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日历
更多
时间
指标
影响
详解
2007-12-05 09:00:00
11月VFACTS
汽车
销售
(年率)
前值
+11.7%
前值(修正前)
--
预测值
--
公布值
+10.5%
--
2007-12-05 09:00:00
11月VFACTS
汽车
销售
(月率)
前值
+6.9%
前值(修正前)
--
预测值
--
公布值
+1.2%
--
2007-12-04 05:00:00
11月国内
汽车
销售
(万辆)
前值
1235
前值(修正前)
--
预测值
--
公布值
1220
--
文章
7月新能源车市场延续高增,全市场最大电池ETF(159755)近5日累计“吸金”1.98亿元,规模突破40亿元
go
lg
...
36%。 近期,多家车企陆续发布7月份
汽车
销售
数据。整体来看,7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7月份,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以34.43万辆的销量继续稳坐头把交椅。此外,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月份整车销量达33.8万辆,同比增长34.2%,实现年内“七连涨”;今年以来累计批售239万辆,同比增长15%。吉利汽车集团7月份汽车销量达23.77万辆,同比增长58%,连续11个月销量突破20万辆。 华泰证券指出,25年以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向好,商用车电动化渗透率提升速度快,贡献重要增量,欧洲新能源车今年销量有望维持同比20%以上增长,国内储能盈利模式逐步完善,各地出台“136号文”承接政策,后续需求向好,欧美大储装机保持较高增长。供给方面,电池及材料环节新增产能释放已显著放缓,我们预计锂电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利用率或持续提升,反内卷环境下,电池及材料环节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实现量利齐升。 电池ETF(159755):紧密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反映沪深北交易所中新能源车电池产业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场外联接(A:013179;C:01318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昨天09:48
汽车金融主要有哪些常见模式?
go
lg
...
定制的金融服务方案,贷款产品设计更契合
汽车
销售
实际情况,同时,在审批流程上相对银行更为简便快捷。例如在一些促销活动期间,可能推出更为优惠的金融方案,以此刺激消费者购买汽车,促进母公司汽车产品的销售。不过,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相对银行较窄,多依赖于母公司资金、银行借款等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其业务规模的扩张速度。 以上信息由金融界利用AI助手整理发布。金融界是专业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长期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全面、及时且准确的财经资讯。凭借专业团队和先进技术,深度剖析金融领域的各类现象与问题,助力用户更好地理解复杂的金融世界。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不代表发布者及其关联方的官方立场或观点,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请您对文中关键信息进行独立核实,自主决策并承担相应风险。
lg
...
金融界
08-04 02:07
团界(浙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go
lg
...
护人员防护用品批发;智能仓储装备销售;
汽车
销售
;珠宝首饰批发;软件销售;社会经济咨询服务;旅客票务代理;酒店管理;日用品销售;文具用品零售;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机械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家用电器零配件销售;家具销售;摩托车及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配件零售;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服装服饰零售;化妆品零售;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礼品花卉销售;钟表销售;眼镜销售(不含隐形眼镜);玩具销售;农作物种子经营(仅限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化肥销售;日用陶瓷制品销售;卫生洁具销售;塑料制品销售;仪器仪表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水产品零售;鲜肉零售;食用农产品零售;消防器材销售;皮革销售;建筑材料销售;乐器零售;居民日常生活服务;数字创意产品展览展示服务;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汽车装饰用品销售;建筑用钢筋产品销售;体育用品及器材制造;家居用品销售;金属材料销售;食用农产品批发;新鲜水果批发;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水产品批发;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玩具、动漫及游艺用品销售;保健用品(非食品)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卫生用杀虫剂销售;食品用洗涤剂销售;母婴用品销售;宠物食品及用品零售;音响设备销售;自行车及零配件零售;洗烫服务;仪器仪表修理;停车场服务;摄影扩印服务;游乐园服务;招投标代理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认证咨询;外卖递送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网络文化经营;食品销售;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酒类经营;演出经纪;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出版物零售;拍卖业务;药品零售;药品批发;餐饮服务;食品互联网销售;出版物批发;城市配送运输服务(不含危险货物);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烟草制品零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理发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企业名称 团界(浙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丁会兵 注册资本 1000万人民币 国标行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开发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南秀路2211号12幢401室 企业类型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营业期限 2025-7-29至无固定期限 登记机关 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lg
...
金融界
07-30 10:47
重磅!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我国汽车行业央企格局迎来巨变,长安汽车将与一汽、东风平起平坐,三大汽车央企或将开启“赛马”
go
lg
...
7亿元,业务范围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
汽车
销售
、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业务等,从业人数11万人,年营业收入规模3400亿元。 今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组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告。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 将与一汽、东风平起平坐,三大汽车央企或将开启“赛马” 从2月传出与东风汽车重组到如今长安汽车升格为第三家汽车央企,仅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同时我国汽车央企格局迎来巨变,长安汽车将与一汽、东风平起平坐,三大汽车央企或将开启“赛马”。 目前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领导班子已经确定,原长安汽车高管普遍获得高升,其中朱华荣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非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谭本宏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贾立山、邓威、邓跃明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王锟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人选;蒲星川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 28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社交平台账号已陆续上线。7月28日上午,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在微博发文:“新使命,新征程,共同见证,向新出发。” 没有选择最初与东风汽车合并的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大央企纷纷并购重组的同时,此次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却选择逆向而行,并没有选择最初与东风汽车合并的方案。 今年2月9日,汽车圈传出重磅消息。当晚,东风集团、长安汽车先后公告间接控股股东可能发生变更。东风集团股份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东风公司”)通知,东风公司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长安汽车也公告表示,公司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通知,兵器装备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本次重组或将导致本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有关安排尚需履行程序,还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一时间市场对于长安汽车、东风汽车将进行联合重组的猜测骤起,随后东风系、兵装系高层均进行过多次调整。2月17日,东风汽车集团原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治平已任兵装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当时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长安汽车的行政级别更低,因此东风集团将是重组的主导方,而长安汽车将成为被重组者。 4月10日,长安汽车公告称,总裁王俊申请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集人职务。同时,王俊不再担任长安汽车总裁职务,且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目前王俊仍担任兵装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这一度被视作两大央企管理层融合的信号。 4月11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首次对重组事项作出正面回应称:目前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一起在推进整合事项,整合方案基本已经完成。5月27日,朱华荣再度表示,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重组是有利于长安汽车未来发展,长安汽车会充分利用这次重组带来的一些机遇。他也强调称,重组不会影响长安汽车既定方针、既定的战略发展。 但是在仅仅几天之后,重组方案迎来巨变。 6月5日早间,长安汽车、东安动力、建设工业、湖南天雁等多家兵装系上市公司突然集体披露并购重组进展。 长安汽车在公告中提到经国务院批准,其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分立,汽车业务将分立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国资委按程序将分立后的兵器装备集团股权作为出资注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次分立后,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汽车业务分立的中央企业,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意味着长安汽车背后的股东中国长安将不再归属于兵装集团,而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 同时,东风股份也发出一份耐人寻味的公告。东风股份公告称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东风公司通知,东风公司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本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会受到影响。 6月23日,长安汽车控股股东突然更名。23日晚间,长安汽车公告表示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通知,其名称由“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并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此次工商变更不涉及股东持股数量及比例变动,对公司治理及生产经营无影响,亦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当时,对于长安汽车控股股东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外界倍感困惑,如今看是为了第三家汽车央企的名字而让路。 上半年长安汽车累计销售135.53万辆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累计销售135.53万辆,创同期八年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5.17万辆,同比增长49.05%。公司计划到2030年,实现总体销量突破500万辆,其中自主板块销量达到4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00万辆。 公司财报显示,2024年,长安汽车营业收入为1597亿元,同比增长5.58%。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1.61亿元,净利润为13.53亿元。
lg
...
