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聚焦港股长期配置价值 5只主动基金近三年回报超100%

2025-10-30 09:15:31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已经陆续披露。回看前三个季度,港股市场表现较为突出,其中创新药板块涨幅翻倍,科技、非银板块均涨超40%,带动恒生指数以33%的涨幅引领“A+H”两市宽基指数。在此背景下,沪港深基金净值集体回升。Choice显示,截至10月24日,全市场共有91只港股

公募基金2025年三季报已经陆续披露。回看前三个季度,港股市场表现较为突出,其中创新药板块涨幅翻倍,科技、非银板块均涨超40%,带动恒生指数以33%的涨幅引领“A+H”两市宽基指数。在此背景下,沪港深基金净值集体回升。Choice显示,截至10月24日,全市场共有91只港股通市值占比超50%的主动管理基金(已剔除年内新成立的基金),其中有七成年内回报超30%。

从基金管理人来看,广发基金旗下有3只港股主动产品年内回报超30%,分别为广发港股通优质增长混合A、广发港股通成长精选股票A、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A。时间拉长到近三年,恒生指数区间涨幅为72%,同期全市场仅有5只港股主动基金回报超100%。其中,广发沪港深新起点股票A以102.13%的收益率再度上榜;另据银河证券统计,该产品近三年业绩在同类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十,获得三年期五星评级。

在过去一年的牛市行情中,港股市场持续获得南向资金加仓。截至10月15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规模已超1.1万亿港元,续创历史新高。展望四季度,不少基金经理认为,经过三季度的震荡调整后,港股更具性价比,未来仍然看好其长期配置价值,但在配置方向上则有所不同。

例如,广发沪港深新起点基金经理李耀柱倾向于采取杠铃策略,一方面配置高股息、全球资源品等防御板块,另一方面关注科技、医药等成长板块。三季度期间,考虑到全球人工智能基建及算力基建的景气度持续提升,李耀柱增配了半导体等高端制造行业;同时,出于对创新药出海的乐观态度,以及全球主要经济体财政货币双扩张的宏观背景,仍然维持对创新药、基础金属原材料等行业的配置,并减配了新消费领域,整体行业配置较为分散。

谈及具体选股标准,李耀柱表示,其专注于寻找具有稳定现金流的高质量资产:一是具有优质现金流,可以稳定分红派息;二是需求在海外且可以持续扩张,有助于在中长期维度提升企业的ROE。体现在广发沪港深新起点的持仓中,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组合已持有某头部互联网科技企业、有色金属企业分别达35个、20个季度。得益于重仓优质企业,广发沪港深新起点A自2016年成立至今年10月24日期间累计涨幅达124.71%,年化回报9.43%。

与此不同的是,广发港股通优质增长基金经理樊力谨则更看好消费领域。基金三季报显示,该产品的行业分布更加集中,前三大行业为非日常生活消费品(33.39%)、原材料(18.79%)、工业(10.46%)。具体来看,樊力谨在三季度买入美国地产周期相关品种,并在板块内部进行持仓配置优化。银河证券统计显示,截至10月24日,该产品近一年回报48.35%,在同类港股通偏股型基金中排名前十,体现出良好的业绩弹性。

樊力谨认为,未来港股市场有望渐入佳境,将从三个维度挖掘港股市场港股优质增长的机会:一是内需方向受益于渗透率提升和市占率扩张逻辑的龙头公司,随着经济周期企稳向上,有望获得估值和盈利的“戴维斯双击”,如社交互联网、电商、运动服饰等;二是外需方向积极“走出去”的优质企业,通过拓展海外市场突破成长天花板,如黑电、白电、资源品等;三是港股市场受益于制度红利形成的特色板块,将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不同于中国经济beta的投资敞口。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