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泉果基金调研藏格矿业
go
lg
...
巨龙铜业若未来现金流比较充裕,综合贷款
利率
等因素考虑下,将平衡好规划偿还贷款和现金分红。 8、2024年二季度开始,巨龙成本有明显下降,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哪些成本在下降? 答:第一,采购成本,巨龙铜业以紫金集团整体采购规模为筹码和供应商谈判,具备较高的议价能力。第二,规模效应,巨龙一期全部达产后规模效应带动成本下降。第三,回收率上升带动成本下降。展望未来,这三个方面可以持续降本。除此之外,公司通过优化管理来降本增效,包括智能化、自动化带来的效率提升、成本下降。 9、公司通过哪些方法提升铜矿回收率的? 答:巨龙铜业一方面通过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优化药剂添加点等方式提升回收率;另外公司设立专门的技术研究团队,不断优化技术水平提高回收率。 10、产品的销售和运输模式是怎样的? 答:巨龙铜业产品销售模式是尽产尽销。在运输环节中,产品从甲玛乡通过公路运输至拉萨,此段运输任务由甲玛乡车队承担;抵达拉萨后,再转交物流公司进行后续运输。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7 12:07
突发!日本央行决议刚刚出炉 就这一全球市场关注的问题释放重要信号
go
lg
...
日本央行周二(6月17日)宣布最新的
利率
决议,该央行维持其基准
利率
不变,更加重要的是,该央行决定明年以较慢的步伐缩减债券购买,这表明其在市场波动加剧后保持谨慎态度。 (截图来源:彭博社) 日本央行周二发布的一份声明称,在为期两天的会议结束时,由行长植田和男(Kazuo Ueda)领导的日本央行董事会维持基准政策
利率
在0.5%不变。 日本央行以8比1的投票结果决定了债券缩减计划,保持现有债券缩减计划不变直至2026年3月。 日本央行将逐步减少每月日本国债的购买计划,使其在2027年1月至3月降至约2万亿日元。原则上,从现在至2026年1月至3月,每季度减少约4000亿日元;2026年4月至6月起,每季度减少约2000亿日元。 美国彭博社指出,近期日本国债波动波及全球债务市场,日本央行董事会的谨慎态度在大多数观察人士的预期之中。十多年来,日本央行一直是日本政府债券的最大买家,现在它需要谨慎地调整退出市场的时机,以免在这个过程中吓到投资者。 此前接受彭博社查的53位经济学家都预计,在本周会议上,
利率
将保持不变,而三分之二的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将放缓缩减债券购买规模的步伐。 日本央行自去年3月取消负
利率
和收益率曲线控制计划后,于去年夏天开始缩减购债规模。 日本央行数据显示,由于削减购债规模并且债务到期,日本央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在第一季度创纪录地减少6.2万亿日元。 即便如此,在实施十多年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之后,日本央行仍然持有约一半的未偿还政府债券。 自去年8月以来,日本央行购债规模每季度减少4000亿日元。按照这一削减步伐,到2026年第一季度,每月债券购买规模将比量化宽松(QE)政策实施前的约6万亿日元减少约一半。
lg
...
tqttier
06-17 12:06
6月17日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
利率
go
lg
...
ed Rate),是香港银行同行业拆借
利率
。指香港货币市场上,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一年期以下的短期资金借贷
利率
,从伦敦同业拆借
利率
(LIBOR)变化出来的。 货币 隔夜 1周 2周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港元 0.02917 0.11464 0.27441 0.52452 1.18363 1.55566 2.30042 2.99685 人民币 1.41894 1.5797 1.5697 1.70455 1.78152 1.78455 1.80909 1.9747 更多信息请查看https://www.fx168news.com/data/borrowingrate
lg
...
FX168财经集团
06-17 12:06
国债期货午盘全线上涨,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冲击8连涨
go
lg
...
了这一点(详细分析可参考此前报告《存单
利率
重回下行时间点或早于预期》)。 因此,我们对后续债市依然持乐观观点,当市场担忧逐渐消退后,债市
利率
或将跟随资金
利率
进一步下行。 规模方面,30年国债ETF博时最新规模达75.29亿元。 资金流入方面,30年国债ETF博时最新资金净流出1.78亿元。拉长时间看,近20个交易日内有1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7.71亿元,日均净流入达3853.52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30年国债ETF博时连续4天获杠杆资金净买入,最高单日获得785.99万元净买入,最新融资余额达4036.39万元。 截至6月16日,30年国债ETF博时近1年净值上涨14.41%,指数债券型基金排名3/398,居于前0.75%。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6月16日,30年国债ETF博时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5.35%,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10.58%,涨跌月数比为9/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2.20%,月盈利百分比为64.29%,月盈利概率为68.82%,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00%。截至2025年6月16日,30年国债ETF博时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80%。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6月16日,30年国债ETF博时成立以来最大回撤6.89%,相对基准回撤1.28%。 费率方面,30年国债ETF博时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6月16日,30年国债ETF博时近1月跟踪误差为0.046%。 30年国债ETF博时紧密跟踪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国债中,选取符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30年期国债期货近月合约可交割条件的债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市相应期限国债的整体表现。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低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7 11:57
带头降
利率
!同方全球人寿下调分红险预定
利率
至1.5%,分红险八大误区一定要注意
go
lg
...
