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B‑也有价值:Strategy获标普“垃圾债”评级 开启比特币企业信用时代
go
lg
...
结构单一 普指出,Strategy 的
商业模式
严重依赖比特币价格上涨,而非多元化的营收来源,这使公司在加密市场波动时面临显著风险。 其次,美元流动性不足与货币错配风险 公司资产主要为比特币等非美元资产,而债务、本金、利息及优先股分红等均以美元计价。标普认为,这种资产与负债货币错配在市场动荡时可能放大偿债风险。 第三,风险调整后资本为负 标普在计算风险调整资本时,将大规模比特币持仓视为高波动、高风险资产,并进行扣减处理。结果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Strategy 的风险调整后资本“显著为负”。 第四,经营现金流薄弱 标普指出,公司主营软件业务规模有限,盈利主要来自比特币的公允价值变动,而非稳定的经营性收入。 第五,依赖资本市场融资 Strategy 经常通过发行股票、优先股及可转换债筹资,用于购买更多比特币或支付财务义务。标普认为,一旦市场流动性收紧或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公司将面临融资渠道受限的风险。 第六,可转债结构与到期风险 尽管公司未来12个月无主要债务到期,且目前到期管理较为稳健,但其大部分可转债将在2028年后集中到期。若期间比特币遭遇价格冲击,公司仍可能面临再融资压力。 虽然评级等级不高,但标普给予Strategy的信用评级展望却为“稳定”,意味着评级近期不会被下调,但也缺乏足够的改善基础以获升级。展望稳定的前提在于公司能继续妥善管理债务到期结构、保持融资渠道畅通,并避免出现重大比特币价格冲击。 标普的评级又有哪些影响? B-评级通常与较高的融资成本挂钩,因为在债券市场上,投机级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才能吸引投资者承担额外风险。换言之,未来Strategy若继续通过债券或可转债融资,其资金成本和发行条件都将比以往更为苛刻。 与此同时,B-评级也在资本获取渠道上设下了门槛。根据机构投资规定,许多养老金、保险公司以及部分共同基金被限制投资于低于投资级(BBB-)的证券。评级下调使Strategy的潜在投资者范围明显收窄,资本来源的多样性受到约束。 更重要的是,这一评级传递出标普对公司经营风险的判断:Strategy的
商业模式
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财务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特币价格走势、管理层的执行能力以及资本市场的持续支持。 尽管如此,对Strategy公司而言,这已经不仅是一份评级,更而是市场给予的认可:市场不再只是关注它,而是在正式衡量它。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Michael Saylor会在X平台上毫不避讳地转发这份评级结果。 另外,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从“无法评级”到“非投资级评级”也标志着以比特币为支撑的企业融资模式已经足够成熟,可以被建模、评估并定价,而比特币自身也已不再被视为单纯的投机性投资品,而是被谨慎而明确地认可为一种合法的企业抵押资产。 换言之,比特币在这家公司中,正扮演着房地产、应收账款或库存等传统抵押物的角色——成为公司债务结构的底层支撑。 传统评级一定是真理吗? 评级并非万无一失的“真理”,而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模型与主观判断得出的前瞻性意见。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就暴露了评级机构在结构性复杂资产评估中的局限与利益冲突,成为评级并非绝对可靠的经典教训。 当时标普、穆迪和惠誉这三大评级机构曾普遍给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Subprime Mortgage Securities)与债务担保证券(CDO)AAA级(最高投资级)评级。然而,这些证券的底层资产实际上是大量高风险、信用较差的次级房贷。当美国房市泡沫破裂后,这些“高评级”资产迅速暴跌,大量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像是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持有的大量AAA级次贷资产就在短短几个月内变为“垃圾债”,这成为压垮两家机构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场危机之后,美国通过《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强化了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并要求披露模型假设与潜在利益冲突。但事件也让全球金融市场认识到:评级不是事实,而是观点,且可能带有误差与滞后性。 在加密资产领域,比特币等数字资产波动性、24/7市场机制、链上流动性与可审计性,都会让传统信用模型面临参数与假设的不匹配。标普此次对Strategy给出“B-”评级,既反映了评级机构在尝试把加密资产纳入既有框架的努力,但或许也折射出用传统模型衡量新型资产仍有盲点与折衷。 相关推荐:AI学会“付钱”:加密新热点x402市值冲80亿,机器自主经济正在重塑行业叙事
lg
...
