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10月27日
上市公司
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go
lg
...
【重大事项】赛力斯:本次H股发行的价格最高不超过每股131.5港元贵州茅台:董事长张德芹因工作调整辞职,贵州省人民政府推荐陈华为董事长人选孩子王: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邮储银行:获准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亿元江山欧派:全资子公
lg
...
金融界
10-27 20:53
全成 “绳上蚂蚱”,OpenAI 是灵珠 or 魔丸?
go
lg
...
扩大算力供给的问题。微软作为一家成熟的
上市公司
,财务严谨是底线,而 OpenAI 一直要求微软快速扩建数据中心,要求数百GW 规模。这让海豚君想起了今年 Sam 的 “惊人” 发言——OpenAI 的发展在 2030 年将需要 250GW 的算力功耗。 250GW 简直是一个微软怎么都吞不下的天量巨饼。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1GW 功耗相当于 500 亿美金的基建投入要数万亿美金的投入。同时 1GW 相当于 100 万个美国家庭的同时用电,那么 250GW 相当于 2.5 亿个家庭,这美国总人口才不过 3 亿多。。。 眼见 OpenAI 吐槽微软阻碍了它的发展,最终微软让步,将对 OpenAI 推理部分的独家算力供给权放开限制,允许 OpenAI 找别家云平台囤算力。之后 OpenAI 这才找到了后来的 Oracle、Google,找了英伟达、AMD 和博通等等。 OpenAI 与微软之间的关系也变味了。当初想要让微软帮建的星际之门项目,2025 年初换了投资方之后大大升级,从去年的 1000 亿美元的总投资额上升到未来 4 年投资 5000 亿美元,目标是打造 10GW 算力的数据中心群。 首先 Stargate 从项目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公司,股东除了 OpenAI 外,换成了 Oracle、Softbank 以及 MGX(阿联酋 AI 投资基金),各自负责数据中心建设运营、能源开发、资金来源,其中 OpenAI、Softbank 分别持有 40% 的股权,Oracle 与 MGX 合计持有剩下的 20%。 这样新成立的公司,从资源禀赋来看,其实就是一个 OpenAI 有绝对话预期的云服务商。这个云服务商数据中心的 GPU 芯片大部分采购于英伟达,尤其是最早开工的 Abilene 是基本全部采用,包括不限于 GB200、GB300 以及 VR200 系列。 9 月底,英伟达又通过分批投资的方式(每部署 1GW 注资 100 亿),总共向 OpenAI“返利” 1000 亿元,并获得相应的 OpenAI 股权(也是分批计算,只要 OpenAI 的估值持续上涨,英伟达持股比例不会大于 10%),来进一步加深了利益捆绑。 而曾经的亲密战友,微软则只是作为其他非参股的技术合作方参与其中,角色地位被明显弱化。 截至当前,部署目标已经规划了 70% 多,主力是美国七个数据中心站点,海外目前有清晰规划主要是挪威地区的站点,大多个数据中心园区的建设都在 2026 年之后竣工。比较快的就是软银主导集群和最先投入的 Abilene 站点,一年后就可投入运营,合计 2.7GW 的算力。 (2)勾搭 AMD:GPU 的 Plan B 10 月初在大家还沉浸在对 OpenAI 与英伟达的甜蜜捆绑津津乐道时,鸡贼的 OpenAI 留了一手,OpenAI 马上宣布未来 5 年将通过云服务商,来部署 6GW 算力的 AMD Instinct 系列 GPU。首批部署为 1GW 的$AMD(AMD.US) Instinct MI450 GPU。也就是通过找备胎的方式,避免因为过度依赖而被裹挟。 作为回报,AMD 向 OpenAI 按照部署节奏分 6 批次发行最多 1.6 亿认股权证(占目前 10% 的股权份额),行权价 1 美分基本等于白送。 同时,行权门槛也不高,虽然只说了首批权证在 1GW 部署完成并供应之后开始生效,但按逻辑讲,后续批次应该也是按照每部署 1GW 可以生效。除了第六批认股权证的行权门槛是 AMD 要达到万亿美金市值(相当于当下股价翻 2 倍)可能会有点难度外,其余认股权证的生效条件,不得不让人怀疑,OpenAI 完全可以通过转股套现来支付采购 AMD 芯片的费用,都不用额外占用太多现金流。 当然,随着 AMD 市值的走高,OpenAI 现金流的支付压力也越小。如果 OpenAI 一直等到 1 万亿,才将所有的认股权证转股卖出,那将获得至少 1000 亿的资金,而 OpenAI 的采购成本估计也就是 1200 亿左右(正常的高端 GPU 功耗下,6GW 对应约 500 万颗 GPU,按每颗 2~3 万美金的综合均价计算)。这样的操作无疑是通过利益捆绑携手做高 AMD 市值为最终目的。 (3)牵手博通:GPU 也有替身 “背刺” 英伟达还不够,OpenAI 干脆找备胎找到底,找到$博通(AVGO.US) 去开发定制 10GW 算力的 ASIC,不过主要用于专有场景的推理。该合作计划从明年下半年启动部署,预计到 2029 年底完成算力建设。 这款 ASIC 设计由 OpenAI 负责,制造、部署和网络集成则由博通提供,和 AMD 一样,这些 ASIC 也将会部署在 Stargate 数据中心以及合作伙伴(如微软、甲骨文)的数据中心中来运行使用。 2、万亿算力投资 “一哄而上”,实则 OpenAI 的平衡术? 结合<1-3>,上述星际之门以及与产业链上游的直接合作,加上最近 9 月刚签的 CoreWeave 合同,OpenAI 给未来的自己累计规划了最高 31GW 算力新增供给(其中 26 亿算 GW 是近一个月新增的),对应产业链总部署价值高达 1.5 万亿。 其中英伟达的 10GW 纯新增,属于 OpenAI 与英伟达直签的租赁合同。预计总租赁成本要比采购芯片便宜 10%-15%,关键从采购改租赁,能帮 OpenAI 减轻资金一次性投入下的现金流负担。 但海豚君认为,甲骨文的 4.5GW 与 AMD、博通的算力规划,只能说不排除有重叠。目前 4.5GW 的新算力需求,甲骨文在 5 月采购过 400 亿美元的英伟达 GPU,这只够对应 1GW 的容量,并且新闻报道了是专门用于得州 Abilene 数据中心的建设。 也就是说,4.5GW 的新增算力,要么从甲骨文目前的存量数据中心挪移算力,要么就是要新建数据中心。这里面涉及到新 GPU 的采购。要么是甲骨文继续从英伟达采购,要么从别处采购。 但 OpenAI 与 AMD、博通的合作也说明了,这部分芯片需要安排部署在 in-house 的数据中心(也就是指 Stargate),或者合作伙伴的数据中心上。这个合作伙伴,应该主要就是指微软、甲骨文。 已知,微软主要负责 OpenAI 的训练算力,甲骨文负责推理算力。因此如果有安排,那么博通的部分应该就是部署在 Stargate(基本都是甲骨文负责运营)或者甲骨文数据中心上。AMD 则可能或许会有几率安排在微软上,这是因为,OpenAI 对 AMD 的合作要求是 2026 年底才会推出的 MI450,旨在用于训练上。 