金融界
07-29 14:37
特斯拉vs通用汽车:两份财报背后的不同故事
go
lg
...
斯拉的绝大部分收入(约 74%)仍来自
汽车
销售
,不过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16%。但只要听听第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就会发现,埃隆・马斯克并不希望特斯拉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他甚至承认,特斯拉正在研发的、备受期待的更便宜车型,实际上只是 Model Y 的简化版。) 马斯克希望制造并销售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还希望部署自动驾驶车辆。问题在于,如今这些产品 —— 或者说未来的产品 —— 尚未产生利润,更不用说收入了。 诚然,特斯拉通过其名为 “监管式完全自动驾驶”(supervised Full Self-Driving)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获得收入(这并非自动驾驶车辆,需要人类驾驶员参与)。而且,该公司确实在南奥斯汀地区对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收费,但尚未形成规模,也未实现盈利。 马斯克承认,未来几个季度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但他仍然相信,最终特斯拉的大部分利润将来自这些领域。 我认为,这一转型所需的时间将远比马斯克公开宣称的要长。(就在今天,《The Information》报道称,该公司在擎天柱机器人的生产目标上远远落后。)而且,该公司似乎感受到了采取行动的压力。例如,有报道称,特斯拉本周末将在旧金山推出其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有限版本,尽管严格来说它尚未获得所需的许可。(你认为特斯拉会如何规避这一问题?) 与此同时,特斯拉正面临监管和法律方面的压力,这可能会进一步阻碍其重振销售的努力,甚至威胁到他在完全自动驾驶(FSD)方面的未来计划。
lg
...
金融界
07-29 08:08
上海应嘉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go
lg
...
;电线、电缆经营;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
汽车
销售
;汽车零配件零售;润滑油销售;橡胶制品销售;船舶销售;阀门和旋塞销售;特种设备销售;智能农机装备销售;建筑工程机械与设备租赁;发电机及发电机组销售;工程管理服务;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金属制品修理;装卸搬运;煤炭及制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汽车拖车、求援、清障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企业名称 上海应嘉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 姜博文 注册资本 1000万人民币 国标行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综合管理服务 地址 上海市崇明区中兴镇北滧公路2277弄1号楼(上海广福经济开发区)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营业期限 2025-7-28至无固定期限 登记机关 崇明区市场监管局
lg
...
金融界
07-29 00:27
感恩同行,再创辉煌——2025曹操年中合作伙伴大会在苏州圆满召开
go
lg
...
下来曹操将继续向合作伙伴推出分润政策、
汽车
销售
政策、企服合伙人政策等一揽子扶持方案,助力商家在新开城市快速扎根、多元盈利。 (曹操出行华中事业部总经理、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坤木) 曹操出行华中事业部总经理、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坤木宣布,曹操企业版将持续开放“渠道合伙人计划”,合伙人可享行业领先高分润,实现“一次成交、长期收益”。目前,曹操企业版已服务5万家政企客户,聚焦政企、银行、福利平台、TMC等多元场景,提供企业版APP及API、H5、SDK等多种接入方式,帮助合作企业实现免垫付、免贴票、统一对账,切实降本增效,共拓企服蓝海。 构建行业最具竞争力的定制车供给生态 自2022年起,曹操出行便着力投入定制车业务,联手吉利集团推出“枫叶80V”和“曹操60”两款车型。截至2024年底,曹操出行在31个城市运营超过3.4万辆定制车,是国内同类规模最大的定制车队。 (曹操汽车总经理刘立群) 曹操汽车总经理刘立群透露,曹操60已成为吉利集团主推的营运车型,销量持续增长,增幅超两位数。 他强调,曹操60以“营运市场深度定制+出行平台高效赋能”为核心优势,再结合吉利体系换电生态、循环保值回购等组合拳,帮助出行平台合作伙伴提升经营收益、降低资产购置门槛、提高运营效率,同时也为销售合作伙伴提供曹操出行平台综合业务体系中更多的合作、发展机会。 (易易互联总裁杨全凯) 易易互联总裁杨全凯表示,截至2025年6月,易易互联已布局换电站436座,覆盖44城,累计换电量7.8亿度,服务车辆超10万台。面向城市合伙人,易易互联推出“联合建站、买车送站、独立运营”三大合作模式,依托吉利GBRC标准换电站,构建“车-站-电-云”四维一体生态,携手合伙人共享换电万亿赛道。 大会特别邀请了来自常德、常州、沧州的生态合作伙伴代表登台,分享了他们与曹操出行携手发展、实现共赢的生动实践与宝贵经验。这些鲜活的案例,深刻印证了平台与伙伴共生共荣的紧密关系。 会议最后,为表彰在2025年上半年在企服合作拓展、车辆销售、新开城、服务体验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合作伙伴,曹操出行特别设立并颁发了“最佳企服合伙人”、“曹操汽车优秀合作伙伴奖”、“优秀新开城商家”“服务体验领航奖”多个奖项,向杰出伙伴代表致以崇高敬意。 (颁奖环节) 展望未来,龚昕强调,站在上市新起点,曹操出行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坚定的投入、更创新的模式,与广大合作伙伴同心并进。公司将持续深耕定制车和车服生态,全力构建面向Robotaxi时代的坚固供给侧壁垒,携手伙伴共赴崭新征程,引领共享出行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lg
...
金融界
07-27 16:28
特斯拉收入暴跌16%,马斯克一次电话会议说了九次“艰难”
go
lg
...
斯拉第二季度净利润暴跌16%,标志着在
汽车
销售
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公司又一个季度出现大幅下跌。 周三,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与华尔街通话时,强调了推出价格更低的Model Y电动车的计划。 他还提到,自己希望秋季从公司董事会获得新的薪酬方案,并表示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特斯拉的无人出租车服务“大幅扩展”到全美一半地区。 马斯克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奇怪的过渡期,在美国将失去很多激励措施。” 他指的是旨在促进电动车销售的税收抵免即将到期,“但我们在自动驾驶方面仍处于相对初期阶段。” 他接着说:“我们可能会有几个艰难的季度。我不是说一定会,但确实有这种可能。” 他在财报电话会议的结尾处用了九次“艰难”一词。 不过他表示,仍预计自动驾驶技术将在明年年底前改善特斯拉的财务状况。 由于汽车交付量大幅下滑,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下降,同比下降13.5%。 特斯拉报告称净利润为11.7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4亿美元。本季度营收为225亿美元,略高于FactSet预期的222.8亿美元,同比下降12%。其中,汽车业务收入下降16%,能源业务下降7%。 特斯拉公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40美元,与FactSet预期一致,去年同期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52美元。 特斯拉表示,收入和盈利能力的下降,是由于销量下滑和监管积分减少造成的。 特斯拉来自其他汽车制造商的监管积分收入为4.39亿美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这些制造商向特斯拉支付费用,以抵消他们销售传统汽车所带来的排放。 由于近期联邦税法的变更取消了许多对电动车和环保措施的补贴,很多这类积分将在今秋失效。 自去年秋季以来,特斯拉的财务状况持续恶化。马斯克涉入党派政治,引发抗议,使特斯拉在曾经的核心市场——比如加州和欧洲——的声誉受损。 马斯克今年5月退出特朗普政府后,与特朗普的公开争执进一步复杂了他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如今在美国和中国,电动车买家的选择远比以往丰富。 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特斯拉不断推出产品更新和融资优惠。 自3月以来,公司对畅销的Model Y跨界SUV进行了改款,还更新了豪华车型Model S和Model X,并推出了一个更简化、价格更低的Cybertruck版本。 尽管进行了这些更新,第二季度特斯拉仅售出384,122辆汽车,低于去年同期的443,956辆。 马斯克鼓励投资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的未来收入来源。今年6月,特斯拉在总部所在的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了一小批无人出租车。 目前,这款打车应用只在市中心和南国会街区域运营,仅限受邀用户使用,单程价格为6.9美元,几周前还是4.2美元。 马斯克表示,公司预计将在接下来几周扩大奥斯汀的服务范围,还计划拓展至加州旧金山湾区、内华达州和佛罗里达州。 马斯克在周三与投资者和分析师的通话中表示,如果能获得批准,无人驾驶打车服务可能覆盖全美一半人口。 “自动驾驶才是重点,”马斯克说。 展望第三季度,特斯拉将面临更多阻力。联邦政府正在重新制定电动车激励政策,不仅取消了7500美元的消费者税收抵免,也削减了其他车企为抵消燃油车销售而支付给特斯拉的大量碳积分。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7-25 00:01
特斯拉的 “送命题”: 有 AI 的星辰大海,造车拉胯还重要吗?
