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歌尔股份:备货稳增、Meta 平淡,VR/AR 何时 “放大招”?
go
lg
...
月),要点如下: 一、整体业绩:收入&
毛利率
,均有回升。 ①歌尔股份 2025 年第三季度总营收 306 亿元,同比增长 4.4%,好于市场预期(280 亿)。$歌尔股份(002241.SZ) 收入端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下游客户备货的拉动,部分为 9 月的 iPhone、AirPods 及 MR 等新品发布准备; ②公司本季度
毛利率
12.8%,同比提升 1.4pct。随着下游订单状态的回暖,预计公司三大业务的
毛利率
均有提升,其中智能声学整机和智能硬件的
毛利率
都回升到了 10% 附近; 二、费用及经营情况:存货合理增长,核心费用有所提升。 ①歌尔股份 2025 年第三季度存货 163 亿元,同比增长 14%。在下游新品备货的带动下,公司存货绝对值有所增加,但存货/收入的比值仍在相对合理范围。 ②歌尔股份本季度的三项核心费用率为 8.1%,环比提升 1.2pct,其中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及管理费用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公司本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11.7 亿元,同比增长 4.5%,与收入增速相近,其中
毛利率
的提升与经营费用的增加基本相抵消。 海豚君整体观点:业绩整体还不错,仍需关注 AR/VR 新品进展 歌尔股份本季度营收和
毛利率表
现都不错,其中收入端同比增长 4.4%,好于市场预期。而
毛利率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有所回落,但 12.8% 还是不错的表现。 由于三季报的数据相对较少,再结合歌尔公司的中报来看:①智能声学整机业务相对低迷,而在苹果公司 9 月发布新款 Airpods 的带动下,下半年有望比上半年有所好转;②智能硬件业务止住了下滑的颓势,但市场本身期待的meta9 月新品并没有带来 “惊喜”;③精密零组件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速,主要受益于下游电子产品需求回暖和产品备货的增加。 相比于收入端,公司的
毛利率
还是呈现出回升的趋势,尤其是今年以来公司连续三个季度的
毛利率
都维持在 12% 以上,这主要是受智能硬件、精密零组件业务分项
毛利率
提升的带动。当前智能硬件和智能声学整机的
毛利率
回升至 10% 附近,而精密零组件的
毛利率
一直稳定在 20% 上方。 结合歌尔公司当前市值(1165 亿元),对应 2026 年净利润约为 26 倍 PE 左右(假定营收 +15%,
毛利率
11.8%,税率 10%)。参考公司历史区间(20xPE-40xPE),当前估值大致位于区间中枢偏下的位置。 整体来看,歌尔公司本季度的业绩表现还不错,收入和
毛利率
呈现提升的趋势。相比于智能声学整机及零组件业务,公司将更多地业务重心投入到了智能硬件方面,在收入中的份额也已经超过 50%。因而相比于苹果新品的发布,市场其实更关注于 AR/VR 新品的发布表现。 结合公司的智能硬件来看,业务的收入和
毛利率
都有所回升,也反应了 VR/AR 行业从底部回升的迹象。然而本次 Meta 发布的新品并未带来 “惊喜”,导致了公司股价在 9 月出现一波的回调,这也表明 VR/AR 的 “爆发期” 仍要继续等待。 虽然营收&
毛利率
的回升,能给市场带来一定的信心,但股价表现仍需要 VR/AR 等方面的利好因素来推动。只有当后续 VR/AR 有真正的 “爆品” 出现时,公司的价值将会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来。 以下是歌尔股份财报及相关数据图表: 海豚投研关于歌尔股份历史文章回溯: 财报季 2025 年 8 月 21 日财报点评《歌尔股份:毛利回血 “稳节奏”,Meta 上新 “再助攻”?》 2025 年 4 月 21 日财报点评《VR“哑火”、关税 “背刺”,歌尔的出路在哪里?》 2024 年 10 月 24 日财报点评《Meta、苹果齐上新,歌尔又行了?》 2024 年 8 月 14 日财报点评《歌尔股份:传统业务修复,VR 难见起色》 2024 年 4 月 24 日财报点评《歌尔股份:苹果进场,VR/AR 能熬出头吗?》 2023 年 10 月 27 日财报点评《歌尔股份:利润下杀,何时才能站起来?》 2023 年 4 月 18 日财报点评《歌尔股份:砍单砍崩业绩,苹果的小弟熬得住吗?》 2022 年 8 月 30 日财报点评《歌尔股份:翻倍增长的 VR 为何按下暂停键?》 2022 年 4 月 27 日财报点评《 VR 高增,歌尔逆市再交强指引 | 读财报》 2022 年 3 月 30 日财报点评《歌尔股份:“拉垮” 只是当下,未来还是 VR》 2021 年 8 月 27 日财报点评《歌尔股份:“VR 之光” 掩盖 TWS 耳机的 “落寞”》 深度 2022 年 10 月 11 日公司深度《歌尔的救赎:字节加持的 Pico》 2022 年 6 月 17 日行业深度《消费电子 “熟透”,苹果硬挺、小米苦熬》 2021 年 8 月 20 日公司深度《歌尔股份(下):元宇宙太遥远,VR 游戏主机已经很 “香”》 2021 年 7 月 23 日公司深度《歌尔股份(上):再一次暴跌的果链龙头经历了什么?》 本文的风险披露与声明:海豚投研免责声明及一般披露
lg
...
海豚投研
10-25 01:59
东鹏饮料:特饮降速,高增神话还能撑得住?
go
lg
...
