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英伟达Isaac平台赋能人形机器人:Agility Robotics与Boston Dynamics领跑2025年市场
go
lg
...
ac与Neuraverse集成 英伟达
CEO
黄仁勋(Jensen Huang)在2025年COMPUTEX上表示:“物理AI和机器人将引发下一次工业革命,Isaac平台为开发商提供了从训练到部署的完整工具链。” 市场影响与竞争格局 Isaac平台的广泛采用正在重塑人形机器人市场。据市场分析,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8%。Agility Robotics和Boston Dynamics凭借成熟产品和Isaac平台支持,占据市场领先地位。Fourier和XPENG Robotics则在亚洲市场快速崛起,尤其在医疗和智能制造领域。Isaac平台的开源特性(如Isaac Lab 1.2在GitHub上免费提供)降低了中小型开发商的进入壁垒,推动了行业创新。相比之下,竞争对手如特斯拉的Optimus项目依赖自研AI,短期内难以匹敌Isaac的生态优势。然而,英伟达的高算力需求可能限制其在低成本市场的渗透。黄仁勋强调:“人形机器人是AI的下一波浪潮,我们的平台为全球开发商提供了最佳加速路径。” 技术落地面临的挑战 尽管Isaac平台技术先进,但人形机器人开发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数据需求巨大,训练复杂模型需海量真实和合成数据,数据采集成本高昂。其次,仿真到现实的差距(sim-to-real gap)仍需优化,尤其在动态环境下,机器人的感知和决策能力可能出现偏差。此外,高算力需求导致的能耗问题和硬件成本限制了部分中小企业的采用。英伟达通过GR00T-Dreams蓝图和OSMO云服务缓解了数据生成和算力分配问题,但长期看,行业需开发更高效的低功耗AI模型。Fourier
CEO
Alex Gu表示:“开发人形机器人需要大量真实数据,Isaac的仿真工具大幅降低了我们的开发成本。” 编辑总结 英伟达Isaac平台通过开源框架、高效仿真和AI加速技术,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Agility Robotics、Boston Dynamics等领先企业的采用表明,平台在解决复杂机器人开发难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市场预计将在2025年持续快速增长,但数据成本和能耗问题仍需行业共同应对。未来,Isaac平台的生态扩展和成本优化将决定其在全球机器人市场的长期竞争力。 名词解释 Isaac平台:英伟达开发的AI机器人开发平台,包含加速库、仿真工具和AI模型,支持人形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等开发。 Project GR00T:英伟达的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计划,旨在提供通用AI模型和数据管道,加速机器人开发。 Isaac Lab:开源机器人学习框架,支持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用于机器人训练和仿真。 Isaac Sim:基于NVIDIA Omniverse的机器人仿真平台,用于虚拟环境中的机器人测试和训练。 Jetson Thor:英伟达专为人形机器人设计的嵌入式AI计算平台,支持实时模型运行。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9日:英伟达在COMPUTEX发布Isaac GR00T N1.5模型,Agility Robotics、Boston Dynamics等10家开发商宣布采用,市场预计人形机器人部署速度提升30%。 2025年4月3日:Isaac Lab 1.2正式开源,新增云端支持,Fourier和Mentee Robotics利用其强化学习框架完成新型机器人测试。 2025年3月18日:英伟达发布Isaac平台更新,新增GR00T-Dreams蓝图,Foxlink利用合成数据训练工业机器人,效率提升50%。 2025年3月17日:英伟达与Google DeepMind、Disney Research合作开发Newton物理引擎,支持Isaac Lab,优化机器人运动精度。 2025年1月6日:英伟达在CES 2025展示Isaac Manipulator应用,NEURA Robotics完成家用机器人原型测试。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0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oseph Moore表示:“英伟达Isaac平台的开源策略极大降低了人形机器人开发的进入壁垒,Agility Robotics和Boston Dynamics的快速进展证明了其生态优势。我们预计,2025年机器人市场将因Isaac推动增长28%,英伟达在AI硬件领域的领先地位将进一步巩固。”——来源于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 2025年4月15日,高盛分析师Toshiya Hari指出:“Isaac Lab的强化学习框架为开发商节省了约30%的训练时间,Fourier和XPENG Robotics的应用案例显示,平台在亚洲市场潜力巨大。但高算力成本可能限制其在低端市场的渗透。”——来源于高盛市场分析 2025年3月20日,瑞银分析师Timothy Arcuri评论:“英伟达通过GR00T和Jetson Thor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端到端解决方案,NEURA Robotics的家用机器人进展显示其跨行业潜力。预计2026年,Isaac平台将占据机器人开发市场40%份额。”——来源于瑞银投资报告 2025年2月8日,巴克莱分析师Tom O’Malley表示:“Foxlink和Foxconn利用Isaac的合成数据技术,使工业机器人训练效率提升50%。英伟达的平台正在重塑制造业自动化格局,但需关注能耗和数据隐私问题。”——来源于巴克莱行业洞察 2025年1月12日,花旗分析师Jim Suva指出:“英伟达Isaac Sim的仿真能力显著缩小了仿真到现实的差距,Boston Dynamics的Spot机器人优化案例表明,平台可助力企业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更高可靠性。”——来源于花旗技术评论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20 00:10
英伟达AI驱动自动驾驶:与梅赛德斯2025年全球车队部署提速
go
lg
...