go
lg
...
应的改善,终于也开始环比回升了:二季度
汽车
销售
毛利率(剔碳积分和租赁)15%,环比改善了2.5个百分点,仍然主要由于二季度的Model Y Juniper上市的定价更高,从而带来更高的卖车单价所拉动。而同时本季度摊折成本因为规模效应的下滑,对冲了关税效应的不利影响。 4. 研发费用+资本开支的狂投都仍然在为AI的星辰大海业务买单:本季度研发费用15.9亿,高出市场预期2亿,但最后因为毛利率端的环比回升(基本面二季度转好),所以最后经营利润和利润率都在环比上行。 而自由现金流本季度运营现金流由于基本面的转好有所上行,资本开支上24亿,继续环比上行了9亿!仍然还在为AI业务狂投,特斯拉又在德州新增了1.6万块H200 GPU, 所以最后自由现金流仍然相比上季度卖车最烂期还要环比下滑了5亿至本季度仅1.5亿。 海豚君整体观点: 二季度业绩表现不错,但自一季报后,走到330美金的股价,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robotaxi业务的正常推进,以及定价了大部分的星辰大海业务robotaxi和optimus上,和汽车基本面的表现实则关联度有些脱钩。 而这个本身这个已经在相对高位的股价,市场一定会相对苛刻,所以相比二季度业绩本身,更需要从未来角度来看: 1. 卖车基本盘仍然承压: a. 美国IRA 7500美元补贴退坡成为最大利空因素:美国大美丽法案对于7500美元IRA补贴将于9月30日终止,虽然三季度预计美国需求可能一定程度会被提前释放,但四季度美国地区的销量在补贴退坡后,现有车型的下滑趋势一定不可避免,所以极度依赖这款迟迟未亮相的廉价Model 2.5的量产和上市进度。 b. Model 2.5量产又再次延迟到四季度: 对于特斯拉卖车来说,新廉价版车型“Model 2.5”仍然是最核心的变量,而其生产和交付进度对特斯拉今年卖车基本面至关重要,虽然反复传出被取消,但此次业绩会再次确认了这款车型是会继续推出的,只是量产进度上又延迟了一个季度左右,四季度才推出。 此次电话会议上,特斯拉提到因优先保障IRA补贴到期前的交付(优先保障北美市场,赶在IRA政策到期前最大化现有车型的生产),Model 2.5量产又再次被推出到下季度,在四季度的时候在推出。 而此次Model 2.5的量产和推出计划再次推迟,可能仍然会导致整体2025年卖车销量预期出现进一步下调(目前市场预期在160-165万辆),后续仍需要密切关注这款车型的具体量产爬坡进度。(注:市场之前对Model 2.5上市时间的预期:美国最先上市,欧洲8月上市,中国2025年末才发布,难以在四季度前形成规模性交付,此次Model 2.5再次交付延后)。 而在毛利率上,排放法规调整会使监管积分在之后季度持续呈现下滑趋势,而关税成本对卖车的影响也会在后续季度影响完全显现,也可能会导致毛利率短期继续呈现承压趋势。 所以由此看出,特斯拉在Model 2.5四季度正式上市之前,卖车基本面预计都会一直呈现承压状态,而储能业务同样也受到关税影响,会全额反映在后续季度。 2. Robotaxi和Optimus的星辰大海业务上,目前进度和一季度规划基本一致,预计这个技术和进度拐点的到来也要在四季度末和2026年初: ① Robotaxi/ FSD业务上:a. Robotaxi上: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暂无增量信息目前仍按照原计划进行,6月已经在美国德州正式启动,首批20台未经特殊改装的Model Y已经投入小范围的试运营。而特斯拉之前的计划是预计年底推广至美国多个城市 (通用化端到端算法支持快速扩展到其他城市),目标是在几个月内达到1000辆Robotaxi,同时在地理范围内向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和圣安东尼奥扩展,而按照特斯拉之前的规划,预计明年下半年对报表端开始贡献显著影响。此次业绩会对这部分业务规划基本不变,特斯拉正在推进旧金山,内华达等多地监管审批,目标年底覆盖美国约一半人口,服务区域和车型将呈现超指数级增长。 b. FSD业务上:时间拐点大概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年初实现再次大幅突破目前特斯拉FSD(面向乘用车的智驾)仍然基于V13的软件版本和HW4.0的硬件,而市场仍然非常期待特斯拉的下一代智驾版本的大更新,也是智驾端的再一次大的飞跃(参考特斯拉V12/V13版本直接切换到端到端路线,带来性能的大幅跃升):市场仍然在期待软件端的FSD 14.0版本以及硬件端的HW5.0版本, 而HW 5.0(最新叫AI 5)版本的硬件算力预计达到了2000+ TOPS以上,而相对于现有模型,其支持的FSD 14.0版本的模型参数将达到现在数倍,预计其性能表现会再次跃升一个台阶,从而带动FSD渗透率的提升,以及Robotaxi的继续扩展。在进度方面,根据调研,目前计划是2025年四季度开始推V14 alpha版内部测试,2026年一季度正式推出V14正式版,马斯克也在2025年股东大会中表示““HW 5.0 + V14 是通向L5的最后一块拼图,2026年特斯拉车主可在车内睡觉。” ② Optimus业务上:预计2025年年末及2026年年初Gen 3首次开始量产按照特斯拉在一季度电话会中的规划,2025年底会有数千台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投入试用,有信心在 4-5 年内实现年产量达到 100 万台,预计在 2029 年或 2030 年达成这一目标。而此次业绩会增量信息提到Gen 3.0版本设计完善,3个月内推出原型机,明年量产,目标4年实现年产100万台,进度基本也和之前规划一致。根据调研,而Optimus预计在2025年10月AI DAY推出Gen-3代完整功能,Gen-3版本相比Gen-2版本实现了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继续降本(成本降幅预计达1.65万美元),而在生产规划上预计2026年一季度实现小批量试产,以及在2026年三季度开始大规模量产,所以这个量产和发布的拐点可能同样也在四季度到来。 因此,海豚君对于特斯拉的股价的看法,目前330美金的股价仍处于估值偏高状态,尤其在由于Model 2.5的量产推迟,及美国IRA 7500美元的补贴继续退坡,卖车基本盘在Model 2.5上市之前继续承压的可能性很大。 但在星辰大海业务上,无论是FSD下一个版本的大迭代更新,还是Optimus Gen 3的即将推出和量产,这个量产和技术拐点已经很近(大概在四季度末和2026年初),故事和逻辑性都仍然很强,属于短期无法证伪,但远期仍然很宏伟,所以如果此次如果股价能因为造车基本面的预期有所回调(在250-270以下可以逐步进行加仓),反而是很不错的入场机会。 以下是财报内容详细分析: 一、特斯拉:终于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1.1 汽车收入:Model Y 焕新版的上市涨价,带动汽车业务爬出泥潭 本季度总收入端225亿,实际表现不错,超出海豚君看到的223亿左右的大行预期,虽然储能业务表现一般,但由于关税影响实则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市场price in(BBG预期比较老旧),而真正表现比较亮眼的是卖车收入上,终于在持续几个季度miss市场预期后,由于Model Y Juniper的换新版上市涨价,有了一次超预期的表现。 具体来看: 汽车业务上,本季度总营收167亿,终于有了一次超预期的表现(市场预期大概在160-162亿左右),碳积分收入由于政策因素影响,低于预期在意料之中(由于CARB州的豁免权5月撤销,而特斯拉50%监管积分收入来自CARB州的ZEV积分)。 但在市场最关心的去碳积分和租赁收入来看,本季度真实