4、经营杠杆释放下盈利能力仍在提升。从
毛利率
上看,由于低毛利的电解质水、其他饮料的放量,带动公司整体
毛利率
小幅下滑 0.4pct 达到 45.2%,费用端,由于公司二季度前置的费用投放叠加公司的持续精细化运营,整体费用率有所下降,最终,东鹏核心经营利润提升 2.1pct 达到 27.4%。 5、财务指标一览 海豚君整体观点: 单从业绩层面上,东鹏 30%+ 的收入增长,40%+ 的利润增长看似不错,但相较于前两个季度以及去年同期的增速来看已经明显放缓。在海豚君看来,这个季度明确传递出的信号其实在于能量饮料增速的放缓基本已成定局。 海豚君在东鹏饮料:特饮之后,“下个百亿密码” 路在何方?详细测算过东鹏特饮的上限大致在 230-270 亿左右,按照当前这个节奏,东鹏特饮全年收入已经接近 160 亿元,想要完成剩余的增长对于东鹏来说显然要进入 hard 模式,再加上一个共性规律在于任何软饮料单一品类在突破 200 亿之后基本都会面临渗透率达到瓶颈、替代品涌入所带来的增速放缓问题,而这个规律放在能量饮料上也同样适用。 而市场期待的 “第二增长曲线” 电解质饮料虽然在这个季度仍然在高速增长,但目前接近 30 亿元的体量和特饮 160 亿元的盘子相比大概率填补不了特饮增速下滑所带来的影响,因此这里最核心的问题是东鹏未来的增速大概率支撑不了现在的估值。 复盘过去东鹏的估值,可以看到东鹏的估值基本完全和业绩增速绑定,并没有享受到估值溢价。根据海豚君的测算,当前对应 2026 年仍有 30x,和海豚君测算的 2026-2029 年 16% 的年复合增速相比显然是偏高了,因此当前阶段海豚君建议谨慎。 以下为财报详细解读: 一、整体业绩小幅不及市场预期 3Q25 东鹏饮料实现总营收 61.1 亿元,同比增长 30.8%,从趋势上看环比前两个季度有所降速。虽然公司的 “第二增长曲线” 电解质水依然在快速增长,但由于市场对东鹏的能量饮料业务预期仍然较高,因此整体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 二、能量饮料降速,电解质水接力 拆分品类看,能量饮料实现营收 42 亿元,同比增长 15%,从趋势上看环比二季度持续降速,单季度增速处于近 3 年以来最低水平,核心还是在于海豚君此前强调的随着东鹏特饮的持续增长,整体的体量已经越来越接近天花板。 当前阶段市场显然更关心的是东鹏的 “第二增长曲线” 电解质水的增长情况。3Q25 电解质饮料实现营收 13.5 亿元,同比增长 84%,从趋势上看,经过连续四个季度 200% 以上的高速增长后,环比增速虽然有所下滑,但依然维持了比较高的增长,目前电解质水占比已经超过 20%,核心在于公司上半年提前进行了冰柜的前置投放和渠道扩张,在夏天旺季实现了显著放量。按照这个增长势头,如果按照去年同期的经营节奏去推算,全年补水啦超过 30 亿元基本确信无疑,将成为东鹏第一个 30 亿级别的大单品。 如果按照规格拆分,虽然公司没有披露具体数据,但结合调研信息,目前大包装 (1L 装)占比已经超过 50%,且公司明确未来大包装占比将会达到 60%,说明大包装是东鹏电解质水的核心增量。海豚君认为一方面在于相较于目前竞品普遍还是 500ml 常规包装居多,东鹏从最开始就同时推出了 555ml 常规装和 1L 大包装,具备先发优势和差异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从整个软饮料行业的趋势上看,各个细分品类基本都在向大规格迁移,背后反应的本质还是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和获得感。 此外,为了适配更多的饮用场景,拓宽消费人群,2 月东鹏推出了 380ml 便携装,主攻下沉市场,定位会议、聚餐、校园(中小学)等一次性饮用场景,三季度放量后目前在整个补水啦大盘的占比接近 10%。 从竞争格局上看,电解质水赛道目前仍在加速扩容。根据马上赢线下监测数据,电解质水 SKU 从 2024 年 147 个激增至当前超过 500 个。 一类是传统饮料企业(王老吉、今麦郎、银鹭)试图进入电解质水赛道分一杯羹,但这类产品从成分上并没有太多差异,更多的还是基于价格战的同质化竞争。 以今麦郎今年推出的 “快补水” 为例,1L 大瓶装定价仅为 4 元,定位市面上最便宜的电解质水,试图通过比东鹏还要极致的性价比在市场上抢占份额。但和东鹏相比,一方面今麦郎的渠道仅在北方的根据地市场(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比较强势,其他地区的网点覆盖度远逊于东鹏,另一方面,从品牌力的角度,不同于补水啦依赖东鹏特饮强大的品牌背书,从能量饮料延展至 “能量 +” 品类,更多的是品牌形象的延伸,而今麦郎为代表的这种传统饮料企业进军电解质饮料由于和自身主品类没有很强的联动,因此在海豚君看来更多只能算的上是 “渠道品牌”,蚕食的是在各自强势渠道内无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难以撼动补水啦的地位。 另一类是类似于果子输了、轻上、蔻蔻椰为代表的新锐国产品牌,这类企业推出的产品普遍是在原有电解质的配方上,添加其他功能性成分或通过和其他品类结合打造差异化口感,提升健康附加值。比如蔻蔻椰通过添加 NFC 椰子水推出了电解质椰子水,单瓶电解质≥920mg(是普通电解质水含量的一倍以上)。 但这类产品在海豚君看来整体定位偏高端,虽然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更多差异化的选择,但高定价也会使得这类品牌的受众群体较小,跻身不进主流玩家的赛道。 基于上文的分析,海豚君认为目前在电解质水赛道仍然拥有很强的竞争力,未来大概率还是会保持高速增长,蚕食其他品牌的份额,根据海豚君在东鹏饮料:特饮之后,“下个百亿密码” 路在何方?的测算,补水啦单品的上限至少在 75-80 亿元,较当前仍有翻倍以上的空间。 其他饮料实现营收 5.5 亿元,同比增长 94%,目前除了补水啦,第三个增长趋势比较好的是东鹏 2 月份推出的有糖茶品类——果之茶,采用 1L 的大包装,分为西柚、柠檬、蜜桃三款口味,目前和补水啦一样已经接入东鹏全国的渠道进行铺货。 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同于电解质水目前仍然是软饮料里少有的高成长蓝海赛道,且竞争格局未定,有糖茶是一个早已进入存量阶段的红海赛道,并且呈现出康师傅、统一双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其中康师傅冰红茶单一品类份额就接近 40%。 由于康师傅、统一作为有糖茶赛道的老玩家,由于早在 20 年前就开始做渠道精耕,目前冰红茶、冰绿茶在下沉市场的铺货率早就超过 90%,拥有极强的渠道控制力,因此东鹏在当前阶段想要抢占康师傅、统一的份额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海豚君认为相较于补水啦,特饮,果之茶很难成为东鹏的现象级大单品,更多的是品类的补充。 