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周四A股三大股指低开探底后震荡走高,沪指涨0.16%报3859.62点,深成指涨1.14%报13508.98点,创业板指涨2.22%报3256.38点续创三年多新高,科创50指数涨1.8%报1482.69点。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54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48亿。游戏、AI应用、可控核聚变等板块涨幅居前,港口航运、贵金属、旅游等板块跌幅居前。
盘面上热点轮动较快,AI硬件和AI应用方向集体爆发,浪潮信息涨停创历史新高,华勤技术触及涨停创新高。有色金属概念股表现活跃,北方铜业等多股涨停。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震荡拉升,合锻智能4天2板,哈焊华通涨停。下跌方面,港口航运板块集体下跌,宁波港盘中跌超8%;宁德时代H股涨超4%均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1.84万亿元超越贵州茅台。
热门板块
有色板块开盘大涨
有色板块大幅高开,铜方向领涨,北方铜业、精艺股份涨停,江西铜业、电工合金、云南铜业、洛阳钼业、铜陵有色涨幅靠前。
点评:消息面上,矿业巨头Freeport McMoRan印尼子公司Grasberg矿山近期发生致命泥石流事故,推动全球铜价大幅上涨并引发供应链担忧。这座全球第二大铜矿因事故暂停生产,公司已启动不可抗力条款,预计2026年铜金产量或骤降35%。截至9月24日收盘,LME伦铜涨幅3.27%,最新报10320美元/吨,创2024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高盛分析师指出,此次停产的影响是巨大的,预计未来12至15个月内,市场将因此损失50万吨铜供应,并可能进一步损失100至200万吨,还断言“铜价必须因此上涨”。
核聚变概念股震荡拉升
核聚变概念股震荡拉升,合锻智能涨停,哈焊华通、融发核电、常辅股份跟涨。
点评:消息面上,据报道核聚变“国家队”中国聚变公司将在上海新建高温超导聚变装置,命名“环流四号”。中信证券判断,基于大国竞争视角,行业的长期成长趋势已经确立,国际及国内装置加速建设下,零部件企业订单有望得到充分释放,对可控核聚变行业坚定看好。
游戏概念股反复活跃
游戏概念股反复活跃,冰川网络涨超7%,电魂网络、完美世界、星辉娱乐跟涨。
点评:消息面上,9月游戏版号出炉,145款国产游戏、11款进口游戏,共计156款游戏获批,是年内第三次单月版号发放数量超过150个。开源证券表示,供需共振下,游戏行业此轮景气周期长度或超市场预期,而板块当前估值性价比仍突出,建议继续加码布局游戏板块,持续关注核心新游及长青游戏表现。
风电板块再度活跃
风电板块活跃,吉鑫科技涨停,运达股份、新强联、金雷股份、日月股份等跟涨。
点评:消息面上,近日,伍德麦肯兹最新发布《全球风电市场展望更新: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预计,未来5年内,全球年均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70吉瓦,到2028年后将进一步提速,并在2034年达到峰值200吉瓦。
机构观点
东方证券:市场运行在“慢牛”趋势中,成长科技风格仍会延续
在去年“9.24”行情周年之际,市场低开高走,创业板指盘中再创3年多新高,科创50指数一度涨近5%;回头再看周四的下跌,市场上演的是一次幅度较大的“先深蹲后起跳”动作,日线成功实现“阳包阴”,提示市场仍运行在“慢牛”趋势中。从盘面看,科技股仍维持强势,尤其是半导体产业链,原因在于我国光刻机国产化进程迎来重大突破。在日前的工业博览会上,芯上微装携多款重磅新品精彩亮相,上海微电子(SMEE)展台上首次公开亮相了极紫外(EUV)光刻机参数图,预示着国产光刻机产业进入爆发元年。受此影响,半导体产业链继续走强,国家大基金持股、电子化学品、光刻机、存储芯片等板块大涨,预计短期仍会维持强势。从技术面来看,沪综指重新站上所有均线,深成指、创业板指(以及科创50指数)均创近期新高,市场热点主线仍维持在科技板块,预计后期将不断向纵深扩散,会进一步强化主线赚钱效应和共识,成长科技风格仍会延续。
信达证券:股市大概率已经进入主升浪
9月窄幅震荡后,Q4指数大概率还会继续上行。随着下半年政策预期增多,股市逐渐对当期盈利脱敏,股市结构性赚钱效应已经接近1年,后续居民资金大概率会逐渐增加,股市大概率已经进入主升浪。近期配置观点:高低切也要保持仓位弹性,金融内部增配非银,AI内部增加应用端配置,周期股半年内也有望存在弹性表现。
天风证券:看好AI硬件带动芯片需求及国产替代机会
天风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端侧AISoC芯片公司受益于端侧AI硬件渗透率释放,25H1上半年业绩已体现高增长,叠加AI新品密集发布,后续展望乐观。存储涨价及AI服务器、PC、手机等带动存储容量快速升级,HBM、eSSD、RDIMM等高价值量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国内存储市场进一步加速成长。
中信证券:长视频行业迎来政策利好 展望长剧生态复苏
中信证券指出,通过复盘2010年以来影视剧行业面临的政策,以及其对于内容制作公司和平台的业绩影响,我们认为广电总局《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有望在多方面给长视频行业带来实质性利好。看好后续长视频平台及优质内容制作公司提高产能、提升内容周转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剧集IP商业化空间打开带来的业绩改善和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