Cointelegraph中文
10-29 18:35
机构眼中的“资产明珠”,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三季报再度起舞
go
lg
...
驱动服务升级,整个行业正被推向一场关于
商业模式
与竞争逻辑的深度重塑。 对于险企而言,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生存发展的必修课,对于投资者和市场观察者而言,理解这场变革的深层逻辑,亦是读懂中国保险业未来十年的关键。 以平安来看,当下其价值增长逻辑正清晰地呈现为政策、市场与科技三大维度的同频共振。 政策面来看,平安的增长轨迹与宏观政策及行业监管导向高度契合,这为其业务的稳健拓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一方面,监管层持续引导行业回归保障本源,聚焦长期、高价值的寿险及健康险产品。这与平安寿险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从此次三季报其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的强劲增长以及新业务价值率的显著提升。这充分证明了平安的产品结构和业务质量在政策引导下得到了实质性优化。 与此同时,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系列政策,为正处战略核心的医疗养老产业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平安前瞻性构建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圈,这一布局不仅响应了社会需求,更通过提升客户黏性,为其金融主业带来了强大的交叉销售潜力。 此外,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政策有助于提升市场活力与效率。平安超6.41万亿元的庞大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有望在更为成熟、多元的市场环境中,通过专业的资产配置,寻求更稳健的长期投资回报,巩固其利差收益的根基。 再从市场角度看,平安当前展现出明显的估值吸引力,并已成为聪明资金关注的焦点。 多家机构的积极评级亦印证了这一判断。以华泰证券发布的季报点评来看,其维持对中国平安的"买入"评级,并基于DCF估值法分别给予A股和H股76元人民币、75港元的目标价,较当前市价具有显著的潜在升幅。 这一乐观判断的背后,正是基于其对公司多项核心指标持续向好的确认。华泰证券指出,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NBV)表现尤为亮眼,第三季度可比口径同比增速高达58.3%,延续了上半年的强劲增长态势。公司银保渠道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驱动公司 NBV 增长的主要渠道。 其预计,银保渠道或将保持高增,公司 2025 年 NBV 增速有望达 44%。同时考虑到NBV增长韧性和投资向好,其亦同步上调公司2025-2027年的盈利预测。 眼下随着牛市行情的演绎,市场高位状态叠加不确定性升温的外部环境中,能够提供稳定现金回报的资产愈发受到青睐。平安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以及高股息优势具备吸引力。 最后,以AI为核心的科技赋能正从效率、成本、服务质量、风险防范等多个层面重塑平安的业务内核,而这也是其未来打开估值空间的核心锚点所在。 可以看到,平安将AI科技深度融入血脉,在代理人渠道,AI技术助力精准招聘、智能培训和个性化销售支持,推动业务增长。在投资端,AI赋能的风险定价与投资决策模型,帮助其更好的实现保险资金的利用,获取良好的投资收益率。在风险防范方面,AI赋能保险风控能力提升,强化异常行为识别、智能风险评估与预警。同时,AI还是平安医疗养老生态闭环的“连接器”与“放大器”,持续帮助其构筑差异化壁垒。 随着平安持续推进AI等核心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其成效已清晰地转化为难以复制的成本优势与极致的用户体验,并逐步为其构筑起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的本质是发现价值,但这个过程从来都不是线性的。而投资中最丰厚的回报往往来自于在范式转换的早期,识别出那些具备"可扩展性"的
商业模式
。 可以说,中国平安的增长逻辑清晰而坚实,凭借其综合金融的稳固根基、医疗养老生态的战略深度以及科技赋能的强大内核,其不仅能够抵御周期的波动,更有可能在新机遇中捕获超额增长。 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平安多重驱动力的共振,正是把握平安未来价值释放的关键所在。
lg
...
格隆汇
10-29 18:23
鹏华基金蒋昱东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成为首要任务
go
lg
...
