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还在争论AI泡沫,新的AI编程模型——Claude Sonnet 4.5出世,据称只需给它一项任务,就能持续工作超过30小时。
由亚马逊投资的创业公司Anthropic是这款模型的开发者和AI研究机构,公司宣称这是“全球最强”的编程模型,不少科技爱好者对此感到非常兴奋。正好来自知名AI研究员朱利安·施里特维泽也认为,关于AI泡沫的讨论,忽视了“指数级”的发展趋势。
施里特维泽是Anthropic团队成员,曾参与开发AlphaGo、AlphaZero和MuZero这些掌握人类棋类和电子游戏的算法。他还曾在谷歌的AI研究机构DeepMind工作了十年。
这位奥地利人近日在博客上写道:“当前围绕AI进展和所谓‘泡沫’的讨论,让我想起了新冠疫情初期的几周。当时尽管根据指数趋势外推,全球大流行的时间和规模已经很明显,但政界、媒体和大多数公共评论人士仍将其视为遥远的可能性或局部现象。”
他认为,如今AI能力的发展也面临类似的忽视。一些观察者指出AI在写程序等任务中仍有错误,便草率得出“AI永远无法达到人类水平,或只能带来轻微影响”的结论。
施里特维泽列举了多项研究成果,展示AI近期的能力突破,并提到一家研究AI的非营利机构METR发布的图表。
他指出,其他研究也显示,OpenAI的GPT-5大型语言模型“已经非常接近人类水平”。
施里特维泽总结道,他会对AI进展突然停止感到非常惊讶。“相反,即便是对当前趋势的保守外推,也表明2026年将成为AI大规模融入经济的关键时点。”

他进一步作出以下预测:
到2026年年中,AI模型将能自主连续工作8小时;
到明年年底,至少会有一个模型能在多个行业中达到专家水平;
到2027年底,模型在许多任务中将频繁超越专家。
施里特维泽的这篇文章被Fundstrat联合创始人兼研究主管汤姆·李所关注,他在一段Vimeo更新视频中对客户进行了分析,说AI即将进入指数曲线阶段,而公众对此仍很麻木。
李指出,这将成为“就业的致命打击”,并提到这篇文章在社交媒体上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李进一步解释,如果AI在2026年前真的进入指数增长阶段,那么AI带来的投资回报潜力很可能被低估了。
“这意味着你要继续持有英伟达、各大云服务提供商、华丽七雄这些股票,”他说,“这还会带动基础设施支出的加速,从而引发电力需求的激增,这对相关产业链是利好。”
他点名提到了GE Vernova和Oklo等公司。
AI支出,当然已经成为最近的热门话题。
李还表示,投资加密货币如比特币和以太坊也有充分理由(他本人担任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董事长,公司专注投资以太坊)。
他引用风投公司a16z的研究称,未来加密货币将被用于管理AI相关的部分系统,例如让AI使用“智能爬虫”抓取内容时,自动通过区块链技术给作者支付报酬,可能是用比特币或以太坊这样的加密货币。
而随着AI引发的失业风险上升,李认为,美联储将不得不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