机架互联技术(带宽是PCIe的14倍)、Spectrum-XGS跨数据中心组网方案,让英伟达从“芯片商”变成“AI工厂基建商”——某客户实测显示,用英伟达网络方案能将数据中心效率从65%提升至90%,相当于创造100-200亿美元额外价值。 3.市场机遇:5年5倍的AI基建红利,英伟达占核心份额 英伟达财报中最具分量的,是首次给出“2030年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3-4万亿美元”的指引(5年CAGR 46%)——这不仅是行业红利的确认,更意味着英伟达的增长空间被重新定义: 全球AI基建蛋糕巨大:未来十年,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资本支出将达每年6000亿美元(2025年前四大云厂商资本支出已达6000亿美元,两年翻倍);一座1吉瓦AI工厂总成本约500-600亿美元,其中英伟达相关产品占比约350亿美元(±10%),相当于“每建一座AI工厂,英伟达就占近7成价值”。 中国市场潜力待释放:若地缘政治缓解,2025年中国AI市场可触达空间达500亿美元,增速可对标全球50% CAGR。Q2英伟达对华H20出货虽受审核影响(未纳入Q3指引),但已释放此前中国订购的H20库存1.8亿美元,同时向非受限地区售H20获6.5亿美元,长期仍具增量。 主权AI打开新空间:欧盟计划投资200亿欧元建设20个AI工厂(含5个千兆工厂),多国加大AI基建投入,英伟达2025年主权AI收入预计超200亿美元(同比翻倍),成为新增长极。 4.竞争壁垒:全栈方案碾压单一ASIC,生态护城河难复制 市场上常有“客户为何不自研芯片”的疑问,而英伟达的“全栈优势”正是答案——这也是格隆汇研究院在2024年产业调研中发现的“核心壁垒”: 应对模型迭代:全栈是“万能插座”,ASIC是“专用插头”:AI模型3个月迭代一代(自回归→扩散→多模态),ASIC定制周期需18个月,量产即过时(行业仅10%项目落地);而英伟达全栈支持同一平台跑所有模型,开发者不用重写代码,上线速度快10倍。 解决系统复杂度:全栈能“榨干性能”,单芯片难破瓶颈:1吉瓦AI工厂需6类自研芯片(CPU/GPU/交换机等),NVLink 72、Spectrum-XGS等技术解决互联难题;某云厂自研芯片因网络瓶颈,实际算力仅发挥65%,而英伟达全栈能达90%。 控制成本与电力:全栈更具性价比,能效比碾压:数据中心每瓦电费0.15美元,GB300每瓦代币生成量是ASIC的5倍(推理能效比50倍于Hopper);某客户实测,300万英伟达基建投入年赚3000万,ROI是ASIC方案的3倍。 生态优势无可替代:CUDA拥有500万开发者,每天贡献2000个优化补丁;TensorRT-LLM每月更新,自动优化新模型(如Redrafter推测解码使响应速度快3倍),而ASIC需重建生态,某车企自研芯片后模型部署延迟从2天拖到2周。 5.潜在挑战:地缘与产能,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 尽管长期逻辑扎实,英伟达仍面临需关注的挑战——这也是格隆汇研究院在跟踪中重点提示的风险点,客观认知风险才能更理性判断价值: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H20对华出货暂未纳入Q3指引,中国市场收入占比降至低个位数,需关注后续政策变化;但新加坡营收占Q2开票收入22%(多为美国客户集中开票),显示全球布局可对冲区域风险。 产能与供应链管理:Blackwell平台产能正逐步释放(GB300 9月大规模出货),但机架级系统集成复杂度高,需持续管理供应链;不过公司库存从110亿美元增至150亿美元,为产能扩张提供支撑。 02 格隆汇研究院: 全球科技红利的“提前捕捉者” 从2023年锁精准捕捉AI算力行情,到“世纪抄底”系列提示英伟达、台积电,再到2024年锁定寒武纪、中芯国际等全球AI龙头,等科技巨头机会,格隆汇研究院始终站在行业趋势的最前沿。 