训练模型的鲁棒性提升约35%。梅赛德斯
CEO
奥拉·卡伦纽斯(Ola Källenius)在2025年CES上表示:“英伟达的AI技术让我们能够快速部署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车队,重塑豪华出行体验。”以下表格对比英伟达与梅赛德斯的合作亮点与其他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组合 技术平台 部署市场 自动驾驶等级 预计商用时间 英伟达+梅赛德斯 DRIVE Hyperion 北美、欧洲、亚洲 L4 2025年底 特斯拉 FSD Beta 北美、欧洲 L2+ 2026年 Waymo+Stellantis Waymo Driver 北美 L4 2025年中 百度+吉利 Apollo 中国 L4 2026年初 自动驾驶市场的竞争格局 英伟达与梅赛德斯的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自动驾驶市场的领先地位。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达到420亿美元,年增长率约25%。英伟达凭借DRIVE Hyperion平台的开放性和高算力,已与超过50家车企和Tier 1供应商建立合作,覆盖商用车、Robotaxi和乘用车领域。相比之下,特斯拉依赖自研FSD芯片,生态封闭性限制了其扩展速度;Waymo在Robotaxi领域领先,但乘用车市场进展较慢。英伟达的AI模型通过云端训练和边缘计算结合,显著降低了开发成本,预计2025年其自动驾驶业务收入将同比增长40%。黄仁勋强调:“自动驾驶是AI的终极应用场景,我们的平台正在加速这一变革。” 技术落地与监管挑战 尽管英伟达的AI技术先进,自动驾驶商用化仍面临多重障碍。首先,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自动驾驶车辆需处理海量实时数据,需符合GDPR等全球法规。其次,复杂场景适应性仍需优化,例如极端天气或非结构化道路下的决策能力。此外,监管审批差异化导致全球部署进度不一,美国、欧盟和中国对L4级自动驾驶的认证标准各异。英伟达通过OSMO云服务和数字孪生技术缓解了数据处理压力,但长期需与政府和行业合作制定统一标准。梅赛德斯首席技术官马库斯·舍弗(Markus Schäfer)表示:“与英伟达的合作让我们在技术上领先,但全球监管协调是商用化的关键。” 编辑总结 英伟达通过AI模型和DRIVE Hyperion平台,为自动驾驶行业树立了技术标杆。与梅赛德斯的合作不仅加速了L4级自动驾驶车队的全球部署,也展示了端到端AI的商用潜力。市场预计2025年将迎来自动驾驶的规模化拐点,但数据隐私、场景适应性和监管协调仍是行业痛点。英伟达的开放生态和算力优势为其赢得先机,未来需平衡技术创新与合规要求,以保持竞争优势。 名词解释 DRIVE Hyperion:英伟达的自动驾驶平台,集成AI软件栈、Orin/Thor芯片和传感器架构,支持L2至L5级自动驾驶。 DRIVE Thor:英伟达最新自动驾驶芯片,算力达2000 TOPS,专为L4-L5级自动驾驶设计。 Omniverse:英伟达的3D仿真和协作平台,用于自动驾驶场景模拟和数字孪生开发。 NeMo Curator:英伟达的数据处理工具,优化大规模多模态数据集,用于AI模型训练。 L4级自动驾驶:高度自动化驾驶,车辆可在特定场景下完全自主运行,无需人类干预。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5日:英伟达与梅赛德斯在德国启动L4级自动驾驶车队测试,首批S级车型完成城市道路验证,计划年底商用。——来源于行业新闻 2025年4月10日:英伟达发布DRIVE Thor芯片量产计划,算力提升8倍,沃尔沃和吉利确认2026年采用。——来源于技术发布会 2025年3月22日:英伟达Omniverse新增自动驾驶仿真模块,支持百万级场景模拟,梅赛德斯称训练效率提升35%。——来源于企业公告 2025年2月14日:英伟达与美国NHTSA合作,制定L4级自动驾驶安全标准,加速北美市场认证。——来源于监管报道 2025年1月7日:英伟达在CES 2025展示DRIVE Hyperion 9.0,支持实时OTA升级,梅赛德斯EQS车型率先搭载。