汽车
销售
158亿,终于从上季度的卖车泥潭中爬出,也要超出市场预期150-152亿左右,主要还是Model Y Juniper的换新版上市涨价所带动的。 而在能源业务上,本季度能源业务收入28亿,低于预期仍然主要受关税拖累,但该影响已经基本被定价,而在服务业务上,本季度表现不错,二季度30.5亿的服务收入,环比上行4亿,主要由于超充桩的继续扩张带来的收入增量。 1.2 卖车毛利率终于开始回暖! 每次业绩,比收入更为重磅,以及财报时候真正增量信息一直都是汽车毛利率表现。 汽车毛利率终于从上季度卖车最烂时期爬出来了,整体汽车毛利率从上季度16.2%回升到本季度17.2%,而最核心的去碳积分卖车毛利率反而是一个大超预期的状态(实际15.5%VS市场预期13.3%)! 而在其他业务中,储能业务毛利率反而是呈现一个超预期的状态,因为其实特斯拉能源业务使用的LFP电池主要来自中国,受到关税影响较大,但实际毛利率表现仍然还是要超出预期的,可能由于特斯拉本身对LFP电池有一定的囤积,再加上Megapack的出货量占比有所提升,但后续这块业务仍然会受到关税不确定性的拖累,所以特斯拉也表示开始今年在美国本土自造LFP电池以抵御关税冲击。 而服务业务本季度毛利率5.4%,反而环比上季度还有所上行,也表现不错,主要由于特斯拉超充网继续扩张带动的毛利率上行,抵消了二手车业务的负面拖累。 二. 卖车基本面二季度开始转好 作为每个季度最最重要观测指标,汽车毛利率重要到不能再重要,尤其是当前特斯拉现有车型老化,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为了看清楚汽车毛利率的真实情况,海豚君分别拆出了剔碳积分的
汽车
销售
毛利率、汽车租赁毛利率,以及汽车业务整体毛利率。 由于汽车租赁业务体量小,而且毛利率稳定,汽车整体的毛利率又是两个综合而言来的,拆这么仔细,主要是为了观察剔碳积分的
汽车
销售
毛利率。 二季度
汽车
销售
毛利率(剔碳积分和租赁)15%,超出市场预期13.3%,终于走出了一季度卖车最差的低谷,环比改善了2.5个百分点,海豚君认为这个表现主要由于二季度的Model Y Juniper上市的定价更高,从而带来更高的卖车单价所拉动,同时本季度也没有一季度的停产和爬坡对固定摊折成本的负面影响,反而有销量环比改善带来的规模效应的释放。 我们从单车经济角度具体拆分一下: 2.2 卖车单价在Model Y Juniper换新后终于开始上行! 从卖车的单价端来看,二季度,特斯拉每卖一辆车的收入(不含碳积分与汽车租赁销售)是4.18万美元,环比提升了1800美元,而市场预期的卖车单价还是呈现环比下滑的状态,上行的核心原因是由于Model Y Juniper换新后开始涨价,对冲了融资促销等激励措施,以及本季度销售结构中车型结构中Model Y占比提高,在地区销售中售价更低的中国区占比下滑,带动本季度卖车基本面本季度表现相对强劲。 ① 对于现有车型的价格调整:Model Y Juniper上市的起售价高于旧版Model Y车型,对卖车单价有正面影响 a. 美国:Model Y Jniper上市涨价 美国Model Y Juniper上市的起售价5.99万美元,新款Model Y的起售价要高于旧款,同时还提高了Model S/X的售价。 虽然二季度特斯拉为Model Y也提供了1.99%的融资激励活动,同时对旧款Model Y车主提供了2000美元的置换补贴,但涨价对冲了融资活动的负面影响。 b. 中国:在中国,Model Y Juniper的起售价也相比老款Model Y上涨了3%左右。 在贷款政策方面,刚上新就对Model Y推出了5年0息贷款,同时Model 3全系推出限时8000元保险补贴,后驱 / 长续航版叠加 5年0息政策。 c. 欧洲地区:二季度特斯拉在欧洲对model Y不同版本的车型有涨价也有降价; ② 车型结构方面:相对利好,因为二季度Model Y的销量占比提高,同时美国车型的占比在上升 a. 车型结构中:由于Model Y Juniper的上市,本季度的Model Y占比环比上季度有所提升(一季度Model Y Juniper上市进行停产,二季度无该因素影响)。 b. 分地区占比来看:本季度售价更高的美国和其他地区占比提升,也拉高了卖车单价。 ③ FSD业务:FSD目前尚未迭代到下一代,还尚未看到大幅超额确认的催化剂出现,这部分收入的大额增长仍然需要特斯拉FSD技术的大幅迭代,以及在欧洲和中国的落地来实现。 2.3 卖车成本端上涨主要由于关税影响 说完单车价格方面,再反过来说单车成本。而通常来说,特斯拉降本源于四个维度——1)销量释放的规模稀释、产能的充分利用;2)技术降本;3)电池原材料的自然降本;4)政府补贴,具体来看: 海豚君把单车成本拆成单车折旧和单车可变成本,二季度的单车经济账是这样的: 1)单车折旧效应:单车摊折成本环比在下滑 本季度单车折旧额3700美元,绝对值上环比下滑了600美元, 而单车摊折成本率也从上季度10.7% 环比下滑2个百分点至本季度9%,海豚君认为单车折旧额本季度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 a) 投产成本上:不再有第一季度因闲置产能和其他与爬坡相关的成本带来的大部分利润率阻力(新款Model Y停产和爬坡的阻力。 b) 规模效应环比改善:二季度特斯拉卖车销量38.4万辆,环比一季度33.7万辆提升约14%,走出一季度卖车低谷,规模效应也在环比改善。 2)单车可变成本:受到关税影响,有所上行 本季度单车可变成本3.22万美元,环比上行1000美元,仍然主要受到关税影响(二季度关税成本增加3亿美元,其中2亿美元体现在本季度卖车可变成本上,相当于负面拖累卖车成本520美元) 3)汽车毛利率在卖车单价回升,以及单车折旧成本下行,终于开始有所回升: 最终,由于本季度单车摊折成本下降,但单车可变成本有所上行,最后本季度卖车毛利率15%(去碳积分),终于走出了一季度的卖车低谷期 ,环比改善了2.5个百分点! 三. 特斯拉2025年造车基本面如何演进? 3.1 二季度交付量高出市场预期,但已经被打入股价预期中 二季度特斯拉实际交付38.4万辆,实际交付量要高出卖方预期的38万辆,以及海豚君看到的买方预期36万辆,而高于预期主要由于美国市场以及其他地区销量的超预期。分地区来看: 而分地区来看: ① 中国市场:特斯拉在中国区的零售销量和市占率在二季度都在环比下滑,由于新能源汽车竞争过于激烈,即使特斯拉刚对换新版的Model Y推出了免息优惠政策,但相比于中国同行的新车推出速度,竞争力明显不够,市占率也在持续下滑。 ② 美国市场:特斯拉在美国区的销量和市占率在二季度都在环比回升,由于大美丽法案已经确定,对新能源汽车的联邦税收抵免7500美元补贴将于2025年9月30日终止,即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暂停,所以美国市场出现了IRA到期前的提前消费。 ③ 欧洲市场:欧洲市场特斯拉的表现也相对一般,之前一季度受到了马斯克的政治活动引发的品牌价值损伤,这对欧洲影响尤为显著,因为企业车队买家占欧洲销量比例较高。 ④ 其他市场:其他市场本季度显著高于市场预期,主要由于亚洲市场(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的联合发力。 3.2 短期卖车基本面仍存在逆风,Model 2.5要延迟量产和推出 对于特斯拉卖车来说,新廉价版车型“Model 2.5”仍然是最核心的变量,而其生产和交付进度对特斯拉今年卖车基本面至关重要,虽然反复被传出被取消,但此次业绩会再次确认了这款车型是会继续推出的,只是量产进度上又延迟了一个季度左右,四季度才推出。 在此次电话会议上,特斯拉提到因优先保障IRA补贴到期前的交付(优先保障北美市场,赶在IRA政策到期前最大化现有车型的生产),Model 2.5量产又再次被推出到下季度,在四季度的时候在推出。 而目前市场对于特斯拉的销量预期都在165万辆 ( 一季度财报前市场预期还在180万辆),而买方预计可能已经下滑到160万辆甚至以下(同比2024年179万辆还要下滑20万辆),主要由于上半年特斯拉现有车型表现一般,而今年销量增量主力其实主要都在这款Model 2.5车型上,预计Model Y六座版可能贡献的增量还是相对有限。 而在地区上美国大美丽法案对于7500美元IRA补贴将于9月30日终止,虽然三季度预计美国需求可能一定程度会被提前释放,但四季度美国地区的销量在补贴退坡后,现有车型的下滑趋势一定不可避免,所以极度依赖这款廉价Model 2.5的量产和上市进度。 而在毛利率上,排放法规调整会使监管积分在之后季度持续呈现下滑趋势,而关税成本对卖车的影响也会在后续季度影响完全显现,也可能会导致毛利率短期继续呈现承压趋势。 而此次Model 2.5的量产和推出计划再次推迟,可能仍然会导致整体2025年卖车销量预期出现进一步下调,后续仍需要密切关注这款车型的具体量产爬坡进度。 (注:市场之前对Model 2.5上市时间的预期:美国最先上市,欧洲8月上市,中国2025年末才发布,难以在四季度前形成规模性交付,此次Model 2.5再次交付延后)。 四. 但相比卖车基本面更重要的是,Robotaxi/FSD和Optimus的星辰大海 对于特斯拉来说,目前的股价走势(330美元)已经和造车基本面的关联度相对较小,而投资者真正的压铸是在特斯拉的星辰大海业务:Robotaxi/FSD和Optimum上, 所以这两块业务的实质性进展,和下一代的进程,以及马斯克的规划落地时间尤为重要,而这两个叙事在今年年末以及明年年初可能都有重大突破的可能性,短期叙事逻辑无法证伪: ① Robotaxi/ FSD业务上: a. Robotaxi上: 目前仍按照原计划进行,6月已经在美国德州正式启动,首批20台未经特殊改装的Model Y已经投入小范围的试运营。 虽然目前在实际的路测表现上仍然出现了诸多问题,但海豚君仍然认为,这本质上还是端到端路线的固有缺陷,但在能跑通商业模式(特斯拉目前端到端路线的整体成本更低,以及技术路线的泛化强,可快速扩展到其他城市和地区)上仍然相比Waymo这种路线上可能性要高出很多。 而特斯拉之前的计划是预计年底推广至美国多个城市 (通用化端到端算法支持快速扩展到其他城市),目标是在几个月内达到1000辆Robotaxi,同时在地理范围内向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和圣安东尼奥扩展,而按照特斯拉之前的规划, 预计明年下半年对报表端开始贡献显著影响。 此次业绩会对这部分业务规划基本不变,特斯拉正在推进旧金山,内华达等多地监管审批,目标年底覆盖美国约一般人口,服务区域和车型将呈现超指数级增长。 b. FSD业务上:时间拐点大概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年初实现下一代突破 目前特斯拉FSD(面向乘用车的智驾)仍然基于V13的软件版本和HW4.0的硬件,而市场仍然非常期待特斯拉的下一代智驾版本的大更新,也是智驾端的再一次大的飞跃(参考特斯拉V12/V13版本直接切换到端到端路线,带来性能的大幅跃升): 市场仍然在期待软件端的FSD 14.0版本以及硬件端的HW5.0版本, 而HW 5.0(最新叫AI 5)版本的硬件算力预计达到了2000+ TOPS以上,而相对于现有模型,其支持的FSD 14.0版本的模型参数将达到现在数倍,预计其性能表现会再次跃升一个台阶,从而带动FSD渗透率的提升,以及Robotaxi的继续扩展。 在进度方面,根据调研,目前计划是2025年四季度开始推V14 alpha版内部测试,2026年一季度正式推出V14正式版,马斯克也在2025年股东大会中表示““HW 5.0 + V14 是通向L5的最后一块拼图,2026年特斯拉车主可在车内睡觉。” ② Optimus业务上:2025年年末及2026年年初Gen 3首次开始量产 按照特斯拉在一季度电话会中的规划,2025年底会有数千台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投入试用,有信心在 4-5 年内实现年产量达到 100 万台,预计在 2029 年或 2030 年达成这一目标。 而此次业绩会增量信息提到Gen 3.0版本设计完善,3个月内推出原型机,明年量产,目标4年实现年产100万台,进度基本也和之前规划一致。 根据调研,而Optimus预计在2025年10月AI DAY推出Gen-3代完整功能,Gen-3版本相比Gen-2版本实现了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继续降本(成本降幅预计达1.65万美元),而在生产规划上预计2026年一季度实现小批量试产,以及在2026年三季度开始大规模量产,所以这个量产和发布的拐点可能同样也在四季度到来。 三、支出端:仍然在为AI的星辰大海狂投 特斯拉本季度研发开支和销售费用又在继续加大,研发费用15.9亿,高于市场预期13.4亿,仍然由于AI智能化投入以及新车系研发投入加大,而销售与行政费用本季度13.7亿,超出预期12.7亿,主要由于Model Y Juniper上市的营销投入。 最后由于毛利率端的超预期,抵消了经营费用端的上行,整体经营利润本季度9亿,环比提升2亿,经营利润率4.1%,同样环比上行了2个百分点。 而在自由现金流方面,本季度运营现金流由于基本面的转好有所上行,但资本开支上仍然还在为AI业务狂投,本季度资本开支24亿,继续环比上行了9亿! 特斯拉又在德州新增了1.6万块H200 GPU, 使Cortex训练集群达到了6.7万块等效H100的算力水平,仍然在为星辰大海业务大力狂投和买单! 最后虽然本季度的经营现金流环比上行了4亿,但因为资本支出端环比上行9亿,最后自由现金流仍然相比上季度卖车最烂期还要环比下滑了5亿至1.5亿。
lg
...
