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当你还在“死磕”芯片时,机构已经悄悄布局这两个赛道

2025-08-26 15:30:54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大A剑指3900,现在市场的热度比42°的高温天气更让人躁动。许多平时不谙世事的隐藏玩家,也都纷纷下场厮杀,一时间好不热闹。

近期随着“寒王”火出圈,相信不少投资者也重仓布局了相关赛道,也有投资者比较恐高也在不断观望。但是在这之前,我们不妨看看机构投资者的动向。

纵观这轮牛市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其中不同资金体量投资者的决策差异尤为显著,这些差异深刻影响着市场的走向与格局。

机构投资者在这轮牛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主导着结构性行情的发展。他们凭借专业的研究团队、雄厚的资金以及丰富的资源,精准地聚焦于特定板块。那么近期机构投资者又有那些动作呢?

机构投资者的两大方向

其实要看机构投资者的动作,看ETF的净流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截至2024年底,机构通过ETF持有股票型基金比例超40%,尤其是近两年市场震荡期间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机构资金大幅增持主流宽基类 ETF,进一步拉高了机构资金在ETF市场中的含量。

整体的ETF市场呈现机构为主、散户为辅的格局。因此看ETF资金的流向。或更能反映市场机构资金的态度。

从数据上看,近一个月资金集中进入ETF的有两个赛道,分别是债券和港股。与很多投资者预想的不一样,资金并没有集中进入科技、芯片等热门赛道。这一方面和机构资金的风格有关,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出于安全性和回撤的考量,毕竟有些资金无法承受太大额的亏损。

近1月ETF资金流入前10排名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8.25

我们一个一个看

首先作为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思路并不相同,他们一定是会配置底层资产的,这也相当于给自己更多的“安全垫”,此前主要是集中在以沪深300,上证50为代表的宽基指数中,而随着利率的不断下行,许多机构也把目光瞄向债券资产。

从6月下旬开始,博时可转债ETF(511380)份额从32.8亿份(一份=10元)快速增加到了52亿份,增幅高达58.4%。这与近两个月来二级债基申购意愿火热的现状遥相呼应。

之前在债市的低风险偏好资金并不会一口气全部转化为股市流动性,而是会在行情与收益足够稳定的情况下,一点点抬高风偏。回撤低、收益不明显输于大盘股指的可转债则受到了青睐。

从收益分析,上榜的鹏扬与博时的两家产品,在长期收益上都显示出了较为稳健的特征,尽管近期债市遭遇震荡,但拉长时间到2年维度的话,二者收益均要超越沪深300。

此外,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其Sharpe(年化)达到2.58,显示出较高的风险调整后收益。此外,该基金的收益标准差(年化)为10.06%,表明其波动性适中,适合追求稳健增长的投资者。

债券类ETF长期看更为稳健

image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8.25

相对于债券这类底层资产而言,港股资产在当前时点,机构对其青睐更甚。尽管6月中旬以来,港股的表现就逐步弱于A股。比如,自6月1日至今恒生指数仅涨8.8%,明显跑输上证指数14.29%的涨幅,同期恒生科技也跑输创业板指高达25.36个百分点。

这与机构寻找价值洼地的策略不谋而合。今年行情走到现在,一个比较确定性的结论是今年是科技成长股的反转之年。

而论科技股含金量,港股或是更有优势的市场。比如,港股互联网巨头一直都是中国新经济中不可获取的组成部分,而今年阿里、腾讯等企业在AI科技革命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各大港股科技龙头对AI技术的资本开支仍然在不断扩大。

具备先发优势的港股科技成长龙头将首先受益于AI产业的发展红利,这一点相比于A股企业有明显的领先性和稀缺性。此外,新消费和创新药在港股中的分布也更加广泛,甚至两个热点行业的代表性个股均在港股中存在,港股中的医药科技、消费类资产相较A股也具有一定稀缺性。

从收益角度来看,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513090)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的表现较为突出。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的回报高达174.85%,年化回报同样优秀,同时其信息比率和Sortino比率也较高,显示出较强的收益获取能力。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的回报为141.02%,年化回报同样亮眼,且其Sharpe比率和Sortino比率均表现良好,表明其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实现了较高的收益增长。

华夏恒生科技ETF (513180)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 513130),尽管整体涨幅上不如医药,非银金融等赛道,但是港股科技的性价比仍然较高,未来仍有较大的修复空间。截至昨日,恒生科技动态PE为22.44倍,处于近十年25.63%的分位水平。相比之下,A股科创50的动态市盈率高达180.78,处于近十年99%分位。港股科技板块的估值优势非常明显。

港股ETF表现可圈可点

image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8.25

投资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 而散户与机构并非对立关系,当你跑不过“巨兽”时,你可以成为一个聪明的“领航员”,识别它的方向,并搭上它的顺风车。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