——来源于展会报道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2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表示:“英伟达与梅赛德斯的合作标志着L4级自动驾驶的商用化提速,DRIVE Hyperion的开放性使其在车企中广受欢迎。预计2025年英伟达自动驾驶业务收入将增长40%,占其AI收入的25%。”——来源于摩根士丹利汽车行业报告 2025年4月18日,高盛分析师Mark Delaney指出:“英伟达DRIVE Thor芯片的超高算力为复杂场景提供了保障,但高成本可能限制其在中低端市场的渗透。梅赛德斯车队的成功将推动豪华车市场采用率提升。”——来源于高盛技术分析 2025年3月25日,瑞银分析师Joseph Spak评论:“英伟达的Omniverse仿真平台显著降低了自动驾驶开发成本,梅赛德斯的全球部署计划显示其技术成熟度。预计2026年,英伟达将占据自动驾驶平台市场35%份额。”——来源于瑞银投资洞察 2025年2月10日,巴克莱分析师Brian Johnson表示:“英伟达的端到端AI模型通过云边协同优化了实时决策,梅赛德斯车队的OTA能力领先行业。但数据隐私和监管仍是全球推广的瓶颈。”——来源于巴克莱行业报告 2025年1月15日,花旗分析师Jim Suva指出:“英伟达与梅赛德斯的合作展示了AI在豪华车市场的潜力,DRIVE Hyperion的模块化设计便于车企定制。预计2025年,英伟达自动驾驶收入将突破50亿美元。”——来源于花旗技术评论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20 00:10
英伟达AIQ存储平台革新非结构化数据:GPU堆叠驱动2025年市场突破
go
lg
...
成本和生态开放性。VAST Data
CEO
雷尼·詹姆斯(Reny James)表示:“AIQ的创新令人振奋,但企业需平衡算力投资与数据治理的复杂性。” 编辑总结 英伟达的NVIDIA AIQ存储平台通过GPU堆叠和智能查询系统,为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树立了行业标杆。与领先存储供应商的合作加速了其市场渗透,预计2025年将推动企业数据洞察的规模化应用。然而,高硬件成本和技术复杂性可能限制其在中小市场的普及。未来,英伟达需在成本优化和生态开放性上持续努力,以巩固其在AI驱动存储领域的领导地位。 名词解释 NVIDIA AIQ:英伟达的AI驱动存储平台,集成GPU堆叠和智能查询系统,优化非结构化数据处理。 GPU堆叠:利用GPU并行计算能力构建存储服务器,取代传统CPU架构,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非结构化数据:不遵循固定格式的数据,如文本、图像、视频,需AI技术进行索引和分析。 Blackwell Ultra:英伟达最新GPU架构,支持高吞吐量AI计算,用于AIQ平台。 Dynamo:英伟达的开源推理库,优化AI数据处理流水线,支持语义搜索和RAG。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5月18日:英伟达在GTC 2025发布NVIDIA AIQ存储平台,宣布与12家存储供应商合作,预计年底前部署超5000个GPU节点。——来源于行业新闻 2025年4月20日:NetApp宣布ONTAP平台集成AIQ查询系统,处理非结构化数据速度提升20倍,应用于金融和医疗行业。——来源于企业公告 2025年3月18日:英伟达发布Blackwell Ultra GPU,支持AIQ平台,单节点吞吐量达1.8TB/s,HPE和Dell确认采用。——来源于技术发布会 2025年2月15日:VAST Data推出InsightEngine,结合AIQ技术,优化企业RAG应用,市场估值升至91亿美元。——来源于行业报道 2025年1月10日:英伟达在CES 2025展示AIQ原型,Cloudian和Cohesity演示非结构化数据实时分析案例。——来源于展会报道 国际投行专家点评 2025年5月15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oseph Moore表示:“英伟达的AIQ平台通过GPU堆叠重新定义了存储行业,12家供应商的合作显示其生态优势。预计2025年其存储业务收入将增长45%,占AI收入的15%。”