,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
商业模式
、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相当于在未来十年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科技创新仍处于优先地位。全会强调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因为缺乏持续创新的产业体系将难以维持其强大的竞争力。全会还指出,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并提出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对国内消费的重视度提升。相较于五年前,本次全会更加注重提振消费,并强调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大力提振消费。全会明确要求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这意味着未来几年相关直接财政支出有望持续落实。 宏观政策预计将“积极+持续”。将“强化逆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直接写入五年规划;反内卷政策相关表述如期而至,与统一大市场相呼应,未提及去产能相关表述,目标在长期不在短期,重心在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减少产投竞赛,而不一定追求上游价格的快速回升。 与五年前“十四五”规划发布时相比,本次会议还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全会强调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政策重点聚焦提振消费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三季度中国 GDP 同比增长 4.8%显现经济韧性,但考虑到经济前景面临的多重潜在挑战,在四季度有望加码稳增长力度。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投研人员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lg
...
金融界
10-29 18:03
Circle是什么?CRCL股价走势如何? CRCL股票值得投资?
go
lg
...
?本文将从Circle(CRCL) 的
商业模式
、核心产品、风险评估与未来策略等角度,帮助读者快速理解 Circle(CRCL) 的全貌以做投资决策。 Circle(CRCL) 是什么? 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简称「Circle」) 是一家美国金融科技公司,成立初期从事P2P 支付与跨境支付产品(Circle Pay),曾经短暂涉足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业务。目前,Circle已经转向数位资产基础设施供应商,聚焦稳定币业务。 2013 年,Jeremy Allaire与Sean Neville正式创建Circle公司。 2018年,Circle与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 共同发起 联盟中心,并推出全球第二大稳定币。 2025年6月,Circle申请IPO并以「CRCL」为股票代码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交易。 Circle(CRCL)提供哪些产品/服务? Circle(CRCL)围绕稳定币提供相关服务,包括 稳定币与储备管理、商业支付与金融 API、数位资产服务等等,服务对象包含但不局限于个人、机构、交易所以及企业。 产品 / 服务 简短说明 目标客群 补充说明 稳定币发行与管理 发行并维护美元稳定币 USDC 与欧元稳定币 EURC 交易所、DeFi、企业、个人 跨链部署,多链版本支援 商业 API 法人级发行、赎回、支付与结算 API 企业、支付平台、钱包供应商 支援大额结算与自动化流程 Arc(企业金融平台) 企业级资金管理与数位资产工具 金融机构与大型企业 包含合规报表与帐务整合 跨境支付与结算 即时 USDC 结算与跨境汇款服务 跨国企业、汇款服务商 降低传统银行转帐成本与时延 储备管理 管理 USDC 背后的法币与短期资产储备 Circle 自身与合作伙伴 储备透明化与第三方审计 合规与风控工具 KYC/AML、交易监控与制裁筛查服务 交易所、金融机构、企业客户 帮助客户符合监管要求 流动性与市场服务 为交易所与市场提供 USDC 流动性与做市 中央化交易所、场外交易商 可支援 OTC 与量化合作 企业代币发行与资产代币化 帮助企业发行合规代币或数位资产 金融机构、企业发行方 包含合规设计与技术实作 SDK 与开发者工具 开发者整合 USDC 与支付功能的工具包 开发者、DApp、钱包 加速第三方应用整合 USDC 上市公司服务(CRCL 股东相关) 投资者关系、财务揭露与法遵报告 公开市场投资者与分析师 上市后资讯揭露更透明 Circle(CRCL)和USDC一样吗 许多人把 Circle 等同于 USDC,其实它们并不完全一样。 Circle 是「发行方」,而USDC其开发的 「产品」,两者存在一定的区别,具体如下: 属性 Circle(CRCL) USD Coin(USDC) 本质 一家上市公司 一种加密货币 角色 创造者、发行方和管理者 被创造的金融工具 价值来源 公司的价值来自其技术、专利、合作伙伴关系、