这 30GW 的算力负载,占到了美国 2024 全年数据中心总装机量的 60%。70% 利用率运行下,换算成 Tokens(按照 H100 GPU,7B-70B 不同大小的推理模型来算)大约可以达到 10~378 万万亿/年,是 2025 年 OpenAI 14000 万亿 Tokens/年的 7~200 倍。 虽然 OpenAI 的梦想非常宏大,以后万物皆 AI,算力还会飞速增加,但关键是这又大又圆的算力需求,又为什么急于在一个月之内锁定协议和合作对象呢? 海豚君认为,整个过程完全可以归于利益博弈。但看似是 OpenAI 焦虑算力供给,实则可能是一种平衡术,旨在提前锁死关键伙伴,壮大整个生态。 (1)甲骨文上牌桌:是福,还是祸? 作为与 OpenAI 捆绑最深的一方,甲骨文也是赌上身家了。好的是,未来的收入增长几乎由 OpenAI 决定,OpenAI 也会尽可能把最多的算力需求订单给到它,比如 27 年开始的 5 年 3000 亿订单。这才有了 Q2 业绩会上 “炸裂” 的长期增长指引,以及 AI World 大会上的 “任性” 上调: 但同时作为 Stargate LLC 的股东,为了推动项目要能正常开展,当前期投入的资金不够时(若 OpenAI 未及时融来足够的资金),只能咬碎牙先垫资,尤其是它负责主导建设的两个数据中心园区,不排除需要先自掏腰包去先买下 GPU 芯片以及其他辅助硬件。然而,甲骨文也并不富裕,资产负债率 80%,作为没有现金流主业的数据中心开发运营商,重资产运营下,现金储蓄也并不多。 除次之外,OpenAI 还与英伟达签了直租合同,这就让甲骨文有点尴尬了。而从趋势上看,Stargate 未来的闲置算力不排除会对外出租(30GW 只是峰值需求,并非常态)。 虽然甲骨文握手 Stargate 的少部分股权,但不妨碍业务本身存在竞争,到时候甲骨文很可能会成为 Stargate 的包工头/运维/分销商,彻底锁死 OpenAI,要么就是退出 Stargate 联盟,但无论哪一种,都不是特别好的归宿。 (2)英伟达:与 CSP 巨头争夺产业话语权 此次英伟达于 OpenAI 的 10GW 直接合作,实际上是在谷歌、甲骨文傍上 OpenAI 后,英伟达一种进击式防守,尤其是谷歌还用的是 TPU。在当下的算力产业链中,由于还是供小于求的卖方市场,因此中上游正在美美享受行业发展的红利。但二者之间也存在明争暗斗,尤其是各自的巨头,谁也不服谁。 中游 CSP 想削掉上游 GPU 的高昂采购成本,上游 GPU 眼红中游 40% 的利润蛋糕。但若下游需求巨头选择捆绑其中一方,这一方的产业链溢价权自然上升。尤其是当面对拥有 8 亿周活用户的 OpenAI,无论是发展前景还是背后资源实力上,都会吸引芯片巨头锁死利益关系,“一起为梦想窒息!”。 或者说芯片厂商只能相信,OpenAI 允诺的天量订单,给三家芯片厂商带来的营收增量都是史无前例的,如果不去相信,否则如何去讲自己的增长故事?所谓船大、饼大,这个抱团意愿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加上这笔交易本身,对英伟达也是不亏的。不仅仅是 1000 亿的投资是分批投入,就算把这 1000 亿算到成本中,对于英伟达来说也是净赚的,只是毛利低了点: 据报道租赁成本相比采购成本便宜 10%-15%,即 350*85%=300 亿/GW,再扣去 “返现” 的 100 亿/GW,实际净付 200 亿/GW,英伟达正常成本 350*25%=87.5 亿,调整后毛利为 112.5 亿,调整后毛利率 32%,比之前少赚 150 亿/GW。 但是英伟达用这部分让利出去的毛利率锁定了最高 10% 的 OpenAI 股权,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用实物作为风险投资的资本来换取股权。 但如果没有租赁模式和这 1000 亿的投资,也不一定换的来 10GW 的订单,订单更多被流入到博通、AMD 等竞对口中。最终这场投资变成了芯片商们 FOMO 的博弈平衡。 (3)AMD:是备胎又怎样?毕竟上船了 AMD 毫无疑问是 OpenAI 的备胎,是 OpenAI 面对英伟达留有的后手,但也注定了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转正(MI450 成功推出、额外算力部署)。 从订单总金额与目前的收入规模来看,弹性很高。一边是五年 1000 多亿的收入订单,一边是万亿市值梦,看上去 OpenAI 与 AMD 合作是 win-win。 但 AMD 也是分批部署,一次 1GW,但也需要上百亿的前置投入。这笔钱在完成部署之前,OpenAI 可能并不能预付 100%,这就需要 AMD 垫资了。不过往好处想,正是因为是备胎,因此算力需求不太会立即分配到它,就算垫资,规模也相对可控。 (4)博通:大势所趋的渔翁 虽然市场认为博通的不确定性最高,毕竟合作细节披露得最少。但海豚君认为,产业链中 CSP 与 GPU 芯片巨头之间利益博弈,比如英伟达直接绕过 CSP 与下游客户 OpenAI 签直供合同,等于是要把 CSP 大厂们排除出利益链条外,这必然会加速 CSP 自研 ASIC 芯片的进程。而博通通过多年与谷歌 TPU 的合作,这套程序已经相当熟练,毫无疑问是受益。虽然从目前来看,OpenAI 暂时还不急于依赖 ASIC 的算力,但自研芯片正是渗透到 CSP 的后一步。 三、万亿投资,钱从何来? OpenAI 上述已囤的 31GW 算力峰值,撑起的是 1.5 万亿的产业链价值。但这只是多年之后预计的 “最高” 投入成本,而非短期投入抑或是最终累计投入,导致市场非常担心 OpenAI(2025 年收入可能是 150 亿美金)的支付压力。 实际上,OpenAI 购买星际之门的云服务,其实就相当于星际之门的下游客户,按照实际使用来支付费用。如下图,真正承担投入资金职责的是 Staragte 这个合资公司,虽然 OpenAI 有 40% 的股权,也要承担一定责任,但总归可以找人分担了。 但市场也担心,除了 OpenAI 之外,共同责任人软银、甲骨文、WAX 是否有承付能力,毕竟这几家都没啥巨额的稳定现金流。 海豚君认为,担心并非多余。但实际的承付压力,还得算一算。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缺口,是需要 OpenAI 的商业化或再融资来补上的,甚至是甲骨文等需要长期垫资的。 OpenAI 的整体规划周期基本在 5 年,虽然都是分批付款:英伟达是 5 年租赁合同(跳过 CSP 直租),AMD 和博通都是按实际部署节奏来付款,AMD 还附带送股套现,甲骨文也是 5 年租期,CoreWeave 同样是多年租期。 但似乎叠加起来,对短期的现金支付要求压力依旧不小。 (1)数据中心投入:尤其是按目前计划,星际之门里三个数据中心(得州 Abilene、俄亥俄州 Lordstown、得州 Milam)都将在未来两年内完成部署落地。这也意味着付款周期马上来临,这是整个星际之门背后项目方(OpenAI、Oracle、软银、MGX)所面临的共同压力。 (2)除此之外,英伟达的首批 1GW、AMD 的 1GW 也将在 1 年内完成部署,分别对应 350*85%(租金优惠)=298 亿、500 亿美元部署成本(其中芯片成本 175 亿美元)。 (3)甲骨文的 3000 亿 4.5GW 算力订单,将在 2027 年开始支付 600 亿美元。 