海豚投研
07-24 10:19
特斯拉 “送命题”: 有 AI 的星辰大海,造车拉胯还重要吗?
go
lg
...
应的改善,终于也开始环比回升了:二季度
汽车
销售
毛利率(剔碳积分和租赁)15%,环比改善了2.5个百分点,仍然主要由于二季度的Model Y Juniper上市的定价更高,从而带来更高的卖车单价所拉动。而同时本季度摊折成本因为规模效应的下滑,对冲了关税效应的不利影响。 4. 研发费用+资本开支的狂投都仍然在为AI的星辰大海业务买单:本季度研发费用15.9亿,高出市场预期2亿,但最后因为毛利率端的环比回升(基本面二季度转好),所以最后经营利润和利润率都在环比上行。 而自由现金流本季度运营现金流由于基本面的转好有所上行,资本开支上24亿,继续环比上行了9亿!仍然还在为AI业务狂投,特斯拉又在德州新增了1.6万块H200 GPU, 所以最后自由现金流仍然相比上季度卖车最烂期还要环比下滑了5亿至本季度仅1.5亿。 海豚君整体观点: 二季度业绩表现不错,但自一季报后,走到330的股价,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robotaxi业务的正常推进,以及定价了大部分的星辰大海业务robotaxi和optimus上,和汽车基本面的表现实则关联度有些脱钩。 而这个本身这个已经在相对高位的股价,市场一定会相对苛刻,所以相比二季度业绩本身,更需要从未来角度来看: 1. 卖车基本盘仍然承压: a. 美国IRA 7500美元补贴退坡成为最大利空因素:美国大美丽法案对于7500美元IRA补贴将于9月30日终止,虽然三季度预计美国需求可能一定程度会被提前释放,但四季度美国地区的销量在补贴退坡后,现有车型的下滑趋势一定不可避免,所以极度依赖特斯拉迟迟未亮相的廉价Model 2.5的量产和上市进度。 b. Model 2.5量产又再次延迟到四季度: 对于特斯拉卖车来说,新廉价版车型“Model 2.5”仍然是最核心的变量,而其生产和交付进度对特斯拉今年卖车基本面至关重要,虽然反复传出被取消,但此次业绩会再次确认了这款车型是会继续推出的,只是量产进度上又延迟了一个季度左右,四季度才推出。 此次电话会议上,特斯拉提到因优先保障IRA补贴到期前的交付(优先保障北美市场,赶在IRA政策到期前最大化现有车型的生产),Model 2.5量产又再次被推出到下季度,在四季度的时候在推出。 而此次Model 2.5的量产和推出计划再次推迟,可能仍然会导致整体2025年卖车销量预期出现进一步下调(目前市场预期在160-165万辆),后续仍需要密切关注这款车型的具体量产爬坡进度。(注:市场之前对Model 2.5上市时间的预期:美国最先上市,欧洲8月上市,中国2025年末才发布,难以在四季度前形成规模性交付,此次Model 2.5再次交付延后)。 而在毛利率上,排放法规调整会使监管积分在之后季度持续呈现下滑趋势,而关税成本对卖车的影响也会在后续季度影响完全显现,也可能会导致毛利率短期继续呈现承压趋势。 所以由此看出,特斯拉在Model 2.5四季度正式上市之前,卖车基本面预计都会一直呈现承压状态,而储能业务同样也受到关税影响,会全额反映在后续季度。 2. Robotaxi和Optimus的星辰大海业务上,目前进度和一季度规划基本一致,预计这个技术和进度拐点的到来也要在四季度末和2026年初: ① Robotaxi/ FSD业务上:a. Robotaxi上: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暂无增量信息目前仍按照原计划进行,6月已经在美国德州正式启动,首批20台未经特殊改装的Model Y已经投入小范围的试运营。而特斯拉之前的计划是预计年底推广至美国多个城市 (通用化端到端算法支持快速扩展到其他城市),目标是在几个月内达到1000辆Robotaxi,同时在地理范围内向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和圣安东尼奥扩展,而按照特斯拉之前的规划,预计明年下半年对报表端开始贡献显著影响。此次业绩会对这部分业务规划基本不变,特斯拉正在推进旧金山,内华达等多地监管审批,目标年底覆盖美国约一半人口,服务区域和车型将呈现超指数级增长。 b. FSD业务上:时间拐点大概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年初实现再次大幅突破目前特斯拉FSD(面向乘用车的智驾)仍然基于V13的软件版本和HW4.0的硬件,而市场仍然非常期待特斯拉的下一代智驾版本的大更新,也是智驾端的再一次大的飞跃(参考特斯拉V12/V13版本直接切换到端到端路线,带来性能的大幅跃升):市场仍然在期待软件端的FSD 14.0版本以及硬件端的HW5.0版本, 而HW 5.0(最新叫AI 5)版本的硬件算力预计达到了2000+ TOPS以上,而相对于现有模型,其支持的FSD 14.0版本的模型参数将达到现在数倍,预计其性能表现会再次跃升一个台阶,从而带动FSD渗透率的提升,以及Robotaxi的继续扩展。在进度方面,根据调研,目前计划是2025年四季度开始推V14 alpha版内部测试,2026年一季度正式推出V14正式版,马斯克也在2025年股东大会中表示““HW 5.0 + V14 是通向L5的最后一块拼图,2026年特斯拉车主可在车内睡觉。” ② Optimus业务上:预计2025年年末及2026年年初Gen 3首次开始量产按照特斯拉在一季度电话会中的规划,2025年底会有数千台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投入试用,有信心在 4-5 年内实现年产量达到 100 万台,预计在 2029 年或 2030 年达成这一目标。而此次业绩会增量信息提到Gen 3.0版本设计完善,3个月内推出原型机,明年量产,目标4年实现年产100万台,进度基本也和之前规划一致。根据调研,而Optimus预计在2025年10月AI DAY推出Gen-3代完整功能,Gen-3版本相比Gen-2版本实现了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继续降本(成本降幅预计达1.65万美元),而在生产规划上预计2026年一季度实现小批量试产,以及在2026年三季度开始大规模量产,所以这个量产和发布的拐点可能同样也在四季度到来。 因此,海豚君对于特斯拉的股价的看法,目前330美金的股价仍处于估值偏高状态,尤其在由于Model 2.5的量产推迟,及美国IRA 7500美元的补贴继续退坡,卖车基本盘在Model 2.5上市之前继续承压的可能性很大。 但在星辰大海业务上,无论是FSD下一个版本的大迭代更新,还是Optimus Gen 3的即将推出和量产,这个量产和技术拐点已经很近(大概在四季度末和2026年初),故事和逻辑性都仍然很强,属于短期无法证伪,但远期仍然很宏伟,所以如果此次如果股价能因为造车基本面的预期有所回调(在250-270以下可以逐步进行加仓),反而是很不错的入场机会。 以下是财报内容详细分析: 一、特斯拉:终于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1.1 汽车收入:Model Y 焕新版的上市涨价,带动汽车业务爬出泥潭 本季度总收入端225亿,实际表现不错,超出海豚君看到的223亿左右的大行预期,虽然储能业务表现一般,但由于关税影响实则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市场price in(BBG预期比较老旧),而真正表现比较亮眼的是卖车收入上,终于在持续几个季度miss市场预期后,由于Model Y Juniper的换新版上市涨价,有了一次超预期的表现。 具体来看: 汽车业务上,本季度总营收167亿,终于有了一次超预期的表现(市场预期大概在160-162亿左右),碳积分收入由于政策因素影响,低于预期在意料之中(由于CARB州的豁免权5月撤销,而特斯拉50%监管积分收入来自CARB州的ZEV积分)。 但在市场最关心的去碳积分和租赁收入来看,本季度真实