——来源于摩根士丹利行业报告 2025年4月25日,高盛分析师Toshiya Hari指出:“AIQ的智能查询系统为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但高硬件成本可能限制其在中小市场的普及。NetApp的整合案例证明其商业潜力。”——来源于高盛技术分析 2025年3月20日,瑞银分析师Timothy Arcuri评论:“英伟达的GPU堆叠架构在能耗和速度上远超传统存储,AIQ平台预计2026年占据非结构化数据市场25%份额。HPE的参与增强了其市场可信度。”——来源于瑞银投资洞察 2025年2月18日,巴克莱分析师Tom O’Malley表示:“AIQ的开源Dynamo库降低了开发门槛,但GPU依赖可能引发成本和生态封闭担忧。VAST Data的估值增长显示市场对AI驱动存储的热情。”——来源于巴克莱行业报告 2025年1月12日,花旗分析师Jim Suva指出:“英伟达AIQ平台通过实时语义搜索为企业释放了非结构化数据的价值,Cloudian和Cohesity的案例表明其跨行业潜力。预计2025年存储收入将突破20亿美元。”——来源于花旗技术评论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5-20 00:10
COMPUTEX前夕,英伟达开放NVLink Fusion解锁全球AI算力“加速密码”
go
lg
...
幕前夕,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NVDA)
CEO
黄仁勋于本周一宣布,将向其他芯片设计公司开放其最新一代芯片互联技术NVLink Fusion。 英伟达周一推出了NVLink 技术的新版本 NVLink Fusion,该技术旨在通过高效连接多颗芯片,显著提升芯片间通信速度,帮助客户构建更强大的定制化人工智能(AI)系统。 在 COMPUTEX 科技大会上,英伟达
CEO
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引发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科学和工业将发生变革。” NVLink Fusion 技术的开放,正是英伟达为推动这场变革所迈出的新的一步。 行业分析认为,NVLink Fusion 技术的开放将加速全球 AI 算力系统的开发,进一步巩固英伟达在 AI 芯片领域的生态统治力 —— 据估算,英伟达在数据中心AI芯片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80%。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5-19 20:07
【美股盘前】美国失去3A评级,股债汇三杀或重现!英伟达跌3%,特斯拉跌4%,奈飞评级遭下调
go
lg
...
AI工厂时代 英伟达(Nvidia)的
CEO
黄仁勋在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发表演讲时表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AI工厂时代的开端,英伟达将是一个AI基础设施公司,而非晶片厂商。新系统Grace Blackwell现已全面投入生产,Grace Blackwell GB300将在第三季上市。 彭博揭秘:苹果为何在AI落伍 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公司可能不会在今年WWDC大会上花费时间谈论Siri,包括未来升级和去年承诺过但又推迟的功能。 Apple Intellgence被认为是一项战略失误,原因在于:高管分歧过大,AI主管难以融入核心决策层;新旧Siri存在系统级冲突;营销严重超前。 3、重要数据/事件 20:45 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讲话 22:00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乌总统通话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5-19 18:38
G7财长会议举行、中国4月经济数据出炉、台北国际电脑展开幕、微软与谷歌陆续举办开发者大会【一周前瞻】
go
lg
...