上述 1-3 合计,OpenAI 所代表的 Stargate,将于 2027 年需要支付 1600 亿美元。而真正落到 OpenAI 头上的,则是按需租赁算力的费用,以及前置投入中分派到自己头上的成本,合计 600 多亿。 但英伟达的 100 亿投资、AMD 的首批权证转股(2660 股)套现后也有 60 多亿(按当前股价来算,实际降息周期下,估值抬高套现额也会一同提升),减去后最终净支出为 500 亿美元。注意这里仅计算了与新合作伙伴的投入,与微软原本的云服务采购也在继续。(因为实际情况不确定,具体细节不清晰,下图估算比较粗略,仅供大致参考)。 目前 Stargate 首期资金 1000 亿,其中 OpenAI、Softbank 作为主导人,首期 1000 亿资金双方各投资 190 亿美元,甲骨文和 MGX 联合投资 70 亿,剩下的 550 亿计划通过发债融资。 这里面的关键支撑点,就是 OpenAI 未来是否有这样的商业化能力,去兑现这些价值万亿的天量订单? 面对承付能力质疑,OpenAI 的商业化展望是这样的:2025 年预计营收 130 亿(隐含下半年收入 87 亿,环比 100% 增长),2029 年目标 1250 亿,2030 年目标 1740-2000 亿,未来 5 年 CAGR 超过 90%。 在上述 2027 年的支出测算下,预期 540 亿的收入刚好覆盖新增算力成本,但还有研发人员、营销投入以及公司基本运营支出需要覆盖,这部分大约占到收入的三分之一,也就是 150-200 亿之间。 这个缺口只能寄希望于再融资,但问题是,OpenAI 的 5 年 2000 亿的宏大收入愿景能实现吗? 5 年 10 倍收入增长,而且是起点就已经在百亿级别,绝对是难度拉满。换种说法,5 年营收从 0 干到 1000 亿。放眼望去过去几十年,也只有在 AI GPU 领域做到 90% 以上绝对通吃且身处产业链中价值最高的芯片设计环节的英伟达,才有过这样的 “增长斜率”。 不过,正如当初的 ChatGPT 横空出世,从当初的质疑到最后的信服,成为 AI chatbot 的专属代名词,那么 OpenAI 能否复刻 ChatGPT 的神话?下一篇,海豚君将深入探讨 OpenAI 的收入端——商业化前景,以及对现有巨头的潜在影响大小。敬请期待!
lg
...
海豚投研
10-27 20:43
战略纵深成效持续显现 贝泰妮三季度经营质量稳中提质
go
lg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64亿元,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2.72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2522万元,同比增长136.55%,可持续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战略纵深成效持续显现 公司本期实现销售毛利率约74.33%,较上年同期提升0.60个百分点。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公司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指引的经营策略有效落地。通过以品牌建设为中心,以会员运营及全域协同增长为基本点,着力于会员分层运营与权益创新,实施差异化会员运营和品牌运营策略;坚持渠道稳价维价,适当减少促销权益占比以及精简产品系列和商品数量,并将资源重新聚焦核心大单品、核心大爆品,公司产品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表现亮眼,前三季度达到4.42亿元,同比增长6772.14%,显示出强劲的现金创造能力和营运效率提升。分析显示,公司通过聚焦核心产品、优化业务结构的策略,于三季度持续深化,战略调整的系统性成效正逐步释放,为长期价值增长构筑了更坚实底盘。 研发构筑长期竞争壁垒 在经营策略纵深推进的同时,贝泰妮持续强化研发投入,以筑长期竞争壁垒。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71亿元,研发费用率维持在4.95%的行业高位水平。依托云南特色植物资源优势,公司累计完成17项新原料备案,技术储备不断丰富,功效护肤领域技术优势持续夯实。 研发体系的全球化布局亦取得实质进展。通过法国、日本研发中心的协同创新,公司正加速整合全球研发资源,推动"中国成分"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中,贝泰妮的研发战略已形成"创新—溢价—反哺"的良性循环。这种以研发为根系的技术壁垒,不仅为产品差异化和品牌溢价提供支撑,更成为多品牌矩阵持续生长的坚实基础。 多品牌矩阵验证战略效能 十月开启的双十一大促,为公司多品牌战略成效提供了有力佐证。市场数据显示,主品牌薇诺娜位列天猫美妆预售榜单前十,持续巩固其在敏感肌赛道的领先地位;瑷科缦在天猫美妆国货新品牌中斩获第二名,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薇诺娜宝贝在婴童洗护赛道稳居榜单前列,第二增长曲线加速成型;姬芮在四大平台妆前乳榜单中表现突出,大众美妆市场竞争力持续强化;公司投资的身体护理品牌浴见亦在抖音平台跻身双十一第一阶段身体洗护品牌榜前十,品类拓展战略初见成效。 这一系列市场表现,不仅反映了各品牌在各自细分领域的竞争力,更展现出贝泰妮多品牌矩阵协同发展的系统优势。从渠道策略的精准适配到全链路资源的有效整合,公司正通过多维度的战略布局,构建更具韧性的增长结构。同时,公司通过内生孵化与外延投资的双轮驱动,构建出覆盖不同价格带与消费场景的立体式品牌架构。今年与全球医美技术巨头科医人携手,以高端家用美容仪品牌Tripollar初普为核心推动深度合作,与瑷科缦形成"功效护肤+美容仪"的高端协同,进一步完善了大健康生态版图。 业内人士指出,从主品牌稳健基本盘到高端品牌与细分市场品牌的成功孵化,公司的增长路径正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征。这一系列市场表现印证了贝泰妮基于差异化定位的品牌矩阵已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格局,多品牌战略的价值正在加速释放。 长期价值路径日益清晰 “第三季度经营质量的稳中提质,不仅展现了贝泰妮战略执行层面的扎实推进,更验证了公司长期发展路径的确定性,为其在行业新阶段的竞争提供了重要支撑。”业内观察指出,在化妆品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公司通过持续推进战略调整,在盈利水平、技术积淀与品牌布局等多个维度展现出系统性的提升。随着战略转型的持续深化,贝泰妮在研发积累、品牌矩阵和全球化运营等方面的长期投入,正逐步转化为可持续的发展动能。 贝泰妮表示,公司始终秉持“打造中国皮肤健康生态”的使命,持续推进品牌与产品建设的专业化、科技化与国际化。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战略升级,夯实产品竞争力与渠道渗透力,致力于为股东、消费者及社会创造可持续的长期价值。
lg
...