商业模式
和在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其价值完全依赖于 Circle 承诺的 1:1 美元储备支持 和市场对该承诺的信任。 风险重点 营运风险、监管、股市波动 储备资产风险、赎回流动性、技术风险 监管敏感点 证券法、公司治理、财报披露 稳定币监管、储备透明度、AML/KYC 要求 流动性与交易场所 证券交易所 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交易所、多链支援 Circle(CRCL)如何获利? Circle(CRCL)的收入与其业务类似息息相关,不过主要是主要透过两大类型获利:一是以 USDC 等稳定币储备资产投资所产生的「储备收益」,二是基于平台提供的「交易、清算、API 与企业服务」收取的手续费与服务费。 收入来源 主要赚钱机制 储备收益 将用户兑换成 USDC 的美元资金放入高流动性、低风险工具(T‑bills、银行存款、短期商票),赚取利差 交易与清算手续费 按交易次数或金额收费(API 转帐、赎回、结算) 企业/机构服务 API 使用费、订阅费、交易手续费、客制化整合费用 流动性与市场服务 做市利差、流动性分成、量化交易合作分润 资产管理与托管服务 管理费、托管费、顾问与发行手续费 利息/借贷与投资收益 在回购、短期债券或板块内进行投资产生利息 其他营收(软体/产品) 授权、订阅、顾问或交易分成 Circle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稳定币USDC储备收益,而且占比正在不断提升。根据数据显示,Circle 通过管理稳定币在2022年获得7.359 亿美元、2023 年获得14 亿美元、2024 年获得 17 亿美元,它们分别占经常性业务总收入的 95.3%、98.6% 和 99.1%。 Circle(CRCL) IPO表现如何? 2025 年初,Circle(CRCL)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 S‑1 文件,正式启动在纽约证交所(NYSE)上市的程序,股票代码为 CRCL。最初,Circle(CRCL)每股定价为 24-26 美元,此后上调至 27-28 美元,但是市场需求强劲,最终定价为31美元,筹资逾10亿美元。 强大的承销团与顶级的机构投资者是Circle(CRCL)上市的另一个亮点。Circle的IPO 承销团由多家著名投行组成,包括J.P. Morgan、Citigroup、Goldman Sachs 等。此外,木头姐 「Cathie Wood」 的 ARK 基金、BlackRock 等机构投资者不断增持Circle股票,引发普通投资者跟随买入推动其股价上行。 6月5日,CRCL以69美元开盘,相比IPO定价涨超120%;上市首日开盘之后,CRCL股价继续飙升,盘中两次熔断,最高涨至103美元,较IPO价格涨幅高达230%,吸引大量用户涌入,推动同时被视为稳定币乃至整个加密货币产业走向主流金融市场的一个里程碑。实际上,Circle的成功表现掀起一股加密IPO热潮,吸引加密企业相继上市,比如Figure(FIGR)、Gemini(GEMI)、Bullish(BLSH)等等。 Circle(CRCL)股价走势分析预测 CRCL上市之后,股价持续上涨逼近300美元关口,最高涨至298.99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此后,CRCL股价不断走弱逼近100美元关口,最大回撤高达63%,于2025年9月5日跌至最低点108美元。目前,CRCL股价「触底反弹」,短期有望继续反弹,今年或将再次回升至260美元附近。 【CRCL股价走势图,来源:TradingView】 多个机构认为CRCL股价股价将反弹至230-240美元区间。其中,伯恩斯坦的分析师Gautam Chhugani把其目标价定为 230 美元,花旗集团给予CRCL「买入/高风险」评级,目标价为 243 美元。 与此不同,日本瑞穗证券认为CRCL股票「跑输大盘」,股价将继续下行,目标价 85 美元,理由是GENIUS法案等新监管可能加剧竞争。摩根大通分析师也看空CRCL股票,给予其减持评级,并认为该股将在2026年12月跌至80美元。 Circle(CRCL)值得投资? Circle(CRCL)作为稳定币第一股,在监管、合规性、
商业模式
等方面具有许多优势,但是也面临利率下降、竞争激烈等风险。因此,若看好稳定币的未来前景,可以适当配置一定比例的CRCL股票。相反,则应减仓或退出。 评估维度 看多理由 看空理由
商业模式
