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美联储在连续两次会议中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4.00%-4.25%下调至3.75%-4.00%,每次降幅均为25个基点,完全符合市场预期。芝商所期货显示,市场对本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达99.9%,12月继续降息25基点的概率为91%,表明市场几乎完全消化今年三次降息预期。
本次降息与上次一样,联储决策层内部仍存在分歧。声明指出,降息是“鉴于风险平衡已转变”,同时强调近期经济数据有限,使未来利率走势变得扑朔迷离。新美联储通讯社记者Nick Timiraos评论:“联储连续两次降息,继续努力防止近期就业放缓的趋势恶化,但经济数据缺失使未来的走向复杂。”
本次决议中,美联储明确宣布,从12月起将停止持续三年半的缩表(QT)计划,并用短期国债替代到期的MBS持仓。这意味着,美联储自2022年6月开始的资产负债表缩减行动将正式结束。
| 时期 | 国债月度缩表上限 | MBS月度赎回上限 |
|---|---|---|
| 2022年6月 | 350亿美元 | 350亿美元 |
| 2023年6月 | 250亿美元 | 350亿美元 |
| 2024年4月 | 50亿美元 | 350亿美元 |
Timiraos指出,美联储长期关注隔夜贷款市场现金状况,一旦过剩现金减少迹象明显,即会停止缩表。从12月起,所有到期MBS本金将再投资于短期美国国债。
本次FOMC会议反对票共有两票,其中特朗普提名的新晋理事米兰坚持上次主张的降息50基点,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则支持维持利率不变。这与7月末投票对比显示,内部分歧依旧存在且在降息幅度和是否继续行动上出现差异。
摩根大通全球固定收益主管Bob Michele评论:“鲍威尔正丧失对美联储的控制,特朗普可能需要通过财政部长干预,宣传其利率政策意见。”
本次声明新增强调,近期劳动力市场指标与政府关门前趋势一致,并指出“近几个月就业下行风险增加”。就业增长虽放缓,失业率略升但仍低位,通胀率自年初有所上升但依旧略高。鲍威尔此前也表示:“自9月会议以来,就业和通胀前景变化不大。”
整体来看,美联储连续两次降息25个基点,并决定结束三年半的缩表计划,反映其对经济增长放缓和劳动力市场风险的谨慎应对。内部委员在降息幅度和利率态度上存在分歧,显示政策制定过程复杂。随着经济数据缺失,未来利率走向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后续数据和FOMC表态。
问:美联储为何连续两次降息25基点?
答:主要是应对经济增长放缓和就业市场风险。连续降息表明联储希望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支持经济活动,同时缓解近期劳动力市场放缓趋势。
问:美联储停止缩表意味着什么?
答:缩表结束意味着美联储不再主动减少资产负债表规模,将到期的MBS本金再投资于短期国债,从而维持市场流动性,避免过度紧缩。
问:为什么米兰和施密德在利率决议上持不同意见?
答:米兰认为经济仍需更大降息刺激,主张降息50基点;施密德则认为当前经济稳定,维持利率不变较为适宜,体现联储内部对经济前景和政策力度的不同判断。
问:就业下行风险为何近期被强调?
答:受政府关门影响,经济数据发布延迟,导致近期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整。FOMC根据可获得的指标评估,认为近几个月就业下行风险增加,需要继续关注。
问:未来利率走势存在哪些不确定性?
答:由于经济数据缺失及内部委员分歧,未来利率变化取决于就业、通胀等关键指标的更新,以及FOMC在下一次会议的政策决策,市场需密切观察。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