际电脑展将于本周初开幕,英伟达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出席并发表首场主题演讲。微软一年一度的Build开发者大会将于5月19日至22日举行,预计微软将会发布有关新的AI 集成、服务和应用程序的公告。谷歌公司将举行其年度I/O开发者大会,Google将公布各项软件产品的进展情况,预览最新功能。 美国财长贝森特将出席G7财金领导人会议,贸易问题受到关注 本周二在加拿大举行七国集团(G7)财金领导人会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将出席并将寻求让G7重新关注解决贸易失衡和非市场经济行为。美财政部发言人表示,贝森特也将与这些官员讨论如何在私营部门的带动下实现更多增长。 贝森特还誓言要通过削减政府开支和监管来让美国经济"重新私有化",认为美国经济过于依赖公共部门来推动增长。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表示,他将寻求在下周加拿大G7会议期间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会面,讨论外汇问题。 中国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 中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人民币(5154亿美元),同比增长5.1%,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5%。上个月零售额增长了5.9%。1到4月份,我国设备购置投资同比增长了18.2%,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5%。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今年以来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市场销售延续回升态势,但消费内生动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下阶段,要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继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更好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 台北国际计算机展明开幕 全球科技领袖齐聚台北 亚洲指标性 B2B 科技盛会「COMPUTEX TAIPEI 2025」将于 5 月 20 至 23 日于台北南港展览馆 1、2 馆盛大登场。今年展会主轴为「AI NEXT」,聚焦四大前瞻科技趋势:AI 运算、未来移动、次世代通讯与绿能永续。 黄仁勋今天上午发表台北国际计算机展(COMPUTEX)首场主题演讲,谈及辉达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扩张、与鸿海和广达等台厂持续深化的伙伴关系,及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关税忧虑。并宣布台湾总部落脚北市科等重大讯息。 微软、谷歌陆续举办开发者大会 微软一年一度的Build开发者大会将于5月19日至22日举行,地点为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本次活动上,预计微软将会发布有关新的AI 集成、服务和应用程序(包括适用于Windows的版本)的公告。Copilot将继续为本次大会的亮点,市场期待微软宣布其Copilot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其众多软件产品(包括消费者和企业端)更深入的集成。 Google公司将于5月20日至21日在加州山景城的海岸线圆形剧场举办2025年度Google I/O开发者大会。届时,Google将公布各项软件产品的进展情况,预览最新功能。根据公开信息披露,谷歌预计将公布大量关于Android、Chrome、Google搜索、YouTube以及AI聊天机器人Gemini的消息,重头戏是Gemini 2.5的系统性展示和多平台布局。 精选经济数据 周一、中国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 周二、澳大利亚至5月20日澳洲联储利率决定 周四、美国5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 本周精选事件 周一、英伟达
CEO
黄仁勋出席台北国际电脑展并发表演讲 周二、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举行,至5月22日。 周五、FOMC永久票委、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在货币政策实施研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公司财报 周一、携程网(TCOM.O)、 周二、Zoom(ZM.O)、哔哩哔哩(BILI.O)、微博(WB.O) 周三、百度(BIDU.O)、小鹏汽车(XPEV.N)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05-19 17:58
打完“情绪比较低落”感情牌后,雷军动作不断!重磅预告手机SoC芯片、小米yu7来了,撞车爆燃事故后“雷氏营销”重出江湖
go
lg
...
作不断! 19日上午,小米集团董事长兼
CEO
雷军发布重磅预告,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定在5月22日晚7点召开。雷军表示,这次重磅新品特别多,包括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Pro、小米平板7Ultra和首款SUV小米YU7等。 随后雷军又为此次的产品发布会造势,发文回顾了小米11年“造芯之路”,雷军主动提到了此次小米玄戒O1芯片的细节,并大打感情牌。 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力争跻身“第一梯队旗舰体验” 雷军表示,这几年,很多米粉一直在追问:“小米还做不做大芯片了?”网上也有各种似是而非的传闻,也有不少人嘲笑澎湃SoC没有后续。但雷军表示,那不是小米的“黑历史”,那是小米的“来时路”。 他表示,早在11年前的2014年,小米就开始了芯片研发之旅。2014年9月,澎湃项目立项。2017年,小米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正式亮相,定位中高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遭遇挫折,我们暂停了SoC大芯片的研发。但我们还是保留了芯片研发的火种,转向了‘小芯片’路线。再后来,小米澎湃各种芯片陆续面世,包含了快充芯片、电池管理芯片、影像芯片、天线增强芯片等‘小芯片’,在不同技术赛道中慢慢积累经验和能力。”雷军说。 雷军表示,小米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力争跻身“第一梯队旗舰体验”。雷军透露称,四年多时间,截至今年4月底,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135亿元人民币。目前,研发团队已经超过了2500人,2025年预计的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雷军还提到玄戒O1是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SoC芯片。