三、基地市场已接近天花板 从分区域的营收上看,虽然除了广东以外的其他地区仍然保持了 42% 高于大盘增速的增长,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东鹏的大本营广东地区经过持续多年的深耕,三季度实现营收 13.4 亿元,仅同比增长 2%。再结合海豚君测算得到的广东地区单商营收来看,三季度也没有了增长,说明东鹏的基地市场基本已经接近增长天花板。 除广东以外的其他地区实现营收 37.3 亿元,同比增长 42%,仍然呈现出高于大盘增速的高速增长阶段。其中华北地区连续 3 个季度实现超过 70% 的增长,表现极为亮眼。如果把时间线推到 3 年前,彼时华北地区还是东鹏最为薄弱的环节,营收仅为 6 亿元,占比不足 7%。 近年来随着公司将战略重心逐步北移,加大了对华北市场销售人员、管理人员的投入,并加速了华北地区的渠道开拓力度和下沉深度,另一方面供给端天津生产基地的投产也极大程度缩短了东鹏的运输半径,提升了供货效率,目前华北地区在东鹏的占比已经达到 15%,成为仅次于广东市场以外的第二大市场。可以看出东鹏的整个战略定力和团队执行力是非常强的。 最后,从经销商的数量上看,除了直营本部外,其他地区的经销商数量都在下滑,说明当前东鹏已经度过了依赖经销商开疆拓土的阶段,目前更看重的是经销商质量。结合调研信息,目前公司正在持续对各个大区的经销商进行优胜劣汰,而通过经销商的 “清洗” 未来东鹏的单商经营质量将会更高。 “第二曲线” 放量,
毛利率
小幅下滑 从
毛利率
上看,由于低毛利的电解质水、其他饮料的放量,带动公司整体
毛利率
小幅下滑 0.4pct 达到 45.2%,但结合调研信息,9 月下旬,东鹏把补水啦的出厂价从 55 提升到 57,同时在费用支持上也做了一定下调,海豚君认为这背后反应的是在当前阶段,东鹏在电解质水赛道渠道议价能力有所提升,跳脱出了价格战,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五、经营杠杆释放,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费用端,由于公司二季度前置的费用投放叠加公司的持续精细化运营,整体费用率有所下降,最终,东鹏核心经营利润提升 2.1pct 达到 27.4%。
lg
...
海豚投研
10-24 23:20
英特尔2025年Q3财报解读:借AI 东风与合作之力,重塑美国芯片巨头领先地位
go
lg
...
绩;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
毛利率
提升至 40%,较市场共识及 2024 年水平均有显著增长;每股收益(EPS)为 0.23 美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实现重大逆转,且远高于分析师预期。 指标 2025 年第三季度 市场共识 2024 年第三季度 同比变化 2025 年第四季度指引 营收 137亿美元 132 亿美元 133 亿美元 +3% 128-138 亿美元 非公认会计准则
毛利率
40.0% 36.1% 18% +22 个百分点 36.5% 非公认会计准则每股收益 0.23 美元 0.01 美元 -0.46 美元 不适用 0.08 美元 来源:英特尔、TradingKey 这些业绩反映出英特尔强劲的运营执行力。其
毛利率
超出预期,主要得益于更有利的产品结构、库存减少以及严格的成本控制。 来源:英特尔、TradingKey 尽管因Lunar Lake和 18A 等新产品产能提升导致支出增加,但在客户端与数据中心需求稳健的支撑下,英特尔仍保持了强劲的整体盈利能力。该季度资本支出达到 30 亿美元,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正 9 亿美元,这进一步增强了英特尔的财务灵活性。 本季度,债务管理是英特尔财务战略的核心环节。公司偿还了43 亿美元债务,管理层强调这是其持续去杠杆计划的关键举措。他们重申,计划在2026 年前优先偿还所有到期债务,这一目标将依靠强劲的运营现金流以及近310 亿美元的现金与短期投资提供支撑。除战略合作伙伴的新资金流入和资产货币化收益外,这一积极的债务削减计划不仅为英特尔未来巨额资本支出承诺提供保障,也有助于降低其整体融资成本与风险。 在此背景下,英特尔对第四季度的业绩指引更为保守:预计营收在128-138 亿美元之间,每股收益为 0.08 美元,两项指标均略低于市场共识。 各部门业绩表现 客户端计算部门(CCG) 受季节性需求、向Windows 11 系统的持续迁移,以及 Lunar Lake、Arrow Lake等新品发布带来的积极产品结构推动,客户端计算部门营收环比增长 8%。英特尔与微软深化生态系统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商用个人电脑(PC)市场的地位。 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部门(DCAI) 在AI服务器需求及向高价值产品持续转型的支撑下,数据中心与AI部门营收环比增长5%。Xeon 6(Granite Rapids)在总拥有成本和效率方面具备竞争力,能够满足超大规模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不断扩大的需求。 来源:英特尔 英特尔代工部门(Intel Foundry) 代工部门营收为42 亿美元,略有下降。但运营亏损有所收窄,这主要得益于减值支出减少以及向先进产品技术的逐步转型。 来源:英特尔 此外,由于Altera业务此前对
毛利率
有正向贡献,将其从合并业绩中剔除后,将对 2026 年英特尔
毛利率
提升形成阻力。 资产负债表 尽管第三季度库存略有下降,但整体库存水平仍处于高位。这一情况使英特尔能够应对短期需求激增,但也表明旧制程节点的产能限制仍在持续。 英特尔在资本支出决策上保持审慎,仅在获得确认的外部需求后,才扩大代工业务投资。公司计划明年投入180-270 亿美元资本,这一规模既体现了灵活性,也意味着若晶圆或封装需求疲软,将面临额外风险。 英特尔强劲的运营表现与审慎的资产负债表管理,为其在未来增长市场的持续投资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让公司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应对行业压力及全球半导体需求变化。 三项具有变革意义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25 财年第三季度,英特尔的流动性状况与财务灵活性得益于三项关键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三项合作不仅显著强化了其资产负债表,还为未来投资提供了支撑,既带来了即时资金流入,也让市场对英特尔在美国科技供应链中的核心战略地位更具长期信心。 1. 与美国政府的合作 第三季度,英特尔从美国政府获得了57 亿美元的加速资金注入。美国政府目前拥有英特尔约10%的股份。