据财联社报道,在分红险预定
利率
降低方面,合资保险公司同方全球人寿率先打响市场“第一枪”,其上新的两款分红险产品预定
利率
已从目前市场2%的上限下调50BP至1.5%。 据《证券日报》梳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发现,截至2025年6月13日,保险公司共新推出403款人寿保险产品,其中分红险产品有151款,占比为37%,较2024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 一边是客户对分红险需求的持续增长,一边是保险公司加速推出分红险,同方全球人寿却带头下调分红险预定
利率
。意欲何为?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考虑到风险,以此降低公司的负债成本。 分红险是保险公司在每年(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年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的一种人寿保险。依据功能,分红险分为投资和保障两类。投资型分红险以银保分红产品为代表,主要为一次性缴费的保险,通常为5年或10年期。保障功能相对较弱,多数只提供人身死亡或者全残保障,不能附加各种健康险或重大疾病保障。在理赔给付额度上,意外死亡一般为所交保费的两到三倍,自然或疾病死亡给付只略高于所缴保费。而保障型分红险主要是带分红功能的普通寿险产品,如两全分红保险和定期分红保险等。这类保险侧重人身保障功能,分红只是作为附加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分红险通常在银行销售,因为隐瞒收益率、承诺高收益等问题,多次误导消费者而被媒体曝光。 金融界燕梳研究院提醒消费者,购买分红险注意八大误区: 1、高回报,能赚钱。而保险产品的红利分配视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而定,具有不确定性。 2、拿分红与储蓄比较。保险公司的分红标准并不是像银行
利率
那样,以本金为基础,乘以
利率
计算。保险公司计算分红金额要扣掉保险公司的开支、代理人的佣金等各项费用后,再计算分红收益。事实上,大多数分红险种真正的红利分配是根据每一保单的年度末现金价值进行计算再分配给投保人红利的,而现金价值则根据险种的不同都在保费的基础上打了一定折扣。有的保险公司的代理人故意混淆概念,让一般的投保人误以为分红险就好像钱存银行而回报率又比银行高。 3、分红险一定有分红。分红收益主要来源于投资账户的可分配盈余,可能有投资回报,也可能存在投资风险。有的保险公司会在保单上写上分红率的大致范围,比如高分红是6%,中分红是5%,低分红是4%,这其实是一个容易让人产生错觉的宣传方法,误以为最低分红率就是4%。实际上,分红本身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分红率有可能低于4%,甚至红利为零的可能性也一样存在。 4、将不同险种做片面对比。各种分红险的设计有一定差异,所能提供的保障和收益程度各有不同,不要将不同分红险的红利多少做简单、片面的比较。 5、利用银行信誉,将保险当成储蓄卖。保险公司纷纷和银行联手,通过代销的方式将保险产品通过银行卖出去,保险代理人在卖出这些分红产品时也动起了脑筋,他们借助银行的信誉,把分红保险打扮成储蓄品种来卖,这样很容易使那些认为银行是值得信赖的普通消费者上当。 6、以历史业绩暗示分红保障。一般分红险的红利大部分来源于投资收益,投资收益的高低与市场大环境的好坏有很大关系,而和历史业绩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7、购买分红险能“双重免税”。分红险中根本没有所谓的“双重免税”。老百姓拿自己的钱去买保险,这些钱本身就是税后收入,不存在再次免税的问题。 8、保险公司最保险。《保险法》只规定保险公司不能自行解散。保险专家提醒市民,分红险是市民投资的一个较好的渠道,若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投资失败也一样有风险。
lg
...
金融界
06-17 11:57
洽洽食品一季报利润暴跌67.88%创历史最差!采购成本与渠道变革双重挤压毛
利率
go
lg
...