清晰且已盈利:主要收入来自 USDC 储备金的利息,现金流稳定。 对利率极度敏感:全球尤其是美国正在进入降息周期,核心利息收入将大幅缩水。 市场地位 合规稳定币领导者:USDC 以透明、合规著称,是机构进入加密世界的首选桥梁,与贝莱德等巨头合作深厚。 面临激烈竞争:需与市占率更高的 USDT,以及其他合规稳定币(PYUSD、USD1)竞争。 监管环境 监管优势:积极拥抱合规,Circle 正在成为美国稳定币法案最大受益者。 政策不确定性:全球各国对稳定币监管态度不一,这是全球最大风险,可能严重限制USDC业务发展与流通量。 成长潜力 基础设施级别潜力:不仅是稳定币,更致力于成为跨境支付、DeFi 和 Web3 的金融基础设施,市场空间巨大。 市场饱和与依赖:成长高度依赖于加密市场整体扩张。一旦市场进入熊市,其成长性将受质疑。 如何买卖Circle(CRCL)股票? 交易Circle(CRCL)股票有两种渠道,一是传统的美股券商,买到真正的Circle股票,可以享受股东的一切权利;二是加密货币交易所,仅仅是交易Circle价格赚取价差,没有分红、投票等股东权利。 选项一:美股券商 开设证券帐户 在美国或支援美股的券商平台开户,例如:Charles Schwab、Fidelity、Robinhood、富途、长桥等。 搜寻股票代码 Circle 的股票代码为 CRCL,在交易平台输入代码即可查询报价与基本资料。 选择下单方式 市价单(Market Order):以当前市价成交,适合快速交易。 限价单(Limit Order):设定价格,仅在达到该价位时成交。 选项二:加密货币交易所 开设加密帐户 在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开户,例如:Bybit、Gate、Bitget。 搜寻股票代码 Circle 的股票代码为 CRCL,在交易平台输入代码即可查询报价与基本资料。 选择下单方式 市价单(Market Order):以当前市价成交,适合快速交易。 限价单(Limit Order):设定价格,仅在达到该价位时成交。 结论 Circle(CRCL) 已从一个加密新创蜕变为全球稳定币生态的重要推手,其影响力不仅在于 USDC 的流通量,更来自把加密市场与传统金融系统连接起来的能力。上市让 Circle(CRCL) 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大声量与资源,但也将面临更多审视与合规挑战。 常见问题 FAQ 应该长期持有还是短期交易 CRCL 股票? 这取决于您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可以是长期持有,也可以进行短期高频交易,也可以两者同时采用。一般来说,长期投资者需要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未来潜力,而短期交易者应紧随市场趋势和股价波动。 投资 CRCL 股票有哪些风险? 投资 CRCL 股票的风险包括:1.市场风险:数字货币市场波动性高,影响股票价格;2. 监管风险:各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可能影响公司运作及盈利模式;3. 竞争风险:数字货币市场竞争激烈,需要持续创新以保持市场地位。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10-29 17:03
储能狂飙,阳光能否二次腾飞?
go
lg
...
至 0.54 元/wh) 3)部分国家
商业模式
优化(如中国推出容量电价/现货价差,进行电力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美国/欧洲均有容量市场/辅助服务),储能项目 IRR 显著提升; 4)数据中心等新型需求带动配储需求增加:根据 IEA 等第三方数据测算,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到 2030 年将翻倍,推动配储需求持续增长。 数据中心作为高能量密度负荷,具有可靠性要求高、负荷波动大、用电成本高(电力成本占到运营成本一半)三大特点,而储能可为数据中心解决并网容量不足、支撑负荷波动、峰谷套利降低电费等作用。 阳光电源作为全球储能系统集成龙头,会直接受益于此轮全球的储能需求的爆发,同时由于阳光自身的构网型和三电融合技术(适应海外弱电网需求)+ 渠道和运维优势 + 品牌力加成,海豚君预计阳光全球市占率整体能保持继续增长的趋势,预计 2026 年储能系统出货量将达到 61Gwh,出货量继续保持 47% 的同比高增速。 目前市场对阳光 2026 年利润的预期在 180 亿-200 亿元,海豚君预计阳光 2026 年净利润为 193 亿,基于阳光未来利润增速,给与 2026 年 20-22 倍 PE 估值,对应阳光电源的合理估值在 3860-4246 亿。 海豚君阳光电源(300274.SZ)历史文章: 2022 年 4 月 20 日电话会《阳光电源:逆变器 + 储能,量稳利不稳定(会议纪要)》 2022 年 4 月 19 日财报点评《阳光电源:满带歉意,高预期在惊吓中下调?》 2021 年 11 月 16 日- 行业深度 -《左手平价,右手碳中和,光伏是新能源全村的希望?》 2022 年 02 月 07 日- 公司深度 -《光伏开年不利,阳光电源虎头蛇尾?》 2022 年 02 月 08 日- 公司深度 -《情绪泄完,阳光电源还是 “追光少年”》 本文的风险披露与声明:海豚投研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
lg
...