金融界
10-27 20:23
ETF日报|沪指直冲4000点,顶流券商ETF躁动!AI主线狂飙,光模块驱动159363大涨3.73%创新高,港股AI大举吸金
go
lg
...
望AI主线后市,华西证券表示,下周A股
上市公司
和美股科技巨头财报将密集落地,在全球AI军备竞赛加速的背景下,科技巨头AI资本开支指引将成为焦点,全球科技AI行情迎来共振窗口期。 聚焦到具体配置上,光模块迎多重利好,建议关注以下两大催化: 1、海外算力需求持续上修:根据兴证调研,1.6T光模块需求持续上调。海外大客户近期上修2026年1.6T光模块采购计划,部分客户提前锁定明年产能,行业总需求预计从1000万上修到1500万,再到近期的2000万只,主要系GB300与后续Rubin平台加速部署,AI训练与推理网络带宽需求快速增长,1.6T产品进入量产放量。 2、AI算力链业绩兑现预期:华泰证券指出,三季度海外800G光模块需求预计仍延续快速增长,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头部厂商业绩有望延续同比高增态势,同时随着1.6T光模块有望进一步起量,看好相关光模块、光引擎等环节厂商业绩兑现。 “光模块ETF”哪里找?建议重点关注全市场首只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及场外联接(A类023407、C类023408),标的指数重点布局光模块龙头“易中天”,光模块含量超51%。从赛道分布看,逾七成仓位布局算力,超两成仓位布局AI应用,能够高效捕捉AI主题行情。(截至2025.9.30) 同类比较看,截至10月24日,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最新规模超34亿元,近1个月日均成交额超8亿元,规模、交投在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的7只ETF中高居第一。 二、兵临4000点,“旗手”放量躁动,三季报强助攻,中信、东财成交额齐超百亿,顶流券商ETF(512000)带头吸金 沪指强势突破,盘中最高触及3999.07点,距离4000点仅一步之遥!截至收盘上涨1.18%收于3996.94点。“旗手”券商发力助攻,388亿规模的顶流券商ETF(512000)场内价格一度涨近2%,收涨1.33%,收于所有均线上方,喜提日线3连阳,全天成交额24.17亿元,环比放量近10亿,显示板块情绪迅速升温。 板块个股多数上攻,东兴证券领涨逾6%,湘财股份涨超5%,兴业证券涨逾3%,华泰证券、信达证券、国元证券涨超2%。值得一提的是,券业龙头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全天成交额分别为139、124亿元,排名A股第9、第11位。 上周五(10月24日),这两家龙头券商同日发布了三季报,吸引市场关注。公告显示,中信证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227.75、94.40亿元,单季度盈利创下历史新高! 东方财富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33亿元,同比增长100.65%;归母净利润35.3亿元,同比增长77.74%。 截至目前,已有6家上市券商发布三季报(预告),整体表现亮眼。分析指出,三季度市场成交额、两融余额显著增长,预计券商业绩将实现较快增长,叠加估值仍在低位,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截至今日,券商ETF(512000)跟踪的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年内涨幅仅6.52%,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合并比较中仅排名26/32位;同期证券公司指数市净率PB为1.57倍,位于近10年46.38%分位点的相对低位,与当前业绩增速严重不匹配。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在政策、资金、业绩三大积极因素的推动下,券商板块正处于基本面持续改善与估值低位徘徊的错配阶段。上市券商三季报业绩的高增长,将成为打破这一局面的关键。 耐心资金密集涌入,数据显示,券商ETF(512000)近5日累计吸金9.87亿元,居13只同标的指数ETF首位;近10日、20日更是大举吸金23.99、31.98亿元。 有行情,买券商!公开资料显示,券商ETF(512000)及其联接基金(A类 006098;C类007531)被动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一键囊括49只上市券商股,是集中布局头部券商、同时兼顾中小券商的高效率投资工具。 券商ETF(512000)最新规模超38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年内日均成交额超10亿元,为A股规模、流动性居前的顶流券业ETF。 三、美联储本周有望再降息+基本面业绩亮眼,有色龙头ETF(159876)劲涨2.39%,放量收复10日均线!厦门钨业涨停 有色金属板块全天涨幅居前,揽尽有色金属行业龙头的有色龙头ETF(159876)场内涨幅一度上探2.96%,收涨2.39%,成交额5895万元,环比大增60%,放量收复10日均线,反映多头在短期博弈中占据优势,资金或主动入场推动。 成份股方面,厦门钨业涨停,华钰矿业、江西铜业涨逾6%,西部超导涨超5%,锡业股份、宝武镁业等个股跟涨。权重股方面,北方稀土涨超4%,紫金矿业、洛阳钼业涨逾3%。 基本面上,有色金属板块业绩增长显著!有色龙头ETF(159876)60只成份股中,已有23只成份股披露三季报,其中21只实现盈利,16只净利同比正增长,其中,楚江新材归母净利同比暴增20倍,紫金矿业归母净利同比大增55%,厦门钨业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7%,业绩表现亮眼。 图:有色龙头ETF三季报归母净利同比两位数增长的成份股 消息面上,美国9月CPI全线低于预期,为美联储本周进一步降息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美国劳工部10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3%,核心CPI同比上涨3%,两项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分析认为,这份通胀数据巩固了美联储本周(10月28日至29日)再次降息的预期。 国泰海通指出,美国9月CPI低于预期,市场降息交易或延续,流动性交易支撑工业金属价格。尽管旺季需求偏弱,但供给端扰动及库存处于中低水平为价格提供支撑。 【未来产业“金属心脏”,现代工业“黄金血液”】 不同的有色金属,景气度、节奏与驱动点并不一致,分化在所难免,如果看好有色金属板块,一个比较轻松的思路是通过全覆盖来更好地把握整个板块的贝塔行情。揽尽有色金属行业龙头的有色龙头ETF(159876)及其联接基金(A类:017140,C类:017141)被动跟踪的中证有色金属指数,铜、黄金、铝、稀土、锂行业权重占比分别为27.6%、14.5%、13.1%、10.4%、8.4%,相对于投资单一金属行业,能够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适合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进行配置。 来源:沪深交易所等,截至2025.10.27。