源于葵花籽和部分坚果原料成本上升拖累毛
利率
。 瓜子系列产品的“量价齐升”曾是驱动公司营收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但近年来消费市场环境变化下,公司提价策略的边际效应逐渐减弱。例如,洽洽食品分别于2021年、2022年对葵花籽系列产品实施两次价格上调,然而提价后2023年整体销量出现负增长,葵花籽收入更是近六年来首次呈现同比下滑。2024年该品类收入规模虽有小幅回升,但较2022年峰值仍存在明显差距。 与此同时,以零食量贩店为代表的新兴渠道正持续冲击传统经销商体系。尽管公司积极布局量贩渠道,但该类渠道毛
利率
低于传统商超,且目前非传统渠道的收入贡献占比仍较低,尚未形成对业绩的有效支撑。2023年至今年6月16日,公司股价跌幅达到50.77%。 采购成本攀升,一季度毛
利率
跌破20% 洽洽食品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是农产品,包括葵花籽、坚果等。2023年和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的金额超过40亿元,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均超过83%,反映公司在原材料端采购额占比较高。 为了对冲原材料收购成本大幅上涨的压力,提价成为洽洽食品转嫁成本的重要手段。 证券之星了解到,2014-2017年洽洽食品的葵花籽产品营收增速放缓,2018年,因瓜子系列产品原料升级带来产品力提升,以及伴随的原料及包辅材成本上升,公司对传统红袋、原香瓜子等等八个品类的产品进行6%—14.5%不等的提价。提价后,2019年红袋瓜子销售额增长10%以上,带动葵花仔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7.54%,整体营收也呈现双位数增长。 此后在2021年10月和2022年8月,基于产品升级、原材料上涨等类似原因,公司再次对葵花子系列产品进行提价,其中2021年这轮提价传导至2022年,使公司核心产品葵花仔收入迈向了历史新高的45.1亿元,带动公司整体营收连续两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然而2023年,公司此前实施的提价策略未能再度增厚利润。这一年,公司葵花仔产品收入同比下滑5.36%,全年整体销量同比下滑4.62%,公司业绩自2009年后再次呈现双降,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1.13%和17.77%。 招商证券曾在一份研报中认为,“终端消费能力强”“渠道利润高”是提价成功双要素,在终端消费能力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提价带来的渠道利润提升,提价或可推动量价齐升,带动业绩高增。 这也意味着,提价并非“万能牌”,且后疫情时代下,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持续攀升,仅单纯依赖提价而无价值升级的策略难以为继。今年一季度,受葵花籽采购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公司整体毛
利率
由2024年的28.78%下滑至19.47%。在今年业绩说明会中,被问及今年原材料成本如何控制,公司并未提及转嫁成本的策略,而是表示将优化葵花籽原料采购模式,加大直采比例。 经销收入呈负增长,直营能否破局? 证券之星注意到,除了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外,渠道结构变化亦对公司的毛
利率
产生影响。 按渠道模式划分,2024年,洽洽食品来自经销和其他模式的收入达到56.69亿元,营收占比达到79.49%,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不过这也是自2021年以来,首次该渠道收入占比跌破八成。 而洽洽食品来自直营渠道的收入从2023年的10.57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14.62亿元,营收占比也从2022年至2023年约15%,攀升至2024年的20.51%。一个鲜明的数据对比是,2024年,洽洽食品来自经销和其他渠道收入同比下滑1.38%,而直营贡献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8.29%。洽洽食品也在业绩说明会中坦言,主要系目前休闲食品行业渠道变化剧烈,线下KA渠道受人流量下降的影响。 证券之星了解到,2021年以来,量贩式渠道逐渐受到市场关注,相较传统渠道,零食量贩品牌直接从零食厂商拿货,可以有效地简化商品供应路径,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运营效率。 由于量贩零食店凭借“极致性价比”模式快速扩张,这些渠道通过规模化采购压缩中间成本,直接冲击了洽洽食品在传统经销商渠道的优势。尽管洽洽食品于2023年初与量贩式渠道展开合作,但该渠道毛
利率
普遍低于传统商超。2024年,公司来自经销和其他渠道的毛
利率
为29.75%,而直营模式下的毛
利率
仅为25.01%,且同比上年下降4.32个百分点。 证券之星了解到,目前洽洽食品同行业上市公司中,三只松鼠、盐津铺子、良品铺子等在量贩渠道均有布局。尽管公司2024年在量贩渠道实现4.5亿元收入,但营收占比不足7%,在量贩渠道的渗透率还不高。 另外,电商作为公司另一重要直营渠道,其2024年实现的收入为7.79亿元,同比增长8.86%,但毛
利率
仅为19.39%,显著低于公司线下销售的毛
利率
,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是由于线上的产品结构以及平台费用、物流等费用较高。公司电商目前毛利及净利润还是会有一些压力。 与之对比,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的线上毛
利率
分别为25.52%和24.11%,两者的线上收入分别为74.07亿元和29.32亿元,收入规模均远超洽洽食品。在各大零食品牌均发力新兴渠道的当下,曾错过电商红利的洽洽食品能否抓住本轮渠道红利,在新兴渠道竞争中实现突破,证券之星也将持续保持关注。(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吴凡)
lg
...
证券之星
06-17 11:48
Arthur Hayes:稳定币市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go
lg
...