我们构建的“需求预判-技术跟踪-订单验证-估值建模”全链条研究体系,对英伟达这类企业的跟踪精度,能精确到季度产能变化、客户采购节奏——这正是我们能穿透短期波动、把握长期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这次英伟达财报引发的波动,再次证明:在科技赛道,只有看懂“行业需求趋势→企业战略适配→财务持续兑现”的底层逻辑,才能抓住真正的成长股。我们提前布局英伟达,正是源于对AI 5年5倍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其全栈能力的持续跟踪——这才是研究的价值所在。 七夕财富专场:解锁A 股牛市密码,抓住国产科技机遇 应广大读者朋友的热情呼吁,恰逢浪漫七夕(2025 年 8 月 28 日),格隆汇研究院特筹【七夕财富专场】直播!当甜蜜氛围遇上A 股机遇,我们邀你一起穿越市场波动迷雾,在行情航行中找准方向、取得好成绩 —— 如果你正为这些 A 股核心问题纠结,渴望获取专业答案,这场直播绝对不能错过: 这波A股牛市动能有多强?能否突破5000点关键关口? 七夕过后,哪些A股行业会迎来“甜蜜爆发”?(消费/科技/新能源/周期?) A 股主线赛道轮动加快,如何精准踩中“七夕红包”行情? 中小盘股vs 大盘蓝筹,当前谁更具“长期甜蜜持有”价值? A 股估值修复还能走多远?哪些低估值板块藏着“爱情般的惊喜”? 这些正是格隆汇研究院深耕多年的核心领域—— 我们始终以数据为基、以逻辑为纲,提前捕捉 A 股结构性机会。当下 A 股行情机遇难得,不想错过牛市下一波“甜蜜收益”,不想在赛道轮动中踏空,现在就锁定本周四(8.28)七夕财富专场! 与格隆汇研究院一起,在浪漫七夕解锁A 股财富密码,提前发现价值标的,纵享属于你的 “财富盛宴”! 注:文中所提到个股和题材板块不构成任何推荐,仅为复盘和学习交流所用,投资决策需建立在自我独立理性思考和专业研判之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lg
...
格隆汇
08-28 19:50
英伟达营收再创新高 本季度营收指引不够亮眼
go
lg
...
中,“单台英伟达 Blackwell
GB200
NVL72 机架式系统每秒可处理 150 万个令牌(token)”。 此次财报还揭示了英伟达在中国大陆市场芯片销售方面面临的持续挑战。财报显示,过去一个季度,面向中国大陆市场的 H20 芯片未向中国大陆客户实现任何销售;不过,英伟达向另外的一位客户售出了价值 6.5 亿美元的 H20 芯片。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限制出售先进 GPU,但目前英伟达只要向美国财政部缴纳 15% 的出口税,就被允许出售芯片。 公司批准额外600亿美元股票回购 2026财年上半年,英伟达以股票回购和现金股息的形式向股东返还了243亿美元。截至第二季度末,公司剩余的股票回购授权金额为147亿美元。2025年8月26日,董事会批准公司额外增加6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授权,且该授权金额无有效期。
lg
...
金融界
08-28 08:00
上一页
1
2
3
4
5
•••
4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巴菲特罕见发声!对TA“深感失望”,或考虑减持
lg
...
本周展望:CPI或成美联储降息‘定盘锤’,股市高位承压隐忧加剧
lg
...
黄金周评:金价突破3600,周涨幅超5%!基本面与技术面共振,华尔街看涨情绪高涨
lg
...
美联储降息预期已被“计价”,“坏消息”不再是“好消息”
lg
...
非农数据崩塌!顶级经济学家批评美联储:政策反应再度失策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界盛会#
lg
...
117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