提醒: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风险提示: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被动跟踪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8.12.28,发布日期为2024.7.11;有色龙头ETF被动跟踪中证有色金属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3.12.31,发布于2015.7.13;券商ETF被动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7.6.29,发布于2013.7.15;港股互联网ETF被动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6.12.30,发布于2021.1.1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不作为任何个股推荐,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资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根据基金管理人的评估,券商ETF、有色龙头ETF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港股互联网ETF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宜积极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适当性匹配意见请以销售机构为准。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以上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以上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lg
...
金融界
10-27 19:53
龙虎榜 | 超5亿资金疯抢恒宝股份,温州帮1.4亿狂甩科华数据!
go
lg
...
亿元,同比增长 14.47%;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 3777.5 万元,同比增长 86.46%。2025 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 1.62 亿元,同比下降 1.85%;净利润 239.94 万元,同比下降 75.18%。 2.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俄罗斯市场是公司最早拓展的海外市场之一,但近年来受制于国际金融结算影响,业务开展受阻。公司将在保障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因时制宜地推进对俄贸易。 重点交易个股: 恒宝股份:今日涨停,全天换手率17.50%,成交额22.98亿元,振幅8.65%。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买入1.12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91亿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2.04亿元。 安泰科技:今日涨停,全天换手率16.73%,成交额34.90亿元,振幅11.41%。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买入1.1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13亿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1.02亿元。 向日葵:今日涨停,全天换手率25.49%,成交额28.75亿元,振幅17.58%。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买入1.87亿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1.29亿元。 科陆电子:今日跌停,全天换手率12.54%,成交额15.24亿元,振幅6.43%。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卖出3630.43万元,深股通净卖出1437.80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5309.84万元。 农心科技:今日涨停,全天换手率34.48%,成交额4.36亿元,振幅20.04%。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卖出2.85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卖出961.78万元。 在龙虎榜中,涉及沪股通专用席位的个股有10只,伟测科技的沪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额最大,净买入2.32亿元。 在龙虎榜中,涉及深股通专用席位的个股有15只,恒宝股份的深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额最大,净买入1.91亿元。 游资操作动向: 中山东路:净买1.570亿,买入向日葵8110万、恒宝股份8046万,卖出环旭电子458.9万; 成都系:净买1.013亿,买入首开股份4447万、平潭发展3718万、海峡创新1970万; 城管希:净买9409万,买入安泰科技9409万,卖出安泰科技3891万; 方新侠:净买7569万,买入江波龙7569万,卖出江波龙2257万; 章盟主:净买6441万,买入郑州煤电6441万,卖出郑州煤电5263万; T王:净买2188万,买入科大国创、神开股份等多股(合计净买),卖出海峡创新443.2万、美之高616.2万等多股; 独股一剑:净买1799万,买入格尔软件1799万,卖出格尔软件2251万; 粉葛:净买1362万,买入盈新发展1362万; 炒股养家:净买1210万,买入天益医疗1210万; 南京帮:净买1120万,买入*ST南置1120万,卖出*ST南置143.9万; 小鳄鱼:净卖2916万,卖出美之高2916万; 低位挖掘:净买6366万,买入科陆电子1054万、华脉科技500.4万,卖出格尔软件2251万; 上塘路:净卖1065万,卖出世龙实业1065万; 玉兰路:净卖1293万,卖出首开股份1293万; 山东帮:净卖1644万,卖出锦华新材1644万; 高毅邻山:净卖1809万,卖出星环科技1809万; 作手新一:净卖1915万,卖出常铝股份1915万; 湖里大道:净卖1945万,卖出常铝股份1945万; 流沙河:净卖2436万,卖出常铝股份2436万; 宁波桑田路:净卖2651万,卖出首开股份1507万、农心科技1144万; 瑞鹤仙:净卖3914万,卖出天创时尚3914万; 量化抢筹:净卖8123万,卖出特一药业1631万、中信重工3811万、黄河旋风5988万; 欢乐海岸:净卖1.216亿,卖出神开股份1.216亿; 温州帮:净卖1.597亿,卖出科陆电子1054万、锦华新材3052万、特一药业1511万、科华数据1.403亿;
lg
...
格隆汇
10-27 19:03
重磅!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潘功胜、吴清、李云泽、朱鹤新重磅发声!信息量很大
go
lg
...