性贬值,通货膨胀率高,而且国内银行存款
利率
低。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获得美元和美国金融市场的交易机会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Tether,一个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人都可以使用的美元数字版本,就极具吸引力了。 Bitfinex / Tether 团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自 2013 年起担任 Bitfinex 首席执行官的 Jean-Louis van der Velde 曾在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工作。他了解大中华区,并致力于将 USDT 打造成中国加密货币爱好者的首选美元银行账户。Bitfinex虽然从未有华裔高管,但却在Tether和中国加密货币交易社区之间建立了巨大的信任。因此,你可以放心,中国人信任 Tether。而在整个南半球,海外华人正像帝国公民在这场注定失败的贸易战中所发现的那样,处境艰难,因此南半球的银行都由 Tether 提供。 仅仅因为Tether最初只有一家大型交易所作为分销商,并不能确保其成功。市场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至于只有使用 USDT 才能进行山寨币兑美元的交易。让我们将时间拨回到 2017 年,当时正值 IC0热潮的顶峰,Tether 真正巩固了其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 IC0宝热潮 2015年8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月份,因为中国人民银行(PBOC)对人民币兑美元进行了冲击性贬值,以太坊网络的原生货币ETH也随之开始交易。宏观和微观层面同步发展。这堪称传奇,并最终推动了从那时到2017年12月的牛市。比特币从135美元飙升至2万美元;ETH从0.33美元飙升至1410美元。 印钞的时候,宏观经济总是有利的。因为中国交易员是所有加密货币的边际买家,当时的加密货币仅仅指比特币。如果他们对人民币感到不安,比特币就会飙升。至少当时是这样。 中国人民银行的冲击性贬值加剧了资本外逃。给我美元、加密货币、黄金、外国房产等等。到2015年8月,比特币价格已从2014年2月Mt. Gox破产前1300美元的历史高点跌至当月初Bitfinex交易所的135美元低点,当时中国最大的场外比特币交易商赵东在Bitfinex交易所遭遇了史上最大的追加保证金通知,追加保证金高达6000枚比特币。中国资本外逃的论调引发了比特币价格暴涨;从2015年8月到10月,比特币/美元上涨了两倍多。 微小之处总是最有趣的地方。山寨币的泛滥真正开始于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主网及其原生货币以太币上线之后。Poloniex是第一家允许以太币交易的交易所,正是这种远见卓识让他们在2017年成为行业领头羊。说来好笑,Circle在IC0市场巅峰时期收购Poloniex时差点破产。多年后,他们以巨额亏损将交易所卖给了孙宇晨殿下。 Poloniex和其他中国交易所通过推出纯加密货币交易平台,抓住了新兴山寨币市场的机会。与 Bitfinex 不同,这些平台无需与法币银行系统对接。你只能存入和提取加密货币,并用这些加密货币与其他加密货币进行交易。但这并非最佳方案,因为交易者本能地想交易山寨币/美元对。如果没有接受法币存款和取款的能力,像 Poloniex 和云币(在 2017 年秋季被中国人民银行叫停之前,云币一直是中国最大的 IC0 平台)这样的交易所又如何提供这些交易对呢?USDT 来了! 以太坊主网上线后,USDT可以使用ERC-20标准智能合约在该网络上流通。任何支持以太坊的交易所也可以轻松支持 USDT。因此,纯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可以提供山寨币/USDT 交易对,满足市场需求。这也意味着数字美元可以在 Bifinex、OKCoin、火币、比特币中国等主流交易所(资本进入该生态系统)和 Poloniex、云币等更具趣味性和投机性的平台(低俗人士在此嬉戏)之间无缝流动。 IC0 狂热催生了后来成为巨头的币安。几年前,赵长鹏因与 OKCoin 首席执行官徐明星发生个人纠纷而辞去首席技术官一职。赵长鹏离开后创办了币安,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垃圾币交易所。币安没有银行账户,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是否可以不通过支付处理器直接将法币存入币安。币安使用 USDT 作为其银行转账渠道,迅速成为交易垃圾币的首选平台,而接下来的故事就成了历史。 2015年至2017年,Tether实现了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并构建了一条对抗未来竞争对手的护城河。由于中国交易社区对Tether的信任,USDT逐渐被所有主流交易平台接受。当时,USDT还未用于支付,但它是加密货币资本市场中数字美元进出和内部转移的最有效方式。 