在玄戒立项之初,就拥有很高的目标:最新的工艺制程、旗舰级别的晶体管规模、第一梯队的性能与能效。 “我相信,这个体量,在目前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团队规模,都排在行业前三。如果没有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如果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玄戒走不到今天。”雷军表示。 至于此次雷氏营销的效果还有待日后验证,不过资本市场对此十分受用,今日早盘小米一度大跌近4%,报49港元/股,在雷军发文前后,小米集团股价开始拉升,午后小米集团一度大涨超过2%,报52港元/股,重新站上50港元/股关口。 撞车爆燃事故后“雷氏营销”重出江湖 值得注意的是,自5月10日雷军时隔月余首度发声后,最近雷军在社交媒体的更新频率恢复到了之前强度,每天消息不断。 3月29日,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发生严重事故,车辆撞击后起火致3人死亡,引发巨大舆论,雷军的社交媒体随后便停更多日,仅在小米15周年当天简短发声,之后又进入“停更”状态,雷军本人也未再在公开场合露面,雷军的健身打卡便按下了暂停键。 5月10日,雷军恢复了健身打卡,他在个人微博发布动态,也是其停止互动一个多月后的明牌回归。 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在微博发文称,“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过去这几年一直很忙,这段时间反而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确实有一些收获……最近看了很多朋友的留言,特别感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给了我莫大的信心,让我也逐渐找回前行的勇气和信心,状态开始逐步恢复。” 当时有分析表示,在小米手机和YU7等重磅产品发布在即,作为产品营销宣发主力的雷军,留给雷军保持缄默,躲避风头的时间不多了,此次发文也意味着雷军在社交媒体的回归,和小米各大产品宣发的重启。 果不其然,在雷军打出“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感情牌后,“雷氏营销”重出江湖,先后为小米SU7 Ultra、小米Civi5Pro以及小米芯片站台,此外缺席上海车展小米YU7也终于要揭开神秘面纱。 小米yu7终于要来了 据雷军透露,小米YU7将于5月22日的新品发布会上与玄戒O1芯片等同台亮相。而在小米SU7出现撞车爆燃事故以及小米SU7 Ultra碳纤维前舱盖退订风波之后,小米YU7对于雷军和小米显得异常重要。目前小米YU7所在的纯电SUV赛道,小米Model Y一家独大,其余车型集中度分散。2024年国内市场B级及以上纯电SUV累计销量约166万辆,其中Model Y销量高达55.67万辆,断档领先。 2月24日,小米YU7新版本车型完成申报,预计最快6月正式上市。据“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发布的第39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小米YU7新版本车型完成申报。新车型为双电机四驱版本,采用磷酸铁锂电池,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130kW/235kW,最高车速240km/h。本次申报的新版小米YU7生产地位于北京经开区,外形尺寸为4999×1996×1600mm,轴距3000mm。 3月28日,在小米汽车上市一周年之际,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于微博发文介绍了小米SUV车型“小米YU7”的中文读音,为“小米御7”,取自"陆地战车,御风而行"的寓意。
lg
...
金融界
05-19 15:06
半导体ETF(159813)涨近1%,英伟达放弃中国 Hopper 市场,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再加速!
go
lg
...
19 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消息,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 3nm 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玄戒 O1 即将亮相。这是中国大陆地区首次成功实现 3nm 芯片设计的突破,紧追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大陆地区在先进制程芯片研发设计领域的空白。 近年来,小米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出 “大规模投入底层技术,致力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 的新十年目标,并将芯片、AI 和 OS 确定为重点投入的三大技术赛道。据悉,小米近五年研发总投入达 1050 亿元,今年预计研发投入 300 亿元。目前,小米有工程师超过 2 万人,其中芯片工程师超 2500 人。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英伟达 Hopper 系列的退场,中国 AI 芯片市场出现了巨大的空白,将催化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化的进程。未来,将有许多的中国企业站出来,填补英伟达留下的空缺,在 AI 芯片、手机芯片等多个领域实现全面国产替代。 东吴证券认为半导体行业业绩持续高增,看好自主可控趋势下国产替代加速。先进逻辑 / 存储厂商持续扩产,叠加先进制程设备继续突破放量,逻辑 & 存储厂商扩产将带来半导体设备 & 零部件需求上升;国产半导体设备商开启平台化布局,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均有全新品类设备亮相,平台化加速有利于拓宽产品种类打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设备公司差异化竞争将使国产替代逻辑持续生效;受益于 AI 芯片浪潮加速,下游封测设备起量,特别是测试设备国产化进程顺利,有望实现国产化替代放量。 半导体ETF紧密跟踪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为反映沪深北交易所芯片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丰富指数化投资工具,编制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980017)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寒武纪(688256)、中芯国际(688981)、海光信息(688041)、北方华创(002371)、韦尔股份(603501)、中微公司(688012)、兆易创新(603986)、澜起科技(688008)、长电科技(600584)、紫光国微(00204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82%。 半导体ETF(159813),场外联接A:012969;联接C:012970;联接I:022863。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5-19 14:36
美的方洪波:一个
CEO
、董事长能听到什么,取决于你想听到什么
go
lg
...