制度,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督促
上市公司
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用真金白银回报股东支持。 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 证监会主席吴清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将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底座。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27日正式推出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当天正式推出,包括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努力为各类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便利、高效的制度环境。其中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当天就将落地。 发布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 证监会主席吴清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今日将发布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围绕强化发行上市、退市等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营造更加公平的交易环境,提升行业机构的客户服务水平,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等中小投资者重点关切,推出23项务实举措,不断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金融监管总局 金融监管总局李云泽: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机构布局更加合理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发展质量和韧性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推动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共同构筑多元有序、健康持续的金融生态,力促行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李云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金融业发展动力和活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发展质量和韧性持续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推动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李云泽:围绕扩大内需战略,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助推消费扩容升级 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即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围绕扩大内需战略,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助推消费扩容升级。 李云泽: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坚定履行防风险首位主责,积极识变、应变、求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筑牢风险防护坚固屏障,巩固风险处置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丰富处置资源和手段,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助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持续提升金融监管效率,加快金融法律和监管规制立改废释,健全导向鲜明、精准有效、分级分类监管政策。强化科技赋能,优化资源配置,为“五大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李云泽: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 丰富处置资源和手段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筑牢风险防控坚固屏障,巩固风险控制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丰富处置资源和手段,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 丰富处置资源和手段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筑牢风险防控坚固屏障,巩固风险控制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丰富处置资源和手段,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李云泽:推动构建金融服务新模式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着力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更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 国家外汇管理局 朱鹤新:深化直接投资、跨境融资、证券投资等重点领域外汇管理改革 推动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构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推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提质扩面,完善“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政策体系。加强改革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深化直接投资、跨境融资、证券投资等重点领域外汇管理改革,推动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外汇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有效防范外部风险冲击,为促进开放合作、提升经贸韧性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朱鹤新:近期还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聚焦贸易便利化,近期国家外汇局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更大力度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主要是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和轧差结算业务种类,优化贸易新业态主体外汇资金结算,放宽服务贸易代垫业务管理等。近期还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并在自贸试验区实施集成式外汇管理改革创新,助力拓展自主开放新局面。
lg
...
金融界
10-27 18:43
铜资源,仍被低估的长期价值机会
go
lg
...
为3524.91万吨左右,位居国内A股
上市公司
前列,其刚果(金)TFM铜钴矿是重要的铜矿资源基地,西藏巨龙铜矿二期达产后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江西铜业,作为 “国家队” 全产业链龙头,年电解铜产量 75 万吨居全国第一,资源自给率超 50%,抗周期波动能力突出。 以下是一些通过提问AI给出的有铜资源的
上市公司名
单,可以参考挖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来,这些核心资产都获得了巨大上涨,当前来看可能有回调的波动风险。 这种情况下,等待上车机会(小跌小买,大跌大买),或者分批定投,然后长期持有,都是合适的。 对于中下游环节,大多数企业由于“手里没矿”,铜价的定价权并不在收上,因此多数只能吃加工环节的红利,除非企业本身卡位关键环节并且有独门技术壁垒或者有幸拿到大订单(比如动力电池铜箔、AI 与电网特种铜材),否则很难长期大涨。 为了稳妥起见,也可以围绕 “矿多、成本低、贴新能源” 三大核心指标,来选一批标的构建 “70%资源龙头+30%成长加工” 的组合,这可以避免重点押注的个股踩雷风险。 当然,更简便策略是考虑直接投资铜相关的ETF。比如: 有色,这是全市场唯一独家跟踪国证有色指数的ETF,金铜权重占比超过40%,其中铜含量超28%,在全市场有色指数中居首。其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江西铜业、紫金矿业等铜业龙头,能够较好地捕捉铜价上涨带来的收益。 华夏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ETF(516650):紧密跟踪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指数,从有色金属产业里挑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
上市公司
,其中铜概念的成分股有9只,合计权重占比达到30.6%。 招商中证有色金属矿业主题ETF(159690)和国泰中证有色金属矿业主题ETF(561330):这两只ETF都跟踪中证有色金属矿业主题指数,专门选出拥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的
上市公司
,其中铜概念成分股有8只,合计权重占比28.3%。 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512400):跟踪中证申万有色金属股票指数,持仓全面覆盖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全产业链,对铜、铝相关企业配置比例较高,紫金矿业、江西铜业等铜业龙头在其重仓股之列。 但需要谨记的是,无论哪一种方式,都不适合用于短线操作,一定要以长期投资的耐心去等待收获。(完)
lg
...
格隆汇
10-27 18:13
恒力石化2025年前三季度盈利超50亿元,打造“成长+分红”型
上市公司
go
lg
...
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
上市公司
实现营业收入1573.8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0.23亿元,实现经营性现金流201.34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盈利19.72亿元,同比增长81.47%,对比二季度盈利也实现环比大幅改善。尽管面临外部宏观需求整体偏弱的经营态势,恒力石化通过灵活调整产品结构,持续强化成本管控,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与成本波动,业绩保持在同行业领先水平。 作为国内最早投产的民营大炼化企业,恒力石化拥有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500万吨/年现代煤化工装置、150万吨/年乙烯项目和1660万吨/年的PTA装置四大产能集群,构筑了“世界级化工型炼厂+现代煤化工装置”集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了“油煤化”深度融合的“大化工”战略支撑平台,同时在差异化纤维、功能性薄膜、工程塑料和可降解新材料等下游化工新材料领域拥有完善的产能布局,进而同时具备“大化工平台”和“新材料延伸”的体系化产业格局。 恒力石化在此基础上,持续巩固提升成本护城河优势,实施基于内部降本增效的持续成本改善,加快“高附加值技改+精品项目建设”并举的内生式增长。产品结构上,恒力石化不仅具备完善的油化工相关芳烃、烯烃和油品产能产品,还拥有醋酸、己二酸、聚甲醛和液氨等煤化工以及民用丝、工业丝、功能性薄膜和高性能塑料等丰富的下游产品布局。综合成本上,恒力石化各类油、煤、化大型装置通过园区管道一体化耦合并实现上下游贯通。同时,园区自备的电厂、码头等公用工程,也显著降低了运行成本。尽管面临当前需求的曲折复苏和原料的高位波动,恒力石化仍逆势保持经营韧劲,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恒力石化也是国内资本市场上少有的一直坚持高比例现金分红持续回报投资者的
上市公司
。
上市公司
始终坚持稳定、可持续和可预期的现金分红政策,今年,公司还实施了首次“年度+中期”分红,加大回报投资者力度。2016年上市后短短几年时间里,恒力石化已累计实现现金分红261亿元,占分红期间累计归母净利润的40.43%,大幅超过了公司同期从资本市场所募集的资金。后续随着企业盈利能力加快修复和现金分红能力持续增强,
上市公司
也将持续完善“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股东价值回报机制,让股东长期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
lg
...
金融界
10-27 18:13
全市场都在等4000点!
go
lg
...