这一支持凸显了英特尔的独特地位,它是美国唯一一家主要的本土先进晶圆制造商,对国家安全和未来国内半导体产能至关重要。政府的投资是更广泛政策举措的一部分,旨在构建具备韧性且地理分布多元化的芯片供应链,避免过度依赖台积电或外资晶圆厂。同时,这也为英特尔吸引后续企业或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支持。 这笔来自政府的投资不仅改善了流动性,还增强了市场与潜在合作伙伴的信心。通过支持英特尔扩大产能,美国政府明确传递信号:在本届政府任期结束前,确保本土芯片领导力是必须实现的战略优先事项。 但该合作并非没有代价。政府的深度参与可能带来政治约束,英特尔或需优先考虑国家安全目标,而非纯粹的市场逻辑或商业灵活性。 2. 软银战略投资 本季度,软银出资20 亿美元,成为英特尔扩大全球AI基础设施计划(尤其在代工与先进封装领域)的关键合作伙伴。 这一合作并非单纯的财务投资,还反映了软银的战略意图,为其投资组合中的企业保障产能,并影响美国及全球下一代制程节点与封装技术的发展方向。 软银的投资拓宽了英特尔获取国际资本的渠道,并增强了其商业影响力。通过引入软银,英特尔获得了全球顶级科技投资者的认可,使其不仅被视为供应商,更成为人工智能与计算基础设施领域的创新枢纽。 3. 与英伟达的合作 英伟达计划投资50 亿美元,预计将于第四季度末完成交易。这一高关注度投资是对英特尔未来方向的认可,但短期内影响有限。 合作内容包括联合开发用于NVLink 系统的 x86 CPU,以及集成英伟达 GPU 芯粒与英特尔 CPU 的SoC。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已确认,双方合作的首批产品不会在英特尔代工厂生产,而是依赖台积电。 此外,英伟达表示,相关商业产品预计最早要到2027 年才能推出,时间线甚至可能进一步推迟。尽管该合作增强了英特尔在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并为未来代工业务创造了潜在机会,但实际商业与财务收益仍需数年才能实现,且取决于合作执行效果与技术竞争力。 截至季度末,这三项合作直接推动英特尔的现金及短期投资增至310 亿美元。政府、机构与龙头企业的三方合作,共同构建了英特尔大而不倒的市场叙事,巩固了其在美国及全球芯片供应链政策与投资中的核心地位。这些合作形成了相互强化的效应:政府支持吸引私人资本,而软银与英伟达则提供商业认可与未来战略选择。 未来几年,英特尔能否将这些资金流入转化为领先的技术突破、更优的代工经济效益及可扩展的AI平台领导力,将决定这一战略优势的持久性。 把握强劲的AI需求 管理层表示,人工智能正从根本上推动计算架构产生全新需求,而x86 架构是云、边缘及智能体工作负载的核心。其中,AI推理(尤其在企业领域)的兴起,既被视为英特尔短期增长动力,也被确立为其产品与平台战略的长期市场基础。x86 架构庞大的装机量,使其成为企业升级至人工智能驱动系统的默认选择,尤其适用于融合传统运营与人工智能密集型运营的混合环境。 随着AI推理成为企业与云部署的核心,英特尔看到了多重短期增长机遇:不仅来自高价值服务器升级,还包括人工智能个人电脑(AI PC)的普及,预计今年此类设备出货量将接近1 亿台。x86 架构的灵活性使其能支持多样化人工智能工作负载,从数据中心的大模型推理到边缘端的低延迟任务均可覆盖,帮助客户在不同架构与应用场景间实现无缝过渡。 通过合作(尤其是与英伟达的合作),英特尔进一步提升了适应性,双方计划联合开发集成先进GPU 功能的新一代 x86 CPU。这一举措使英特尔既能瞄准主流计算市场,也能布局尖端AI加速领域。但尽管战略前景良好,结构性挑战仍未消除:旧制程节点的供应限制与对库存的持续依赖,制约了英特尔把握全部潜在需求的能力,在快速增长的服务器与客户端领域尤为明显。 归根结底,英特尔的核心战略在于:依托x86 架构在兼容性、安全性与规模上的优势,同时通过合作与技术突破实现创新,从而在各市场中充分释放人AI驱动的增长潜力。 代工业务与产品路线图 下一代制程节点的研发持续推进。Panther Lake产品的发布按计划进行,位于亚利桑那州的 52 号晶圆厂目前已全面投入 18A 制程的生产工作。 然而,短期内代工业务的利润率仍面临挑战。尽管随着高端节点实现规模效应,
毛利率
有望提升,但初期阶段的负利润率表明,该业务需承担高额启动成本,且产品结构也对利润形成稀释。管理层坦诚表示,18A 制程的良率虽能满足供应需求,但尚未达到实现最佳盈利能力的水平;预计至少要到明年年底,这一良率才能达到行业可接受标准。相比之下,14A 制程在良率和性能两方面的进展均更为迅速。 英特尔将客户承诺列为代工业务新增产能投资的前提条件。这一审慎举措有助于避免过度资本支出,但也可能延长代工业务达到竞争规模的周期。 英特尔的先进封装技术(如嵌入式多芯片互连桥接技术EMIB、3D 堆叠封装技术 Foveros)正成为增量收入的重要来源。受芯粒、AI工作负载及异构计算的推动,市场对复杂芯片集成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促使包括云服务提供商和竞争对手在内的更多客户寻求美国本土的封装解决方案。通过与传统仅提供晶圆代工的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英特尔在这一不断扩张的市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与此同时,新成立的中央工程集团(Central Engineering Group)正在优化工程研发与知识产权(IP)开发流程。这一调整有助于英特尔更有效地将制造工作与客户需求对接,并为其代工业务实现规模化发展的未来目标提供支撑。 结论 2025 财年第三季度,英特尔的业绩展现出实质性改善,资产负债表更具韧性,同时也为自身在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中占据关键地位奠定了基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政府支持为其提供了财务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必然能获得竞争优势。2026-2027 年的前景整体呈谨慎乐观态势:在面向AI优先及以推理为中心计算的x86 架构领域,英特尔仍保持领先;拥有强劲的政府与机构支持;若代工业务取得突破,还具备显著扩大利润率的潜力。 英特尔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15 倍的前瞻市盈率反映出市场对其未来盈利能力的谨慎乐观态度。投资者需准备好短期内英特尔将面临利润率压力,并要重点关注其执行能力的相关证据,尤其是先进制程良率、封装业务收入增长,以及合作产品的推出进度。若英特尔能持续推进制造技术升级,并在先进封装领域获取增量价值,那么在多年期人工智能周期展开的过程中,它不仅能证明自身的行业领导力,还可能带来超出预期的回报。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既需要保持耐心,也需时刻警惕:英特尔的雄心远大,但其面临的风险同样巨大。 风险因素 英特尔仍面临多项重大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对其增长轨迹和市场地位产生不利影响。 来自台积电、三星等成熟代工企业的竞争压力依然激烈,尤其在先进逻辑芯片和封装领域。 供应链持续紧张及基板短缺问题,影响了英特尔充分满足需求的能力,在旧制程节点方面尤为突出。 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影响全球半导体需求,并扰乱资金流动或投资计划。英特尔在代工业务和资本支出方面承担着巨额承诺,这要求其保持极高的纪律性,确保产能扩张与客户承诺、盈利性良率提升高度匹配。 最后,创新风险不容忽视:随着AI和异构工作负载重新定义行业标准,英特尔必须持续推进其人工智能硬件与软件平台创新,以保持自身的相关性和差异化优势。 立刻体验 原文链接