到了21世纪10年代末,交易所在维护银行账户方面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台湾成为所有大型非西方交易所事实上的加密银行中心,这些交易所控制着全球大部分加密货币交易流动性。这是因为一些台湾银行允许交易所开设美元账户,并以某种方式与富国银行等大型美国货币中心银行维持着代理行关系。然而,随着代理行要求这些台湾银行驱逐所有加密货币客户,否则将失去进入全球美元市场的渠道,这种安排开始瓦解。结果,到了21世纪10年代末,USDT成为美元在加密货币资本市场大规模流动的唯一途径。这巩固了其作为主导稳定币的地位。 许多西方玩家都以加密货币支付为卖点筹集资金,纷纷创建 Tether 的竞争对手。唯一一家规模化生存下来的公司是 Circle 的 USDC。然而,Circle 的劣势显而易见,因为它是一家总部位于波士顿的美国公司(呸!),与大中华区加密货币交易和使用的核心毫无关联。Circle未明言的讯息是:中国 = 可怕;美国 = 安全。这个讯息颇具讽刺意味,因为Tether从未有过华裔高管,然而它却一直与东北亚市场以及如今的全球南方市场联系在一起。 社交媒体巨头想要加入 稳定币热潮由来已久。2019年,Facebook(现名为Meta)决定推出自己的稳定币Libra。Libra的吸引力在于,Facebook可以通过Instagram和Whatsapp为除中国以外的全球用户提供美元银行账户。以下是我在2019年6月撰写的关于Libra的文章: 事件视界已过。Facebook 凭借 Libra 开始进军数字资产行业。在开始分析之前,先明确一点:Libra 既不去中心化,也不具备抗审查能力。Libra 并非加密货币。Libra 会摧毁所有稳定币,但谁在乎呢?对于那些不知何故相信某个前所未闻的赞助商创建基于区块链的法币市场基金具有价值的项目,我并不感到悲哀。 Libra 可能会让商业银行和央行陷入困境。它可能会降低它们的作用,使它们沦为一个受监管的数字法定货币仓库。而这正是数字时代这些机构应该遭遇的。 Libra 和其他 Web2 社交媒体公司推出的稳定币本应抢尽风头。它们拥有最多的客户,并且几乎掌握了关于客户偏好和行为的完整信息。 最终,美国政界开始采取行动,保护传统银行免受支付和外汇领域真正的竞争。当时我是这样说的: 我对美国众议员马克辛·沃特斯(Maxine Waters)在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愚蠢言论和行动毫无好感。但她和其他政府官员的担忧并非出于对下属的利他主义,而是担心金融服务业的颠覆,而正是金融服务业让他们得以中饱私囊,得以继续执政。政府官员如此迅速地对Libra发出警告,说明该项目对人类社会蕴含着潜在的积极价值。 那是过去的事情,但现在特朗普政府将允许金融市场竞争。特朗普2.0对那些在美国总统拜登执政期间将其全家下架银行服务的银行们毫无好感。因此,社交媒体公司正在重启将稳定币技术原生嵌入平台的项目。 对于社交媒体公司的股东来说,这是个好消息。这些公司可以完全吞噬传统的银行系统、支付和外汇收入来源。然而,对于任何想要创建新稳定币的企业家来说,这却是个坏消息,因为社交媒体公司会自行构建支持其稳定币业务所需的一切。新兴稳定币发行机构的投资者必须谨慎,看看其发起人是否宣称与任何社交媒体公司合作或通过其进行分销。 其他科技公司也纷纷加入稳定币的行列。社交媒体平台X、Airbnb 和谷歌都在就将稳定币整合到其业务运营中进行初步讨论。今年 5 月,《财富》杂志报道称,马克·扎克伯格旗下的 Meta(该公司过去曾尝试过区块链技术,但未能成功)正在与加密货币公司洽谈,引入稳定币支付方案。 ——资料来源:《财富》 传统银行灭绝事件 无论银行是否愿意,它们都将无法继续通过持有和转移数字法币每年赚取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也无法通过进行外汇交易赚取相同的费用。我最近与一家大型银行的董事会成员谈论稳定币,他们说“我们完蛋了”。他们认为稳定币势不可挡,并以尼日利亚的情况为例。我不清楚USDT在尼日利亚的渗透程度,但他们告诉我,即使在尼日利亚央行非常认真地尝试禁止加密货币之后,尼日利亚GDP的三分之一仍然以USDT结算。 他们继续指出,由于采用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监管机构无力阻止。等到监管机构注意到并试图采取行动时,已经为时已晚,因为采用已在人群中普遍存在。 尽管每家大型传统银行的高层职位上都有像他们这样的人,但银行这个有机体并不想改变,因为这意味着许多细胞(也就是员工)的死亡。Tether 的员工人数不超过 100 人,却能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扩展,从而执行整个全球银行系统的关键功能。相比之下,全球运营最佳的商业银行摩根大通 (JP Morgan) 的员工人数超过 30 万。 银行正面临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要么适应,要么灭亡。然而,限制其精简臃肿的员工队伍并提供全球数字经济所需产品的努力却因执行某些职能 必须雇用多少人而变得愈发复杂。以我在 BitMEX 的经历为例,当时我试图在东京开设办事处并获得加密货币交易许可证。管理团队考虑是否应该在当地开设办事处,并获得许可证,以便在核心衍生品业务之外开展一些有限类型的加密货币交易。遵守法规的成本是个问题,因为你无法利用技术来满足要求。