,“大科技”仍是中长期主线。 本周A股
上市公司
和美股科技巨头财报将密集落地, 在全球AI军备竞赛加速的背景下,科技巨头AI资本开支指引将成为焦点,全球科技AI行情迎来共震窗口期。 热点板块方面,近期,存储芯片价格持续攀升,行业或将迎来“超级周期”,存储芯片巨头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将上调包括DRAM和NAND在内的存储产品价格,幅度高达30%。 从行业内传出的消息称,部分存储晶圆厂已暂停产品报价,正影响国内产业链。同时,AI服务器存储产品的涨价潮或延续至2026年,国内存储公司有望受益于“价格回升+国产替代”双重驱动。其他如CPO等算力硬件股表现活跃,多股上扬。 国内方面,我国通过发放 “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投资将从2024年的5000亿美元增至8000亿美元;中国人工智能资本支出2025年预计达6000-7000亿元人民币。 半导体还有另一重磅利好,北京大学彭海琳教授团队通过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首次在原位状态下解析了自然·通讯》。 有券商发表观点,认为国内政策对于科技、制造业与消费等板块,后续或有超预期利好。从海外环境看,对A股预期向有利方向变化因素增加。 02 科创与价值齐飞 从今年具体板块涨幅上看,大科技类占大多数,优质价值板块排名也相对靠前。 这背后,是流动性改善、产业趋势向好、业绩支撑以及政策引导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看,科技股主要得益于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浪潮的强劲推动,以及国内半导体等行业国产替代的深化。 如: 作为算力关键组成部分的光模块、服务器、存储芯片等硬件设备公司订单饱满,业绩展望乐观,部分龙头厂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净利润同比增幅翻倍甚至数倍; 国产替代逻辑持续深化,部分公司在AI芯片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业绩爆发; AI向端侧(如消费电子)渗透,催生新的硬件换机需求和软件生态创新。 除了科技板块,价值板块表现也出现好转。 如: 政策层面推进"反内卷",有助于缓解恶性价格竞争,稳定甚至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全球制造业周期呈现修复态势,对上游原材料和资源品的需求增加; 从已披露的三季报预告看,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等价值板块盈利改善明显,多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 当然,无论是科技股还是价值股的上涨,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宏观背景:充裕的流动性。 具体有全球性的降息预期、国内市场融资融券余额攀升、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市场预期未来将有更多资金通过外资流入和"存款搬家"(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进入股市,为市场提供增量资金。 中国居民存款有多少呢? 庞大的160万亿。 经济学界过去总把它称为“笼中的猛兽”,哪天冲出来,就会形成巨大的流动性。 如果存款搬家从此真形成趋势,A股总市值才100万亿不到,增长空间还是非常可观的。 03 后续如何走? A股10年来首次逼近4000点,意味着市场情绪乐观,资金敢于追逐高成长、高弹性的科技概念品种。同时,关税利好最直接受益的就是科技产业链。 可以说,科创概念犹如一只“成长型”进攻武器。 除了成长股,价值股也有机会受益于当前的市场环境。 而各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与国内经济景气度关联度极高。经济复苏、需求回暖,这些公司的业绩弹性会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形成 “业绩驱动” 的上涨。 它们中不少也是关税利好的受益者,因为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关税降低直接意味着成本下降、出口竞争力提升、基本面好转以及估值修复动力,等等。 难得的是,这些行业龙头中不少同时兼具了成长与价值,且风险相对可控,更适合希望稳健参与上涨行情,不愿押注单一赛道的投资策略。 可以说,这些龙头概念,更像一只“均衡型”的配置核心。 作为成长型的其中一个代表,科创50指数堪称“中国硬科技龙头的集合”,成份股选取科创板市值前50只个股,半导体权重占比高达66.8%,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权重股包括寒武纪、海光信息、芯原股份、中芯国际等,深度关联科技自立自强、AI算力需求爆发以及国产替代等最强的趋势。 科创50ETF(588000)是唯二规模突破700亿的科创50ETF,且流动性位居同标的断层第一,今年的日均成交额为42.23亿元,且逢科创50指数本月震荡回调之际,超2.4亿资金净流入科创50ETF(588000)。 而被市场视为中国版“标普500”的A500指数,则是“均衡型”的代表指数之一,今年上半年年已超越沪深300指数,成为险资重仓的第一大宽基指数。 该指数有三大特点:行业分布均衡、结构偏新经济、市值分布广: ①500只成份股100%覆盖全部中证二级行业,囊括91个三级行业的龙头股; ②相比沪深300指数,A500指数结构上低配金融、食品饮料等传统行业,超配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国防军工等新质生产力行业。 ③市值分布更广,大中盘结合,既有千亿市值巨头,也包含200亿以下的中盘股。 基于上述三大特点,A500指数的长期收益显著优于沪深300,且在成长风格占优时表现突出。6月23日大盘转向科技板块以来,A500指数同期上涨25.96%,跑赢沪深300指数3个点。 A500ETF基金(512050)是交易最火爆的中证A500ETF,今年日均成交额40.29亿元,稳居同标的第一 ,最新规模为165.44亿元。 04 结语 A股10年后再次逼近4000点,或许宣告了一个新投资阶段的开启。 在这个新阶段,两大主题-科技成长与价值,大概率会继续占据C位。 因为它们一个代表着对“未来中国”的想象,是突破枷锁、向上生长的先锋力量,是组合中那个可能创造奇迹的角色;另一个则代表着对“当下中国”的信心,它是经济基本盘的缩影,是组合中那个值得托付的稳健基石。 二者的选择,是基于个人风险偏好与投资目标的战略配置。 不孤注一掷,也不错失时代浪潮。(全文完)
lg
...
格隆汇
10-27 18:04
恒瑞医药前三季度,营收231.88亿元,增长14.85%,归母净利润57.51亿元,增长24.50%
go
lg
...