lg
...
TradingKey
10-24 21:00
美迪西:东方证券、建信基金等多家机构于10月22日调研我司
go
lg
...
.18万元,财务费用362.09万元,
毛利率
21.2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增持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6527.38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34.74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10-24 20:10
纽威数控:10月23日接受机构调研,长江机械、富国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go
lg
...
.82万元,财务费用326.17万元,
毛利率
20.2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0.0。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679.33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lg
...
证券之星
10-24 19:39
九号公司三季报出炉:前三季度营收183.9亿元同比增68.6%,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84.3%
go
lg
...
先。由此,2025年前三季度,九号公司
毛利率
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至29.9%。 多业务板块齐头并进 2025年前三季度,九号公司连续保持着多业务板块齐头并进的增长态势。公司智能电动两轮车、电动滑板车、全地形车等各项业务均在自身板块取得出色业绩。 9月初,九号公司对外宣布,旗下智能两轮电动车中国市场累计出货量突破900万台,再度刷新行业增长纪录。从800万台到900万台,九号公司仅用了52天,展现出了惊人的市场增速与用户认可度。 以九号公司2025年三季度最新发布的旗舰智能电摩M5系列为例,8月26日上市当天,M5系列首发4小时销量突破11292台,全网销售额破亿,强势霸榜天猫、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销量榜,成为电摩市场现象级“爆款”。自首发截至10月20日,M5系列销量超35000台,销售额达3.51亿元。 在不断提升产品力,打造“爆款”的同时,九号公司也在渠道端发力,截至9月30日,中国区电动两轮车专卖门店超9700家,在保证消费者售后服务的同时为后续增长做足准备。 报告期内,九号公司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业务同样表现亮眼。2025年初,九号公司在CES展会上发布了第三代滑板车产品。通过技术创新,第三代产品在续航能力、安全、性能舒适、智能系统以及便携性等关键维度实现重大突破。第三代电动滑板车自发布上市以来,便迅速获得市场广泛关注和好评,在德国等多个国家成为畅销车型。截至2025年9月30日,九号公司电动滑板车产品累计出货量超过1500万台。 领跑行业“真智能”赛道 各业务增长背后是九号公司多年来在科技与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九号公司研发投入达8.72亿元,同比增长59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上半年,九号公司累计获得全球性知识产权5982项,主导与参与110余项国内外技术标准。 得益于科技研发的持续投入,九号公司在技术层面始终保持市场引领及高速增长,以智能电动两轮车业务为例,九号公司的入局开辟了行业“真智能”赛道,2025年三季度,公司正式推出全新自研的凌波OS(NimbleOS)——这也是国内首个专为两轮短途出行领域打造的全域操作系统。与传统两轮车中各类零部件各自运作的方式不同,凌波OS以自研的统一底层架构,深度融合电机控制、电池管理、多传感器感知与车机交互等核心模块,使其在同一平台上高效协同。原本分散的硬件能力被转化为有机的整体表现,骑行体验迎来系统性提升。 持续提升用户体验与服务 九号公司两位创始人多次表示,公司的产品与技术研发,并非单纯为了追求技术本身,而是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满足用户需求及用户自己都尚未发觉的潜在需求。智能出行的未来,不在于单一产品的销量,而在于能否以技术为纽带,陪伴用户成长,实现从“科技玩具”到“生活伙伴”的转型。仍旧以其智能电动两轮车为例,九号电动车不仅在设计与性能上满足年轻用户对个性与科技的追求,更通过App及社区运营构建起高黏性的互动平台。用户在这里可以参与话题讨论、活动报名,与其他用户形成真实的情感连接。 在这一理念推动下,九号公司全球用户数已突破3200万。3200 万用户基数与权威口碑认证,既是过往战略的成果,更是未来增长的起点。依托年轻化营销,九号公司持续打破 “出行工具” 的边界,将产品变成连接用户的情感载体。 10月20日,由九号品牌出品、公司全球代言人易烊千玺领衔主演的科幻微电影《记忆奇旅2:最后上传》正式献映。该影片通过科幻叙事与人文思考的交织,探讨了未来科技时代,人类出行的意义与情感的延伸。该影片上映11小时内便在微博平台达到5100万播放量。 无论是与代言人携手打造的品牌微电影,还是与王者荣耀、蛋仔派对等的合作,都让 “生活伙伴” 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未来,随着技术创新的深化与用户生态的完善,九号公司有望在智能出行领域进一步打开想象空间,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持续陪伴全球用户探索更便捷、更有温度的出行生活。
lg
...