监管机构规定,对于列出的每项合规和运营职能,你都必须雇用一名具有适当经验水平的人员。我不记得确切的数字,但我认为,要完成所有规定的职能,大约需要 60 名员工,每人年薪至少 8 万美元,总计每年 480 万美元。所有这些工作本来可以自动化,每年只需支付不到 10 万美元的 SaaS 供应商费用。我还要补充一点,这样做比雇佣容易犯错的人犯的错误更少。哦……还有,在日本,除非关闭整个办公室,否则你不能解雇任何人。哎呀! 全球的问题在于,银行监管不过是为受教育过度的民众提供就业岗位的方案。他们受的教育充斥着胡扯,而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他们只是高薪打卡的家伙。尽管银行高管很想裁员99%,从而提高生产力,但作为受监管机构,他们做不到。 稳定币最终将在传统银行中以有限的形式被采用。它们将同时运行两个系统:旧的缓慢昂贵的系统和新的快速廉价的系统。它们真正被允许采用稳定币的程度将由每个办公室的审慎监管机构决定。记住,摩根大通并非一个单一的机构,而是其在每个国家的分支机构都受到不同的监管。数据和人员通常无法在各个分支机构之间共享,这阻碍了全公司范围内技术驱动的合理化。祝你们好运,混蛋银行家们,监管保护你们免受 Web2 的侵害,但却会扼杀你们在 Web3 中的生存。 这些银行肯定不会与第三方合作进行稳定币的技术开发或分销。他们会自行完成所有工作。事实上,监管机构可能会明确禁止这样做。因此,银行这个分销渠道对那些构建自己稳定币技术的企业家是关闭的。我不在乎某个发行人声称正在为一家传统银行进行多少概念验证。它们永远不会导致全行采用。因此,如果你是投资者,如果某个稳定币发行人的推广者声称他们将与一家传统银行合作将其产品推向市场,那就赶紧逃之夭夭吧。 既然你已经了解了新进入者在获得稳定币规模发行方面面临的困难,我们来探讨一下他们为何要尝试这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成为稳定币发行者利润丰厚得令人难以置信。 美元
利率
走势 稳定币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取决于其净利息收入 (net interest income,NIM) 的数额。发行人的成本基础是支付给持有人的费用,收入则来自国债的现金投资回报(例如 Tether 和 Circle)或某种加密货币市场的套利,例如现金持有交易(例如 Ethena)。利润最高的发行人 Tether 不向 USDT 持有人或储户支付任何费用,而是根据国债 (T-bill) 的收益率水平赚取全部 NIM。 Tether之所以能够保住全部净利息收益 (NIM),是因为它拥有最强大的网络效应,而且其客户除了美元银行账户之外别无选择。潜在客户不会选择 USDT 以外的其他美元稳定币,因为 USDT 在整个南半球都被接受。举个个人例子,我在阿根廷滑雪季是如何付款的。我每年都会花几周时间在阿根廷乡村滑雪。2018 年我第一次去阿根廷时,如果商家不接受外国信用卡,付款就会很麻烦。但到了 2023 年,USDT 已经取代了 USDT,因为我的导游、司机和厨师都接受 USDT 付款。这很棒,因为即使我想用比索支付,我也不能用;银行 ATM 每笔交易最多只能取出价值 30 美元的比索,并收取 30% 的手续费。该死的罪犯——Tether 万岁。对我的员工来说,能够收到存储在加密货币交易所或手机钱包里的数字美元,并轻松地用它们购买国内外商品和服务,这真是太棒了。 Tether的盈利能力是社交媒体公司和银行创建稳定币的最佳广告。这两大巨头无需支付存款费用,因为它们已经拥有稳固的分销网络,这意味着它们可以获取全部净收益 (NIM)。因此,这可能成为它们巨大的利润来源。 Tether每年的盈利远超此图估算。此图假设所有储备资产都投资于 12 个月期国债。其目的是表明 Tether 的盈利与美国
利率
高度相关。你可以看到,由于美联储以 1980 年代初以来最快的速度加息,Tether 的盈利在 2021 年至 2022 年间大幅跃升。 这是我在文章“ Dust on Crust Part Deux ”中发表的一个表格,该表格使用 2023 年的数据证明了 Tether 是全球人均利润最高的银行。 除非你的稳定币被专属交易所、社交媒体公司或传统银行所拥有,否则发行稳定币的成本可能非常高昂。Bitfinex 和 Tether 的创始人是同一批人。Bitfinex 拥有数百万客户,因此 Tether 从一开始就拥有数百万客户。Tether 无需支付发行费用,因为它部分归 Bitfinex 所有,所有山寨币都与 USDT 交易。 Circle以及随后出现的任何其他稳定币都必须以某种方式通过交易所支付分销费用。社交媒体公司和银行永远不会与第三方合作来构建和运营他们的稳定币;因此,加密货币交易所是唯一的选择。加密货币交易所可以构建自己的稳定币,就像币安尝试推出 BUSD 一样,但最终许多交易所认为建立支付网络太难,会分散他们对核心业务的注意力。交易所需要发行人的股权或发行人的部分净收益 (NIM) 才能交易其稳定币。但即便如此,所有加密货币/美元交易对很可能都会与USDT挂钩,这意味着 Tether 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是为什么Circle不得不拉拢Coinbase以进行竞争。Coinbase 是唯一一家不在 Tether 轨道上的大型交易所,因为 Coinbase 的客户主要是美国人和西欧人。