汽车
销售
158亿,终于从上季度的卖车泥潭中爬出,也要超出市场预期150-152亿左右,主要还是Model Y Juniper的换新版上市涨价所带动的。 而在能源业务上,本季度能源业务收入28亿,低于预期仍然主要受关税拖累,但该影响已经基本被定价,而在服务业务上,本季度表现不错,二季度30.5亿的服务收入,环比上行4亿,主要由于超充桩的继续扩张带来的收入增量。 1.2 卖车毛利率终于开始回暖! 每次业绩,比收入更为重磅,以及财报时候真正增量信息一直都是汽车毛利率表现。 汽车毛利率终于从上季度卖车最烂时期爬出来了,整体汽车毛利率从上季度16.2%回升到本季度17.2%,而最核心的去碳积分卖车毛利率反而是一个大超预期的状态(实际15.5%VS市场预期13.3%)! 而在其他业务中,储能业务毛利率反而是呈现一个超预期的状态,因为其实特斯拉能源业务使用的LFP电池主要来自中国,受到关税影响较大,但实际毛利率表现仍然还是要超出预期的,可能由于特斯拉本身对LFP电池有一定的囤积,再加上Megapack的出货量占比有所提升,但后续这块业务仍然会受到关税不确定性的拖累,所以特斯拉也表示开始今年在美国本土自造LFP电池以抵御关税冲击。 而服务业务本季度毛利率5.4%,反而环比上季度还有所上行,也表现不错,主要由于特斯拉超充网继续扩张带动的毛利率上行,抵消了二手车业务的负面拖累。 二. 卖车基本面二季度开始转好 作为每个季度最最重要观测指标,汽车毛利率重要到不能再重要,尤其是当前特斯拉现有车型老化,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为了看清楚汽车毛利率的真实情况,海豚君分别拆出了剔碳积分的
汽车
销售
毛利率、汽车租赁毛利率,以及汽车业务整体毛利率。 由于汽车租赁业务体量小,而且毛利率稳定,汽车整体的毛利率又是两个综合而言来的,拆这么仔细,主要是为了观察剔碳积分的
汽车
销售
毛利率。 二季度
汽车
销售
毛利率(剔碳积分和租赁)15%,超出市场预期13.3%,终于走出了一季度卖车最差的低谷,环比改善了2.5个百分点,海豚君认为这个表现主要由于二季度的Model Y Juniper上市的定价更高,从而带来更高的卖车单价所拉动,同时本季度也没有一季度的停产和爬坡对固定摊折成本的负面影响,反而有销量环比改善带来的规模效应的释放。 我们从单车经济角度具体拆分一下: 2.2 卖车单价在Model Y Juniper换新后终于开始上行! 从卖车的单价端来看,二季度,特斯拉每卖一辆车的收入(不含碳积分与汽车租赁销售)是4.18万美元,环比提升了1800美元,而市场预期的卖车单价还是呈现环比下滑的状态,上行的核心原因是由于Model Y Juniper换新后开始涨价,对冲了融资促销等激励措施,以及本季度销售结构中车型结构中Model Y占比提高,在地区销售中售价更低的中国区占比下滑,带动本季度卖车基本面本季度表现相对强劲。 ① 对于现有车型的价格调整:Model Y Juniper上市的起售价高于旧版Model Y车型,对卖车单价有正面影响 a. 美国:Model Y Jniper上市涨价 美国Model Y Juniper上市的起售价5.99万美元,新款Model Y的起售价要高于旧款,同时还提高了Model S/X的售价。 虽然二季度特斯拉为Model Y也提供了1.99%的融资激励活动,同时对旧款Model Y车主提供了2000美元的置换补贴,但涨价对冲了融资活动的负面影响。 b. 中国:在中国,Model Y Juniper的起售价也相比老款Model Y上涨了3%左右。 在贷款政策方面,刚上新就对Model Y推出了5年0息贷款,同时Model 3全系推出限时8000元保险补贴,后驱 / 长续航版叠加 5年0息政策。 c. 欧洲地区:二季度特斯拉在欧洲对model Y不同版本的车型有涨价也有降价; ② 车型结构方面:相对利好,因为二季度Model Y的销量占比提高,同时美国车型的占比在上升 a. 车型结构中:由于Model Y Juniper的上市,本季度的Model Y占比环比上季度有所提升(一季度Model Y Juniper上市进行停产,二季度无该因素影响)。 b. 分地区占比来看:本季度售价更高的美国和其他地区占比提升,也拉高了卖车单价。 ③ FSD业务:FSD目前尚未迭代到下一代,还尚未看到大幅超额确认的催化剂出现,这部分收入的大额增长仍然需要特斯拉FSD技术的大幅迭代,以及在欧洲和中国的落地来实现。 2.3 卖车成本端上涨主要由于关税影响 说完单车价格方面,再反过来说单车成本。而通常来说,特斯拉降本源于四个维度——1)销量释放的规模稀释、产能的充分利用;2)技术降本;3)电池原材料的自然降本;4)政府补贴,具体来看: 海豚君把单车成本拆成单车折旧和单车可变成本,二季度的单车经济账是这样的: 1)单车折旧效应:单车摊折成本环比在下滑 本季度单车折旧额3700美元,绝对值上环比下滑了600美元, 而单车摊折成本率也从上季度10.7% 环比下滑2个百分点至本季度9%,海豚君认为单车折旧额本季度有所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 a) 投产成本上:不再有第一季度因闲置产能和其他与爬坡相关的成本带来的大部分利润率阻力(新款Model Y停产和爬坡的阻力。 b) 规模效应环比改善:二季度特斯拉卖车销量38.4万辆,环比一季度33.7万辆提升约14%,走出一季度卖车低谷,规模效应也在环比改善。 2)单车可变成本:受到关税影响,有所上行 本季度单车可变成本3.22万美元,环比上行1000美元,仍然主要受到关税影响(二季度关税成本增加3亿美元,其中2亿美元体现在本季度卖车可变成本上,相当于负面拖累卖车成本520美元) 3)汽车毛利率在卖车单价回升,以及单车折旧成本下行,终于开始有所回升: 最终,由于本季度单车摊折成本下降,但单车可变成本有所上行,最后本季度卖车毛利率15%(去碳积分),终于走出了一季度的卖车低谷期 ,环比改善了2.5个百分点! 三. 特斯拉2025年造车基本面如何演进? 3.1 二季度交付量高出市场预期,但已经被打入股价预期中 二季度特斯拉实际交付38.4万辆,实际交付量要高出卖方预期的38万辆,以及海豚君看到的买方预期36万辆,而高于预期主要由于美国市场以及其他地区销量的超预期。分地区来看: 而分地区来看: ① 中国市场:特斯拉在中国区的零售销量和市占率在二季度都在环比下滑,由于新能源汽车竞争过于激烈,即使特斯拉刚对换新版的Model Y推出了免息优惠政策,但相比于中国同行的新车推出速度,竞争力明显不够,市占率也在持续下滑。 ② 美国市场:特斯拉在美国区的销量和市占率在二季度都在环比回升,由于大美丽法案已经确定,对新能源汽车的联邦税收抵免7500美元补贴将于2025年9月30日终止,即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暂停,所以美国市场出现了IRA到期前的提前消费。 ③ 欧洲市场:欧洲市场特斯拉的表现也相对一般,之前一季度受到了马斯克的政治活动引发的品牌价值损伤,这对欧洲影响尤为显著,因为企业车队买家占欧洲销量比例较高。 ④ 其他市场:其他市场本季度显著高于市场预期,主要由于亚洲市场(马来西亚/韩国/泰国)的联合发力。 3.2 短期卖车基本面仍存在逆风,Model 2.5要延迟量产和推出 对于特斯拉卖车来说,新廉价版车型“Model 2.5”仍然是最核心的变量,而其生产和交付进度对特斯拉今年卖车基本面至关重要,虽然反复传出被取消,但此次业绩会再次确认了这款车型是会继续推出的,只是量产进度上又延迟了一个季度左右,四季度才推出。 在此次电话会议上,特斯拉提到因优先保障IRA补贴到期前的交付(优先保障北美市场,赶在IRA政策到期前最大化现有车型的生产),Model 2.5量产又再次被推出到下季度,在四季度的时候在推出。 而目前市场对于特斯拉的销量预期都在165万辆 ( 一季度财报前市场预期还在180万辆),而买方预计可能已经下滑到160万辆甚至以下(同比2024年179万辆还要下滑20万辆),主要由于上半年特斯拉现有车型表现一般,而今年销量增量主力其实主要都在这款Model 2.5车型上,预计Model Y六座版可能贡献的增量还是相对有限。 而在地区上美国大美丽法案对于7500美元IRA补贴将于9月30日终止,虽然三季度预计美国需求可能一定程度会被提前释放,但四季度美国地区的销量在补贴退坡后,现有车型的下滑趋势一定不可避免,所以极度依赖这款廉价Model 2.5的量产和上市进度。 而在毛利率上,排放法规调整会使监管积分在之后季度持续呈现下滑趋势,而关税成本对卖车的影响也会在后续季度影响完全显现,也可能会导致毛利率短期继续呈现承压趋势。 而此次Model 2.5的量产和推出计划再次推迟,可能仍然会导致整体2025年卖车销量预期出现进一步下调,后续仍需要密切关注这款车型的具体量产爬坡进度。 (注:市场之前对Model 2.5上市时间的预期:美国最先上市,欧洲8月上市,中国2025年末才发布,难以在四季度前形成规模性交付,此次Model 2.5再次交付延后)。 四. 但相比卖车基本面更重要的是,Robotaxi/FSD和Optimus的星辰大海 对于特斯拉来说,目前的股价走势(330美元)已经和造车基本面的关联度相对较小,而投资者真正的压铸是在特斯拉的星辰大海业务:Robotaxi/FSD和Optimum上, 所以这两块业务的实质性进展,和下一代的进程,以及马斯克的规划落地时间尤为重要,而这两个叙事在今年年末以及明年年初可能都有重大突破的可能性,短期叙事逻辑无法证伪: ① Robotaxi/ FSD业务上: a. Robotaxi上: 目前仍按照原计划进行,6月已经在美国德州正式启动,首批20台未经特殊改装的Model Y已经投入小范围的试运营。 虽然目前在实际的路测表现上仍然出现了诸多问题,但海豚君仍然认为,这本质上还是端到端路线的固有缺陷,但在能跑通商业模式(特斯拉目前端到端路线的整体成本更低,以及技术路线的泛化强,可快速扩展到其他城市和地区)上仍然相比Waymo这种路线上可能性要高出很多。 而特斯拉之前的计划是预计年底推广至美国多个城市 (通用化端到端算法支持快速扩展到其他城市),目标是在几个月内达到1000辆Robotaxi,同时在地理范围内向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和圣安东尼奥扩展,而按照特斯拉之前的规划, 预计明年下半年对报表端开始贡献显著影响。 此次业绩会对这部分业务规划基本不变,特斯拉正在推进旧金山,内华达等多地监管审批,目标年底覆盖美国约一半人口,服务区域和车型将呈现超指数级增长。 b. FSD业务上:时间拐点大概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年初实现下一代突破 目前特斯拉FSD(面向乘用车的智驾)仍然基于V13的软件版本和HW4.0的硬件,而市场仍然非常期待特斯拉的下一代智驾版本的大更新,也是智驾端的再一次大的飞跃(参考特斯拉V12/V13版本直接切换到端到端路线,带来性能的大幅跃升): 市场仍然在期待软件端的FSD 14.0版本以及硬件端的HW5.0版本, 而HW 5.0(最新叫AI 5)版本的硬件算力预计达到了2000+ TOPS以上,而相对于现有模型,其支持的FSD 14.0版本的模型参数将达到现在数倍,预计其性能表现会再次跃升一个台阶,从而带动FSD渗透率的提升,以及Robotaxi的继续扩展。 在进度方面,根据调研,目前计划是2025年四季度开始推V14 alpha版内部测试,2026年一季度正式推出V14正式版,马斯克也在2025年股东大会中表示““HW 5.0 + V14 是通向L5的最后一块拼图,2026年特斯拉车主可在车内睡觉。” ② Optimus业务上:2025年年末及2026年年初Gen 3首次开始量产 按照特斯拉在一季度电话会中的规划,2025年底会有数千台机器人在特斯拉工厂投入试用,有信心在 4-5 年内实现年产量达到 100 万台,预计在 2029 年或 2030 年达成这一目标。 而此次业绩会增量信息提到Gen 3.0版本设计完善,3个月内推出原型机,明年量产,目标4年实现年产100万台,进度基本也和之前规划一致。 根据调研,而Optimus预计在2025年10月AI DAY推出Gen-3代完整功能,Gen-3版本相比Gen-2版本实现了性能的大幅提升以及继续降本(成本降幅预计达1.65万美元),而在生产规划上预计2026年一季度实现小批量试产,以及在2026年三季度开始大规模量产,所以这个量产和发布的拐点可能同样也在四季度到来。 三、支出端:仍然在为AI的星辰大海狂投 特斯拉本季度研发开支和销售费用又在继续加大,研发费用15.9亿,高于市场预期13.4亿,仍然由于AI智能化投入以及新车系研发投入加大,而销售与行政费用本季度13.7亿,超出预期12.7亿,主要由于Model Y Juniper上市的营销投入。 最后由于毛利率端的超预期,抵消了经营费用端的上行,整体经营利润本季度9亿,环比提升2亿,经营利润率4.1%,同样环比上行了2个百分点。 而在自由现金流方面,本季度运营现金流由于基本面的转好有所上行,但资本开支上仍然还在为AI业务狂投,本季度资本开支24亿,继续环比上行了9亿! 特斯拉又在德州新增了1.6万块H200 GPU, 使Cortex训练集群达到了6.7万块等效H100的算力水平,仍然在为星辰大海业务大力狂投和买单! 最后虽然本季度的经营现金流环比上行了4亿,但因为资本支出端环比上行9亿,最后自由现金流仍然相比上季度卖车最烂期还要环比下滑了5亿至1.5亿。
lg
...
海豚投研
07-24 10:18
点击加载更多
24小时热点
中国突发重磅!央行主管媒体:加强个人境外收入监管 境外买卖股票收入须缴税
lg
...
特朗普祭出39%重税,“这个国家举国目瞪口呆” 都是黄金“惹的祸”?
lg
...
中国军方罕见一幕!美国新闻周刊:中国披露核导弹试验细节
lg
...
中日突发!苏州再现日籍母子遇袭事件 日本高官要求中国政府严惩嫌犯
lg
...
美联储突然唱“鸽”几乎坐实9月降息!黄金小幅回落至3365,技术面释放看涨信号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