金融界
10-24 19:29
晶存科技冲击IPO,专注于存储芯片领域,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
go
lg
...
01万元、8888万元、1.15亿元,
毛利率
分别为7.6%、8.9%、9.2%、14.4%。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晶存科技的收入主要来自嵌入式存储产品销售,其中,基于DRAM的产品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7.0%、69.1%及66.6%、62.7%。 此外,基于NAND Flash的产品所得收入占比分别为8.6%、13.3%及18.1%、27.8%。 按产品类型划分的收入结构,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晶存科技的研发开支分别为4730万元、5610万元、7760万元、4090万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2.3%、2.3%、2.1%及2.0%。 采购端,公司的供应商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如存储晶圆及芯片伙粒供应商、控制器晶圆供应商以及封装服务供应商。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占比在80%左右,其中向单一最大供应商A的采购占比接近60.2%。 招股书称,存储产品行业的DRAM及NAND晶圆供应商高度集中,导致众多存储产品制造商依赖数量有限的供应商。 销售端,晶存科技的主要客户包括半导体企业、品牌拥有人,以及经销商。2025年上半年,晶存科来自直销和经销的收入占比各半,来自境外的收入占比为51%。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最大单一客户A的收入占比从22.4%降至10.6%,客户A是一家元器件经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司的净利润持续为正,但是报告期内经营活动净现金持续流出。 各报告期,晶存科技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79亿元、-2.3亿元、-4.91亿元、-2.61亿元。 招股书称,这主要归因于:1、随着业务增长,需提前为预期订单采购准备更多库存;2、部分主要客户要求更长信用期,导致于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延长。 从应收账款来看,各报告期末,晶存科技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为1.85亿元、3.25亿元、7.89亿元、6.36亿元,分别占截至同日流动资产总值的17.8%、21.6%、34.0%及19.6%。 从存货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6月底,晶存科技的存货约20亿元,较2024年底的11.62亿元增长了72%,占到了流动资产的61.5%。 为应对经营现金流量不足,晶存科技主要依赖股东出资及银行贷款以补充流动资金需求。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账上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达13.81亿元(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7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了4.64亿元。 现金流量表,来源:招股书 03 晶存科技在全球嵌入式存储市场独立厂商中市占率约1.6% 半导体存储产品是指将一个或多个半导体存储晶圆与其他必要组件(如主控芯片、接口电路、PCB、外壳等)集成在一起,形成可供终端用户或设备直接使用的完整存储解决方案。 半导体存储产品往往具备标准化接口,可以直接嵌入、插拔或集成到更高层级的系统中,并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汽车、工业等领域。 存储晶圆是半导体存储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其易失性可以分为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断电后仍能保持数据,常见的有Flash存储器,包括NAND Flash和NOR Flash。 RAM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会丢失,包括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这些存储晶圆经过切割、封装和测试后,形成面向终端用户的各类存储产品,如嵌入式存储、固态硬盘、移动存储、内存条等,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各种数据存储需求。 存储产品分类,来源:招股书 嵌入式存储产品是嵌入在电子设备中的存储产品,专为特定设备的空间和功能限制而设计,主要用于存储设备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数据和固件。 嵌入式存储产品主要包括嵌入式DRAM产品(DDR、LPDDR)、嵌入式NAND产品(eMMC、UFS)和嵌入式多芯片封装产品(eMCP、uMCP、ePOP)。 AI模型从单模态走向多模态,革命性地推动了数据存储需求。 随着大模型从单一文本模态向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的演进,其训练数据集规模呈指数级增长,从TB级飙升至PB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出货量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存储产品市场规模达138亿块。 预计到2029年,全球半导体存储产品出货量将增长至194亿块,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1%。 单就嵌入式存储产品而言,以出货量计,2024年全球嵌入式存储产品市场规模为86亿块,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123亿块,年复合增长率为7.4%。 全球半导体存储产品市场,以出货量计,来源:招股书 半导体存储产品市场具有高度周期性,2022年上半年整体价格高位横行,其后于下半年明显回落。 该下行趋势持续至2023年年中,并自该时起出现持续反弹,延续至2024年年中。 随后价格再度转入下行通道,并延续至2025年第一季度。 2025年第二季度DRAM价格大幅上升,但仍低于2022年的高位水平。 从行业格局来看,全球嵌入式存储产品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以2024年的出货量计,前五大嵌入式存储独立厂商占据7.1%的市场份额。晶存科技在全球嵌入式存储市场所有独立存储器厂商中排名第二,占据1.6%的市场份额。 独立存储器厂商在全球嵌入式存储产品市场的排名,以出货量计,来源:招股书 总体而言,存储产品市场将深度受益于AI产业的发展,未来行业成长空间较为乐观;但是晶存科技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净利润的含金量有一定的瑕疵,受存货和应收账款增长影响,公司近几年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也面临大额银行借款的压力。 未来,晶存科技能否在寻求增长的同时,改善现金流状况,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lg
...