在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 (Howard Lutnik) 看中 Tether 并通过其公司 Cantor Fitzgerald 为其提供银行服务之前,Tether 一直被西方媒体抨击为某种外国制造的骗局。Coinbase 的存在依赖于其对美国政界的青睐,因此不得不寻找替代方案。于是,Jeremy Allaire接任了这一职位,并接受了Brian Armstrong的交易。 交易内容是,Circle将其净利息收入的 50% 支付给 Coinbase,以换取USDC在Coinbase整个网络中的分发。Yachtzee!! 新稳定币发行者的处境非常严峻。缺乏开放的分销渠道。所有主流加密货币交易所要么拥有现有发行者 Tether、Circle 和 Ethena,要么与其合作。社交媒体公司和银行将构建自己的解决方案。因此,新发行者必须将大量的净收益(NIM)转嫁给储户,以将他们从其他采用率更高的稳定币中拉走。最终,这就是为什么投资者在周期结束时几乎会在所有公开上市的稳定币发行者或技术提供商身上倾家荡产的原因。但这并不能阻止这场狂欢;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投资者的判断会被稳定币巨大的盈利潜力所蒙蔽。 稳定币叙事 除了持有比特币和其他垃圾币之外,还有三种商业模式可以创造加密财富。它们是挖矿、运营交易所和发行稳定币。以我自己为例,我的财富来自于我对 BitMEX(一家衍生品交易所)的持股,而 Maelstrom(我的家族理财室)最大的持仓和最大的绝对收益来源是 Ethena,它是 USDE 的稳定币发行商。在 2024 年,Ethena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一跃成为第三大稳定币。 稳定币的叙事独特之处在于,它拥有传统金融(TradFi)傀儡中最大的、最明显的TAM(潜在市场)。Tether已经证明,一家只持有人们资金并允许他们转账的链上银行,可以成为有史以来人均利润最高的金融机构。面对美国各级政府的执法行动,Tether成功了。如果美国当局至少对稳定币不抱敌意,并允许它们拥有一定程度的运营自由,与传统银行争夺存款,会发生什么?其盈利潜力是惊人的。 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当前的形势:美国财政部官员认为稳定币的发行规模(AUC)可能增长到2万亿美元。他们还认为,美元稳定币可以成为推进/维持美元霸权的先锋,并充当对价格不敏感的美国国债买家。哇,这可是个强劲的宏观顺风。更令人惊喜的是,别忘了特朗普对大型银行怀有深仇大恨,因为这些银行在他第一个总统任期后就剥夺了他和他家人公司的银行服务。他无心阻止自由市场提供更好、更快、更安全的数字美元持有和转移方式。就连他的儿子们也加入了稳定币的行列。 这就是为什么投资者对可投资的稳定币项目如此热切。在我们探讨我如何将这种说法转化为资本投资机会之前,让我先定义一下可投资项目的标准。 发行人可以以某种形式在美国公开股票市场上市。接下来,发行人将推出一款用于交易数字美元的产品;这可不是那些外国玩意儿,这是“美国产品”。就是这样,正如你所看到的,这里有很多空白可以发挥创意。 毁灭之路 稳定币发行人最引人注目的IPO是Circle。他们是一家美国公司,按发行量计算,是全球第二大稳定币发行商。Circle目前的估值被严重高估。要知道,Circle将其50%的利息收入交给了Coinbase。然而,Circle的市值是Coinbase的39%。Coinbase是一家一站式加密金融商店,拥有多条盈利业务线和全球数千万客户。Circle擅长“口炮”,虽然这是一项非常宝贵的技能,但他们仍然需要提升技能,照顾好“继子女”。 绝对不要做空Circle!如果你认为Circle/Coinbase的比率不对,或许应该买入Coinbase。尽管Circle被高估了,但几年后回顾稳定币热潮,许多投资者会后悔自己当初持有 Circle。至少他们还能剩下一些本金。 下一波上市的将是Circle的模仿者。相对而言,这些股票的市盈率(P/AUC)将比Circle估值更高。从绝对值来看,它们的收入永远无法超越Circle。推广者会吹捧毫无意义的TradFi资质,试图让投资者相信,他们拥有足够的人脉和能力,通过与传统银行合作或利用其分销渠道,在全球美元支付领域颠覆它们。这种伎俩会奏效;发行方将筹集到巨额资金。对于我们这些在一线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的人来说,看着这些身着制服的小丑蒙骗投资大众,让他们投资于他们那些烂公司,真是滑稽可笑。 在第一波之后,欺诈的规模完全取决于美国制定的稳定币监管规定。发行人在稳定币的支撑因素以及是否向持有人支付收益方面拥有的自由度越大,他们就越有可能利用金融工程和杠杆来掩盖丑闻。如果你假设一个轻度甚至完全无接触的稳定币监管制度,那么你可能会看到Terra/Luna的重演,发行人会创造出一些愚蠢的算法稳定币庞氏骗局。发行人可以向持有人支付高额收益,而这些收益来自于对部分资产施加杠杆。 你们应该也看到了,我对未来没什么可说的。没有真正的未来,因为新进入者的分销渠道已经关闭了。别再想这些了。像交易烫手山芋一样交易这玩意儿。 但不要做空。这些新股会把做空者撕得粉碎。宏观和微观是同步的。正如花旗银行前首席执行官查克·普林斯在被问及他的公司是否参与次级抵押贷款时所说:“当音乐停止时,就流动性而言,情况会变得复杂。但只要音乐还在响,你就得站起来跳舞。我们还在跳舞。” 我不确定 Maelstrom 会如何参与舞蹈,但如果能赚钱,我们就会去做。
lg
...