海豚投研
10-29 16:23
港股科技四季度展望:虽波动加剧,但长期产业趋势较为清晰
go
lg
...
,互联网龙头企业“AI驱动+高毛利”的
商业模式
已经得到验证,而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具备情绪修复与价值重估的双重潜力。短期来看,政策面持续释放“支持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行业竞争格局趋于缓和,消费基本盘保持稳健,为企业盈利提供了安全边际;中长期而言,AI云服务、广告及企业软件等业务将开启第二增长曲线,收入结构的优化升级叠加充裕的现金流,板块估值中枢有望迎来系统性提升,当前配置价值显著。 而投资者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港股科技ETF产品数量快速增加,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难免产生“选择困难”:究竟哪一只产品更贴合自己的配置需求?易方达指数团队对此提出“一题三解”的策略思路:若希望一键配置横跨港股与美股市场的中国互联网龙头,相关产品旗舰QDII产品——中证海外互联ETF(513050),该产品腾讯、阿里等权重股占比突出,历史超额收益表现领先;若更看重AI产业链的全面布局,从上游芯片至下游应用全覆盖,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场外联接A类:013308;C类:013309)是更精准的工具选择;若受投资范围限制,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则通过分散均衡的港股通持仓,提供相近赛道的有效替代敞口。 综上,三只产品定位清晰、互为补充:追求龙头集中度的可选513050,聚焦AI全链布局的可选513010,聚焦软件的则可直接关注513040。投资者不妨从自身需求出发,灵活选择适配工具,把握港股科技板块的配置机遇。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29 15:33
标普给 Strategy 评级 B-:叫不醒的「旧体系」
go
lg
...
的理解与估值偏差。 Strategy的
商业模式
已十分清晰:通过发行股票、可转债、优先股及债券等多种方式融资,持续购入比特币,至今已累计持有约64万枚。 这意味着,该公司的核心逻辑并非依赖软件业务盈利,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以比特币资产为核心、以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为支撑的新型企业结构。传统意义上用于评估“经营性公司”的那套标准,在此已基本失效。 然而,标普在评级报告中仍沿用其固有框架,重点强调了以下几点风险:资产过度集中于比特币、业务结构单一、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实力偏弱、美元流动性不足,以及债务全以美元计价而资产却以比特币为主的“货币错配”问题。 传统评级体系:不是永远「正确」 从过去来看,信用评级机构如标普在重大金融变革周期中并非始终精准。 回顾 2000 年代中期,美国结构化金融产品(尤其是以次贷抵押贷款为底层的 CDO)在发行时获得大量高评级,许多甚至被贴上 AAA 标签。研究指出,约 2005-2007 年间,美国发行了 727 只“资产支持型 CDO(SF ABS CDO)”,总规模约 6,410 亿美元,而这些产品暴雷后累计减记约 4,200 亿美元。 Wikipedia 等资料指出:“2005-2007 年发行的许多 CDO,在获得最高评级后,到 2010 年前被降至垃圾级或遭受本金损失。”在这些事件中,像 Lehman Brothers 等金融巨头深陷 CDO 与 MBS 资产当中,当这些资产价值暴跌、杠杆失控时,最终导致破产或被收购。 换言之:评级机构当年“看懂”为 A(或更高)级的结构化产品,最后变成了重灾区。这说明一个事实——当市场变了,旧模型就容易误判。 回到 Strategy,或许传统评级机构看到了:它没有传统的多元化收入,流动性可能受比特币波动压制,债务美元计价、资产比特币计价意味着如果比特币大跌,偿债链条可能受损。但与此同时,行业也在看到一个事实:Strategy 模式之所以成立,就是资本市场、比特币全球流动性、机构资金都为其提供了底层支撑。传统模型没有完全把这条逻辑纳入。 叫不醒的「旧体系」 不仅是标普,很多知名的传统投研机构都在用旧框架看加密资产公司。 例如 Charles Schwab的 Schwab Equity Ratings 系统(A 到 F 评级,F 为最低表现预期),过去 3-5 年内几乎长期将 Coinbase (COIN) 和 MicroStrategy (MSTR) 评为 F。 