88亿元,同比增长14.85%;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公司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根据季报公布的数字计算,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超500亿元。 第三季度,公司坚持“创新”与“国际化”双轮驱动,在创新药研发、全球化布局、人才体系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展现出强劲的高质量发展势头。 创新引擎全速运转,成果转化进入爆发期 在持续高研发投入的推动下,恒瑞医药创新成果不断落地,研发管线快速推进。 报告期内,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泽美妥司他片(商品名:艾瑞璟®)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1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成人患者。近日,公司在代谢疾病领域也迎来重要进展。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口服降糖三联复方制剂恒格列净瑞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I)、(II)(瑞乐唐®)上市,本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经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血糖控制。至此,恒瑞目前已在中国获批上市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与此同时,公司针对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积极填补临床空白。海外引进的全氟己基辛烷滴眼液(恒沁®)上市。该产品目前是全球唯一一款用于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干眼的药品,为广大患者提供全新治疗选择。 上市申报方面成果显著,前三季度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的数量累计为13项(按品种适应症计),仅第三季度就有8项,疾病领域涵盖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包括广受关注的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报告期内,HRS9531的中国Ⅲ期减重研究取得积极顶线结果。结果显示【1】,在为期48周的Ⅲ期试验中,6mg剂量组平均减重19.2%,且安全性良好。另外,海曲泊帕乙醇胺片用于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两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不久前的第十四届专交会上,海曲泊帕乙醇胺片被授予中国专利金奖。 同时公司在研管线储备充足,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报告期内公司共获得48个临床试验批件,有4款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其中ADC创新药瑞康曲妥珠单抗第9次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速,众多创新成果重磅亮相ESMO 坚实的创新研发实力,为公司高水平的国际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季度,恒瑞医药的BD交易频传捷报,合作模式持续创新。 7月,恒瑞与GSK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至多12款涵盖呼吸、自免、炎症与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物(含HRS-9821大中华区以外授权)。恒瑞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的选择权行使费和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应的分梯度的销售提成。 9月,恒瑞先后达成两项重要授权。一是以“NewCo模式”将HRS-1893海外权益授权给Braveheart Bio,首付款含现金及等值股权共6500万美元以及完成技术转移后的1000万美元近期里程碑款。此外,恒瑞还将收取最高可达10.13亿美元的与临床开发和销售相关的里程碑付款,及相应的销售提成;二是将瑞康曲妥珠单抗部分国际市场权益授权给Glenmark,在保留中美欧日等主要市场基础上,收取1800万美元首付款,另有最高可达10.93亿美元的与注册和销售相关的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应的销售提成。 这一系列活跃的BD交易,反映了恒瑞研发实力得到国际广泛认可,未来有望助推业绩持续释放。 同时,公司稳步开展创新药国际临床试验,目前已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及韩国等国家启动超过20项海外临床试验。公司向FDA申请了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联合阿得贝利(SHR-1316)用于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孤儿药资格认定,并获得FDA批准。至此,公司共有五款创新药产品获得该认定。 在稳步推进国际化布局的同时,恒瑞医药的国际影响力也通过积极亮相全球顶尖学术舞台进一步提升。今年10月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恒瑞医药携肿瘤领域多项重磅研究成果再度参会,发布46项研究成果,覆盖14款创新药物,并首次以展台形式亮相这一海外顶级学术盛会,进一步强化了与国际肿瘤学界的交流与对话。通过ESMO这一窗口,恒瑞正持续提升其研发成果的国际能见度与影响力,为后续产品全球化布局奠定扎实的学术基础。其中,“双艾”组合可切除肝细胞癌(HCC)研究(CARES-009)亮相口头报告【2】,并同步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主刊【3】,结果显示,“双艾”组合相比单纯手术显著改善了伴中高危复发风险可切除HCC的无事件生存期,突破42个月,为肝癌治疗带来新突破。 全球招聘+高端引智,打造全球化组织能力 国际化战略的深化,离不开全球化组织能力的支撑。恒瑞三季度在人才体系建设上“引育并举”,既布局长期人才梯队,也强化核心管理层实力。 报告期内,恒瑞正式启动面向2026届毕业生的“精英计划”全球校招,除在清华、北大等国内高校宣讲外,还赴哈佛、耶鲁、斯坦福等美国名校招揽人才。该计划旨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的科研与管理青年人才,通过系统化培养与多元化发展路径,为公司创新与国际化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同时,在高端人才招聘上,原凯莱英首席技术官兼首席商务官胡新辉先生加入恒瑞担任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在此之前,他曾长期在葛兰素史克、默克、强生、罗氏等知名跨国药企任职,拥有丰富创新药研发和制药新技术开发应用经验。原绿叶制药集团高级副总裁孙志刚加入恒瑞担任副总裁、首席质量官,他拥有丰富的创新药开发及国际化经验。加入工业界之前,他曾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工作近12年,负责药品质量审评和GMP现场检查等工作。原礼来中国肿瘤业务的核心掌舵者、礼来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尹航先生加入恒瑞担任副总裁、肿瘤事业部总经理。三人均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验与行业资源,他们的到来,被视作恒瑞“引智升级”策略的延续。目前,恒瑞中高层中拥有海外或跨国药企经验者占比超30%。这种人才结构的优化,正为这家本土龙头注入全球化视野。 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构筑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2025年下半年,恒瑞医药在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连续落子。首先,恒瑞医药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签约,共同设立“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总计1.32亿元,搭建了企业与顶尖科研机构、高校协同创新的高端平台,重点围绕肿瘤、代谢性疾病等方向开展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 紧接着在9月,恒瑞医药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出资1亿元人民币,用于资助科技创新、资源赋能、人才培育、国际交流等七大领域的项目,携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凭借在医药创新、合规运营、绿色发展及社会责任等领域的优异表现,恒瑞医药在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中文简称“明晟”,英文简称“MSCI”)ESG评级由2024年的“A”级跃升至“AA”级,跻身全球制药行业前列。这一成就标志着公司在完善ESG治理体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取得又一重要进展。此外,报告期内,财富中文网发布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恒瑞医药成功跻身“中国500强”。 未来,恒瑞医药将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加大创新药研发力度,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加速创新药出海,让更多新药、好药惠及全球患者。 参考文献: [1] 根据研究资料整理. [2]Jian Zhou, et al. Perioperative camrelizumab plus rivoceranib versus surgery alone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t intermediate or high-risk of recurrence (CARES-009):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2025 ESMO 1470O. [3]Wang Z, Fan J, Zhou S, et al. Perioperative camrelizumab plus rivoceranib versus surgery alone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t intermediate or high risk of recurrence (CARES-009): a randomised phase 2/3 trial. Lancet 2025. Published Online.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5)01720-9.
lg
...
金融界
10-27 18:03
上一页
1
•••
61
62
63
64
65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国出口突传坏消息!彭博:给本已面临年末放缓风险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lg
...
“卖出美国”才刚刚开始?!“特朗普冲击波”余震未平 美元、国债与美股齐遭抛售
lg
...
特朗普关税果然伤害了中国!AI牛市面临大考,一则数据令美联储降息“起死回生”
lg
...
“就业末日论”?!一份往常被忽视的报告引爆市场 这张图堪称灾难预言
lg
...
中国连续第12个月增持,黄金反弹重返4000大关!美联储降息概率又变了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4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