金色财经
06-17 11:35
平安债券ETF三剑客逆市上涨,公司债ETF(511030)最新规模突破185亿元,国债ETF5至10年(511020)冲击3连涨
go
lg
...
,央行重心是,通过紧货币,来调控债券的
利率
风险;当前央行重心是,维稳银行负债端,来促进宽信用,同时债券的
利率
风险被暂时搁置,甚至可能重启买债。因此,之后的债券收益率上行,与年初的逻辑完全不同,需要依赖股市先涨。 平安基金债券ETF三剑客成员包括公司债ETF(511030)、国开债券ETF(159651)和国债ETF5至10年(511020),产品类型包括国债、政金债和信用债,久期横跨长、中、短,能够助力投资者穿越债市周期。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6-17 11:28
英鎊維持震盪偏多格局
go
lg
...
將到來的貨幣政策會議上維持4.25%的
利率
不變。此前,該行已於5月將
利率
下調25個基點,並釋放出“漸進且謹慎”的寬鬆政策傾向。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的三個月內,英國就業增長顯現降溫跡象。雇主為應對不斷上升的社會保障負擔,正在放緩招聘步伐。 與此同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政策走向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多數分析人士預測,聯儲本週三將維持
利率
在4.25%-4.50%的目標區間不變。多位官員已表示,當前需要時間進一步觀察特朗普政府最新經濟政策的實際影響,尤其是其財政刺激與減稅方案可能帶來的通脹壓力。政策制定者警告稱,倘若相關政策進一步刺激消費和投資,可能會加劇經濟過熱風險,推動物價上漲。 儘管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在全球範圍內不斷升溫,對市場風險偏好形成一定壓制,但英鎊的基本面穩定性仍對其提供了有效支撐。當前走勢顯示,英鎊整體仍處於偏多結構,主要趨勢尚未逆轉。 技術面分析: 在走勢層面,英鎊/美元近期延續了自4月以來構築的上行通道,儘管整體趨勢偏多,但價格在關鍵阻力區域面前顯現出猶疑跡象。目前,1.3630至1.3640之間的價格帶構成了多次限制匯價上行的強大壓力區,若無法有效突破,可能仍將限制短期漲勢。 從指標角度來看,MACD顯示多頭結構仍在維持。當前MACD線和信號線均位於零軸上方,不過兩者間距正在縮小,動能柱也略微轉負,提示當前買盤動能有所放緩。短期內價格或缺乏突破性上漲的強勁推動力。 在短線結構上,市場人士普遍預期匯價將在1.3460至1.3640之間波動整理。若後續突破上沿阻力1.3640,將可能觸發新一輪上漲行情,目標區域或指向1.3700至1.3720水準。而若回落並跌破1.3460支撐,英鎊則可能展開階段性技術回調,下方支撐關注1.3400及1.3350。 從中期走勢判斷,未來匯價方向或將更多受制於美聯儲與英國央行的政策分化路徑。若美聯儲持續釋放鷹派信號,而英國方面趨向貨幣寬鬆,則匯價可能轉而面臨中線下行壓力。相反,若英國央行展現出收緊立場,尤其是因通脹反彈而加強加息預期,英鎊將有望獲得額外提振,助力突破當前震盪區間。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匯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英鎊/美元 #英國央行 #美聯儲 #
利率政策
lg
...
Moneta_Markets
06-17 11:06
6月17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
利率
go
lg
...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
利率
(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
利率
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
利率
,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
利率
。目前,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 货币 隔夜 1周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9个月 1年 人民币 1.369 1.508 1.571 1.621 1.634 1.653 1.67 1.679 更多信息请查看https://www.fx168news.com/data/borrowingrate
lg
...
FX168财经集团
06-17 11:06
上一页
1
•••
947
948
949
950
951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与普京峰会突传大消息!特朗普特使:美俄已就乌克兰安全承诺达成一致
lg
...
中国重磅信号!执政党顶级刊物刊登习近平重量级讲话细节 事关民营企业
lg
...
中美重大表态!特朗普将暂缓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加征关税 发生了什么?
lg
...
中国21世纪建筑业繁荣真的结束了?这一大宗产量释放重大信号
lg
...
黄金突然变脸!金价自日低反弹20美元 两张图看黄金技术前景 投资者如何获利了结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