而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COIN 从 2022 到 2025 多次翻倍行情,Schwab 仍维持 F MSTR 自 2020 年起涨幅超过 1000%,Schwab 依然维持 F 即便在 MSTR 某些季度实际业绩远好于分析师预期时,评级仍不改动 这不是一次,而是 多年持续的一致性低评 换句话说:价格在变、市场在变、比特币叙事在变,但模型没有变。 Schwab 并不是“看错了”——它只是按照它的建模逻辑坚持认为这些公司“不符合传统盈利逻辑”。 同样地,Moody’s、标普对 Coinbase 的信用评级长期保持在投机区间,给出的原因也是: 业务波动性高 收入依赖市场周期 缺乏可预测现金流 风险暴露过于集中 听起来熟悉吗?这和给 Strategy B- 的逻辑是同一套模板。 总结 其实并不复杂: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们仍在用上一代的估值模型,去衡量下一代的资产形态。 传统金融机构并非不专业,它们只是固守于自身那套成熟的思维语言。在它们的认知体系里,一项优质资产必须能产生可预测的现金流,一项健康的业务必须能在低波动的环境中稳定运营,其估值也必须严格遵循可比公司分析或收益法模型。 然而,新兴的加密财库型公司所讲述的,是另一套截然不同的故事。它们的核心逻辑是:“我们并非依赖传统的经营性现金流来支撑资产价值,而是通过创新的资产结构来获得强大的融资与市场信心。” 这并非简单的对错之争,而是一场深刻的范式更替。 因此,标普此次给予 Strategy 的 B- 评级,其本身并非关键。真正具有象征意义的信号在于:以比特币财库为代表的新模型,已经发展到传统评级体系无法再忽视,并不得不尝试去“解释”的地步。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解释”不等于“理解”,“理解”也不等于“接受”,而“接受”更不意味着会将其纳入主流框架。旧体系的认知转变会像冰川移动一样缓慢——它终将醒来,但绝不会一蹴而就。 而历史一再证明,全新的市场格局,往往就在旧体系“半梦半醒”之间,便已悄然定型。 将比特币写入公司资产负债表,已经从先锋实验变为既成事实。传统世界是否认识它、接受它、乃至真正看懂它,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相关推荐:标普因Strategy专注比特币(BTC)策略给予B-"垃圾债券"评级
lg
...
Cointelegraph中文
10-29 15:05
观点:去中心化科学将把大脑带到链上
go
lg
...
司直接违背了作为人类的意义。 在中心化
商业模式
中,一家公司决定如何存储神经数据、谁可以访问它,以及什么商业激励塑造其使用。所有这些通常在没有征求患者同意或在冗长的条款和条件下进行。但与购物数据或浏览历史不同,在这里点击"我同意"不仅仅是隐私风险。当中心化系统被黑客攻击时,它还可能放弃对一个人如何移动和说话的影响。 攻击者不再只是窃取患者数据;他们可能干扰他们的思想和行动。 相比之下,去中心化分散了这种权力。它确保没有单一行为者可以单方面访问一个人最脆弱的数据并控制他们的生活。加密密钥保留在用户手中。只有在明确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访问神经档案,并且可以随时撤销。 最重要的是,去中心化还确保多元化。正如开源软件在互联网和银行业实现了创新爆炸一样,去中心化大脑网络可以在没有单一实体决定该精神体验的条款和条件的情况下促进多样化应用。 构建集体神经未来 未来十年将决定脑机接口是成为真正的公共产品还是进入人类思维的私有网关。 协作设计的协议可以为设备如何通信以及神经信息如何记录在链上设定规则,确保任何制造商的设备保持兼容。代币机制可以推动研究人员推进解码技术、增强隐私并承保独立安全评估。由零知识加密保护的同意驱动数据公地可以为发现提供大量匿名化资源,而不暴露个人神经特征。 监管有其作用,但广泛参与推动了这一运动。从开发思维控制游戏的开发者到从脑电波创作音乐的艺术家,再到制作神经反馈疗法的临床医生,参与者成为透明、集体治理网络的共同所有者。 保持我们思想的私密性是任何人都不应被剥夺的不可动摇的人权。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被迫将我们的精神隐私交给一个中心化实体? 以开放、去中心化和集体治理的方式将大脑带上链确保每个人都保持对自己思想的完全自主权。 观点作者:Andreas Melhede,Elata Biosciences联合创始人。 相关推荐:如何将ChatGPT变为您的个人加密货币交易助手 本文仅供一般信息目的,不旨在作为法律或投资建议。此处表达的观点、想法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观点和意见。
lg
...