格隆汇
10-24 18:00
龙虎榜 | 暴涨397%!PCB龙头遭5机构大幅抛售,呼家楼1.48亿参与香农芯创
go
lg
...
维持高位,PCB业务产品结构优化推升其
毛利率
至34.42%。 3、据2025年9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FC-BGA封装基板已具备20层及以下批量能力,22-26层产品技术研发及打样推进中;广州封装基板项目一期产能爬坡,泰国工厂建设有序推进,强化全球供应能力。 4、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最终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具备国企背景,系中国封装基板领域先行者。 方正科技(AI服务器+HDI+PCB+珠海国资) 今日涨停,换手率10.86%,成交额51.33亿。龙虎榜数据显示,沪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1.49亿元,炒股养家净买入1.34亿元。 1、据2025年9月27日募集说明书,公司拟募资投向总投资21.31亿元的人工智能及算力类高密度互连电路板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期19个月,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0.03亿元,强化AI服务器、GPU芯片等高端PCB供应能力。 2、据2025年半年报,公司2025H1营收21.40亿元、同比增长35.60%,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15.29%,HDI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大增。 3、据2025年9月19日互动易,公司已批量生产10G-800G光模块PCB,产品应用于AI服务器、交换机等高增长领域。 4、公司最终控制人为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具备国企改革属性。 重点交易个股: 神开股份:今日涨6.49%,换手率53.44%,振幅10.47%,成交额25.91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买入6595.20万元。 江波龙:今日涨16.73%,换手率10.63%,振幅15.09%,成交额61.01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买入6029.23万元,深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1.1亿元。 雅化集团:今日涨停,换手率12.06%,振幅8.98%,成交额22.66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买入5765.48万元,深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9532.50万元。 德明利:今日涨停,换手率14.56%,振幅7.85%,成交额48.73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净卖出2.67亿元,深股通专用席位净卖出737.30万元,湖里大道净买入1.10亿元。 N超颖:今天涨397.60%,换手率83.73%,振幅193.85%,成交额27.64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5机构净卖出1.91亿元,T王净买入9762万元。 生益电子:今日涨停,换手率2.61%,振幅1.61%,成交额19.27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2机构净卖出1.29亿元,沪股通专用席位净卖出5099.93万元,中山东路净买入7048万元。 普冉股份:今日涨停,换手率10.74%,振幅18.22%,成交额21.49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沪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1.03亿元,作手新一净买入7909万元,思明南路净卖出1.72亿元。 在龙虎榜中,涉及沪股通专用席位的个股有8只,方正科技的沪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额最大,净买入1.49亿元。 在龙虎榜中,涉及深股通专用席位的个股有13只,香农芯创的深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额最大,净买入5.11亿元。 游资操作动向: T王:净买入超颖电子9762万元、黄河旋风8955万元、合锻智能5885万元、科大国创4802万元,净卖出道生天合3128万元 作手新一:净买入普冉股份7909万元、常铝股份2063万元,净卖出建发致新3385万元 中山东路:净买入生益电子7048万元、环旭电子6973万元 温州帮:净买入深南电路6166万元、航天智装4426万元 呼家楼:净买入香农芯创1.48亿元 炒股养家:净买入方正科技1.34亿元 湖里大道:净买入德明利1.10亿元 章盟主:净买入锦富技术4088万元 思明南路:净卖出普冉股份1.72亿元 宁波桑田路:净卖出安泰集团8348万元
lg
...
格隆汇
10-24 17:50
告别“躺平”!英特尔打响复兴战
go
lg
...
式打响。 136.5亿美元营收、40%
毛利率
、23美分调整后EPS,三项核心数据集体超预期,终结一年半同比下滑颓势。更关键的是,曾现金流告急的英特尔,如今手握309亿美元现金,美国政府、英伟达、软银扎堆注资159亿美元。但光鲜背后,是3.5万名员工的离职背影,是产能短缺的现实困境,更是一场“在时代浪潮中坚守自我”的深刻救赎。 偏执狂的迷失: 从"Inside"到"Outside"的二十年 1997年,安迪·格鲁夫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中警示变革风险。彼时英特尔凭x86架构垄断82%的CPU市场,每季度将15%营收投入研发,每年砸数十亿美元建晶圆厂,这种对技术的敬畏,让它成为PC时代的绝对王者。 2010年代移动互联网兴起,英特尔管理层犯下致命误判:固守高毛利PC芯片,放弃移动芯片布局。时任CEO欧德宁“智能手机芯片利润不配英特尔出手”的傲慢,让其错失移动时代船票,创新基因逐渐僵化。 2018年危机全面爆发:AMD锐龙芯片重夺份额,台积电5nm制程量产时,英特尔10nm工艺仍陷良率泥潭。2023年微软SurfaceLaptop改用高通芯片,“IntelInside”从旗舰产品消失,内部论坛一句“我们从定义者变成追随者”,道尽巨头的精神崩塌。 