要进行关停并转,聚焦核心业务。 “一个
CEO
、董事长能听到什么,取决于你想听到什么。”方洪波认为,洞察力来源于对一线真实情况的掌握,以及对战略和商业的理解。为了获取真实的声音,他每年都会雷打不动地前往乡镇、县城,与一线门店、客户、员工和渠道进行深入的交流。“公司内部的员工,我也会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公司200多中高层,每个都聊,一个不落。”他表示。 他强调,企业家一定要对一线最真实的情况有所掌握,这是洞察力的来源。“大企业
CEO
往往是很难听到真实声音的,因为高管对下面会有层层阻隔和过滤,他们有天生这个倾向。”
lg
...
金融界
05-19 14:27
易信:全球市场强劲反弹:中美休战引爆风险偏好,评级警讯暗藏隐忧
go
lg
...
等)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芯片巨头英伟达
CEO
黄仁勋也将在一场行业活动中发表演讲,市场期待他透露更多AI芯片需求和公司订单前景的信息,届时英伟达及芯片板块股票或将再次受到追捧。 央行政策动向 美联储方面,本周将有多位官员发表讲话,包括地区联储行长和理事等。鉴于当前市场对美联储年内是否再降息存在分歧,官员言论可能提供线索。例如,他们若强调通胀隐忧和金融稳定,可能意味着政策将保持谨慎;反之,若提及经济下行风险或信贷收紧影响,市场对年内降息预期将升温。投资者需特别关注美联储官员对最新消费者信心和通胀预期数据的看法。 结语 上周市场走出了阴霾,投资者情绪从极度悲观逐渐转向谨慎乐观。多头占据主动,但并未盲目乐观,避险资产的阶段性回调中仍可见逢低买盘迹象,表明市场对风险的敏感度仍在。展望后市,全球市场能否延续上周的强劲势头,取决于基本面支持是否跟上:贸易谈判能否取得实质进展、通胀下行趋势能否巩固、各国政策协调能否增强等等。如果本周关键数据和事件释放的信号积极,市场有望保持上涨动能;反之,若出现重大不利因素,资产价格可能再度进入震荡调整。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基本面变化,在把握行情机会的同时做好风险防范。上周的行情表明,市场正处在政策与经济交织影响的敏感期,理性应对、动态调整仍是当前投资策略的上策。 免责声明: 这些交易信号是来自第三方提供商的方向性观点。本网站(或文章)提供的任何意见、新闻、研究、分析、价格或其他信息仅供参考。此信息并非投资建议、推荐、研究或交易价格记录,也不是进行任何金融交易的要约或邀请。这些信息不考虑任何人的任何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过去的表现并不是未来表现的可靠指标。实际结果可能与过去的表现或任何前瞻性陈述有很大不同。易信不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并且对基于此信息进行投资而产生的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2025-05-18
lg
...
易信easyMarkets
05-19 13:58
上一页
1
•••
108
109
110
111
112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这些股票突遭猛烈抛售!特朗普重大宣布:新关税要来了
lg
...
周评:鲍威尔释降息重大信号!美元突然暴跌、金价飙升 特朗普关税传大消息
lg
...
美国资深经济学家发出严厉警告:金融领域最重要的三大图表预示着“大崩盘”
lg
...
俄乌突传重大消息!美媒独家:五角大楼悄悄阻止乌克兰对俄罗斯发动远程导弹袭击
lg
...
鲍威尔演讲引爆黄金重大破位行情!两张图看黄金技术前景 投资者如何获利了结?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