Cointelegraph中文
10-29 14:04
阳光电源:10月28日接受机构调研,东吴证券、长江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go
lg
...
右。同时存在结构性的影响,国内和海外的
商业模式
和交付条件有所差异,海外款效率整体更高;公司本身也做了很多努力去改善应收账款,比如细化客户的信用管理、后期应收的管理、加强款力度的考核等,多种方案并行,逐步改善现金流。问:AIDC电源的具体的产品类型和对应的客户群体?数据中心配储对储能是否有比较好的协同?国内外云厂商对接是同步推进吗?答:产品方案是根据客户需要和项目进度来交付,现在还在洽谈中。公司目前优先做一次电源,二次电源的节奏会慢一些。关于配储,全球数据中心配储规模是根据数据中心的负荷做的测算,数据中心强劲的需求带来配储强劲的需求。现在国内外厂商都在接洽。问:全天候绿电供应的数据中心可能会成为主流的方式吗?答:全部绿电的形式成本会高一些,因为数据中心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光伏,可能也需要如柴发、燃料电池等其他方式。另外这个需配置储能时长较长,初步测算,绿电比例在 60%-70%的成本比较可接受,实现100%的供电成本可能翻倍。总体来说通过绿电实现部分供给的多元供电方案预计是比较主流的方式。 阳光电源(300274)主营业务: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及充电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阳光电源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64.02亿元,同比上升32.95%;归母净利润118.81亿元,同比上升56.34%;扣非净利润114.86亿元,同比上升55.63%;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28.69亿元,同比上升20.8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上升57.0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9.91亿元,同比上升59.76%;负债率60.06%,投资收益4.62亿元,财务费用-1.22亿元,毛利率34.8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4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44.95。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80.57亿,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2257.35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10-29 12:03
成长风格持续回暖,创业板50ETF大成(159298)红盘涨超2%,跟踪指数优势凸显:多元赛道+高弹性+契合“十五五”政策
go
lg
...
,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
商业模式
、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金公司认为,展望后市,大小盘风格或呈现转换,大盘成长风格有望中期(3—6个月)占优。当前宏观背景仍偏支持新兴成长板块,包括宏观经济有待继续修复、产业技术迭代较快、产业政策注重创新、并购重组和IPO相关政策继续对科创企业予以鼓励等,与此同时大市值新兴成长企业占比增加,对大小盘的影响相比以往更均衡。资金层面,A股机构投资者持股集中度仍有上升空间,大市值新兴成长风格的机构持股占比仍有望增加。更长期看,代表我国未来战略发展方向的新兴成长领域或将保持相对优势,大盘成长类公司数量及市值占比有望提升。 创业板50ETF大成(159298)紧密跟踪创业板50指数,创业板50指数由创业板市场中日均成交额较大的50只股票组成,反映了创业板市场内知名度高、市值规模大、流动性好的企业的整体表现。 创业板50ETF大成(159298),场外联接(A类:024920;C类:024921)。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10-29 10:53
上一页
1
•••
3
4
5
6
7
•••
681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黄金收评】发生了什么!?金价巨震68美元 中国重磅消息一度引发金价暴跌
lg
...
白宫爆发激烈争论!美媒曝“一场被取消的谈判”:特朗普临时叫停英伟达对华芯片计划
lg
...
两大投行齐声警告:全球股市或将迎来“现实回调”、未来两年恐跌10%至20%
lg
...
中俄突发重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寻求促进投资 扩大与俄经济联系
lg
...
【直击亚市】美联储官员最新信号吓坏市场!Palantir引爆不安,美元连涨5天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8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1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