陈立武的手术刀: 裁员3.5万背后的人文重量 2025年3月,曾带领Cadence逆袭的华人CEO陈立武上任,面对的是典型“大企业病”:11万员工中行政人员占28%,部分研发团队十年无核心产出,年运营成本超700亿美元。他的改革第一刀,直指人员结构。 "裁员不是为了削减成本,而是为了给真正的创新者腾出生存空间。"陈立武在首次全员大会上的这句话,背后是艰难的抉择。截至10月,英特尔员工总数降至8.84万,年底将进一步减至7.5万,3.5万名离职者中,既有入职三十年的老员工,也有刚毕业的应届生。为了减少裁员的冲击,公司推出了"转型计划":为离职员工提供12个月薪资补贴、职业技能培训,甚至与英伟达、高通等企业合作开设"人才通道"。 58岁工程师马克·安德森的经历颇具代表性。1995年加入的他参与过四代酷睿研发,如今拿着离职补偿准备创业:“当我发现三年没画过新电路图时,就知道改变该来了。”这种遗憾中的理解,折射出员工对复兴的复杂期待。 裁员之外,陈立武通过资产优化回笼资金:出售Altera获43亿、减持Mobileye得9亿,外包非核心封装测试业务,年省233亿运营成本。这些资金全部投向核心领域——18A制程研发获80亿追加投资,AI团队预算翻倍。“把钱花在技术突破上,才是对员工最大尊重”,他的逻辑暗藏人文思考。 200亿现金的温度: 巨头背书下的信任重建 美国政府89亿美元入股9.9%(57亿来自芯片法案,32亿为安全基金),成为最大股东,特朗普直言“这是保住美国半导体灵魂”。政府注资不仅解困,更重建了市场信心。 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更具行业意义,黄仁勋与陈立武的握手,象征x86架构与GPU生态联手。双方约定英特尔代工英伟达芯片、英伟达开放GPU技术,联合开发的“x86+GPU”AI服务器方案2026年量产。分析师评价:“这是巨头放下傲慢的共赢。” 软银20亿美元注资则瞄准全球化布局,资金专项用于日本熊本工厂扩建,聚焦汽车芯片生产以填补全球缺口,孙正义直言“18A制程是未来十年关键变量”。 截至三季度末,英特尔现金储备达309亿(较年初增47%),偿还43亿高息债务后,陈立武启动“员工持股计划”,向核心研发人员发放限制性股票。“让员工成为复兴受益者,才能凝聚向心力”,让现金流有了人文温度。 产能荒的阵痛: 需求狂欢与供给瓶颈的博弈 “订单排到2026年底,产能却跟不上”,CFO戴夫·津斯纳的坦诚道出“甜蜜烦恼”。三季度AI服务器CPU需求暴涨60%,AIPC订单增41%,但Intel10/7工艺产能不足,部分客户被迫转向AMD。 俄亥俄州“超级工厂”原计划2030年完工,陈立武果断调整节奏,优先保障18A制程的Fab52工厂投产。“与其遍地开花,不如集中突破核心技术”,短期产能紧张的代价,换来了长期竞争力的奠基。 “差异化保供”策略成效显著:优先满足AI服务器、AIPC等高端需求,放弃部分入门级PC市场,推动数据中心业务
毛利率
升至52%(同比增18个点)。陈立武的经营哲学在此彰显:“客户导向不是满足所有需求,而是为最有价值的客户创造价值。” 2026年将迎转机:Fab52工厂完成调试,18A制程良率达标,明年一季度量产,满产后年产120万片晶圆,新增30%先进制程产能。津斯纳直言:“产能荒是技术迭代的必然阵痛,熬过去就是新天地。” 复兴的底色: 技术信仰与人文精神的共生 研发中心墙上,格鲁夫照片旁新增标语“偏执于技术,温暖于人心”。32岁的18A制程研发负责人莉娜·汉森,是英特尔三代工程师世家:祖父参与初代奔腾,母亲研发14nm工艺。“三代人坚守,只因这里有改变世界的机会”,道出技术企业的凝聚力。 英特尔重启“20%自由时间”制度,允许工程师探索本职外的创新,当年酷睿芯片便诞生于此。莉娜团队开发的高数值孔径光刻技术,将晶体管密度提升至每平方毫米2亿个,正是这种制度的产物。 EMIB-T先进封装技术更显底蕴:成本比台积电CoWoS低20%-30%,却能实现多芯片高效集成。这项突破源于对客户需求的洞察——摩尔定律放缓后,封装成为性能提升关键。“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要读懂时代需求”,莉娜的理念打破了“技术至上”的桎梏。 社会责任层面,英特尔将AI芯片收益投入“半导体人才计划”,在10所高校设奖学金,重点扶持女性和少数族裔。陈立武在报告中强调:“复兴不止业绩反弹,更是企业价值的回归。” 结语: 巨头的救赎与时代的启示 硅谷夜色中,研发中心的灯光依旧明亮。奋战18A制程的工程师、为转型付出代价的离职员工、注入信心的投资者,共同谱写着复兴交响曲。三季度业绩暴涨,只是这场漫长救赎的新起点。 英特尔的故事,直指所有科技巨头的核心命题:如何在变革中保持创新?如何兼顾效率与人文?陈立武给出了答案——以技术为骨,以人文为魂,在偏执与包容、坚守与变革间找到平衡。 未来挑战仍在:18A量产效果待检验,与英伟达合作需突破技术壁垒,代工业务盈利拐点未现。但正如格鲁夫所言:“变革是我们的盟友。”当英特尔重拾技术信仰与人文精神,这场复兴或许能为半导体行业,写下“生存与尊严”的参考答案。
lg
...
格隆汇
10-24 17:29
非密封双螺杆泵市场报告: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
go
lg
...
企业,包括基本信息、产品及服务、收入、
毛利率
及市场份额、主要业务介绍以及最新发展动态 第十二章:报告总结 LP Information (路亿市场策略)调研团队最新发布的《全球非密封双螺杆泵市场增长趋势2025-2031》全面深入研究全球非密封双螺杆泵市场的收入以及各个细分行业规模及趋势,重点关注全球主要生产商及其收入、
毛利率
、市场份额、产品及服务、最新发展动态等。此外,该报告还分析了行业发展特征、行业扩产、并购、竞争态势、驱动因素、阻碍因素、销售渠道等。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lg
...
lpi888
10-24 17:15
上一页
1
•••
128
129
130
131
132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这是一件对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正式敲定与习近平的芬太尼及对等关税削减协议
lg
...
【黄金收评】令人震惊的行情!金价暴跌近70美元 黄金猛烈回调的原因在这
lg
...
【直击亚市】全球市场一片“血海”!中国宣布对美关税决定,美政府停摆创史上最长记录
lg
...
中国迄今去除外国技术最激进一步!北京禁止外国AI芯片进入国有数据中心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1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2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